抗战爆发前,海口地区的村庄,比明代徐霞客见到的多不了几个。海口地区的环境与《徐霞客游记》记载的相比也没有多少变化。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二十四日迂回曲折来到海口,“由坳西下,山坞环开,中为平畴,滇池之流出海就峡,中贯成河,是为螳螂川焉。”“二里,有村傍坞中南山下,过之。行平畴间,西北四里,直抵川上。有聚落成衢,滨川之南,是曰茶埠墩,即所谓海口街也”。次日,徐霞客游过或见到的有“盈盈一水间”的龙王堂;“南岩崩嵌盘沓,而北崖则开绕而受民舍焉”的海门村;“过桃林,则西坞大开,始见田畴交塍,溪流霍霍,村落西悬北山之下”的里仁村;“有村庐倚堤,北下临川,堤间有亭有碑”的柴厂;“又西北七里,水北向逼入山峡,路西向度坞登坡,又二里,数家踞坡上”的平定哨。二十六日,徐霞客所游的大营庄“则川流轰轰在下,舟不能从水,陆不能从峡”;青鱼塘“下瞰极尽处,峡中有水一方,独清潴,土人指为青鱼塘,言塘中青鱼大且多。”到清代中后期,海口地区的村庄,一如道光《昆阳州志》所载:中庄、云龙村“倚山面河”;沙锅村和桃树村“居河南岸”和“在河南岸”;小海口村“倚山面河,地极高耸。”
海口地区的村名,据1986年所编的《西山区地名志》记载,也还是些飘溢着泥土气息的村名。如,中滩,系滇池泄水口之滩头,因水从村子南北两面流过而得名;小鱼村,因紧靠滇池,住户以打鱼为生而得名;马房,因元明清历代疏挖海口时,人们多在此关马而得名;芦柴湾,因地处滇池西南水湾,多生长芦苇,本地称为芦柴而得名;花椒箐,因村居山箐中,旧时多生长野花椒树而得名;蒋凹村,位于中滩街东面2公里,村倚山而居,因蒋姓人家多,村处凹地而得名。这些村名,都是些与现代工业没有半点干系的地名。(www.daowen.com)
至抗战爆发工厂迁入海口时,中滩还只是一个仅有十余户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只有几所寺庙的荒滩。山冲里还遍布荆棘杂木,时常有豺狼出没,偶有乡民进山砍柴,也要等太阳升得老高之后,才结伴而行,且不能等太阳落山就要早早出冲,以免受到野兽伤害。而正是这样一个充其量只有点土布纺织、零星铁件加工等手工作坊的地区的平静,被一些工厂的入驻而打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