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倪三怪:马街松江名士的西山荟萃

倪三怪:马街松江名士的西山荟萃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佐倪三怪是倪蜕的绰号。由于倪蜕有这样的怪癖,人们就送给他一个绰号—倪三怪。倪三怪,清晨起来捆铺盖的佳话,至今仍流传在老一辈昆明人的茶余饭后。为延续倪氏香火,倪蜕在昆明招了一个姓阚名履中的穷苦读书人为上门女婿。倪蜕死后,安葬在草堂背后的宝珠山山麓。倪蜕墓在今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后墙脚下,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三怪:马街松江名士的西山荟萃

张 佐

倪三怪是倪蜕的绰号。倪蜕(1667~1736),原名羽,字振九,因十分同情和仰慕怀才不遇、清高孤傲的唐代散文家刘蜕的遭遇和人品,而改名“蜕”。倪蜕,松江(今上海)人,出生于松江的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勤奋,熟读经史,由于性情孤傲,不愿走由科举而入仕的道路。青少年时代便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年后,足迹遍达半个中国,深识民间疾苦,饱览世事风云。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原云贵总督甘文焜之子甘国壁由江苏按察使升任云南巡抚,倪蜕以幕僚的身份跟随甘国壁到昆明。喜爱舞文弄墨和搜集各地掌故的甘国壁,委托倪蜕致力搜集云南地方史料,倪蜕因此而得以遍游三迤。倪蜕历经数年艰辛,掌握了许多有关云南山川、物产、历史、文化、风俗掌故的资料。

甘国壁离滇时,倪蜕因喜爱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和云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便决定留在云南定居昆明。他看中了昆明城西约十五里,远离尘嚣、山花烂漫、清泉奔流、环境清幽的宝珠山(今马街珠宝寺一带),又十分喜爱明末兵部尚书,昆明人傅宗龙游宝珠山时写下的七言律诗人《游宝珠山饮瀑布前雨中即席作》;“为傍招提觅素秋,又将幽梦枕清流。雨丝忽共飞泉落,云盖平临远岫浮。黄叶满岩共作字,青林呼鸟带传筹。良朋此日耽佳胜,不惜空山薄暮留”。便购买了宝珠山山麓的一块空地,建造住宅。住宅建成后,他将这所简朴的房屋命名为“蜕翁草堂”,自己则自号“蜕翁”。倪蜕又在住宅的大门自题自书一联:“茅草屋三间,出由我,进亦由我;丑老婆一个,主是他,仆也是他”。从此,倪蜕便在这个草堂里闭门读书和著述。

雍正年间,云南督抚曾经三次请他出山帮助处理政务,他都一一回绝。若有他痛恨的贪官污吏登门拜访,倨傲的倪蜕则深居不出,暗唤看家狗将其撵走。一般的府县官员遇到难处的事务,登门恳请他短时出山,他则自订三个规矩:一、凡是他手拟之文稿,他人不能删改;二、当日之酬金,当日兑付,不得拖延;三、每到一衙门处理疑难事务,他清晨起床便捆好铺盖、行李,若遇到某府县官员对他稍有怠慢或与自己意见不合,便带上铺盖、行李立刻走人。由于倪蜕有这样的怪癖,人们就送给他一个绰号—倪三怪。倪三怪,清晨起来捆铺盖的佳话,至今仍流传在老一辈昆明人的茶余饭后。

倪蜕虽然蔑视权贵、清高孤傲,但对礼贤下士的清官能吏却十分敬重。如康熙至乾隆年间,有一位宦滇的辽东人张允隋,他在云南为官三十多年,因清廉干练、政绩卓著,从楚雄府知府不断升迁,后来升到了云贵总督、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允隋在昆明任云南按察使时,曾多次登门拜访倪蜕,倪蜕对张允隋却十分客气,两人后来竟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张允隋见倪蜕著述颇丰,却无钱将其付印,便出钱替倪蜕刻印;又在倪宅的大门前立石一方,其上镌刻有“蜕翁草堂”四个大字以及赞颂倪蜕的碑文。碑文中有这样的赞语:“……亦曰是儒,死书不读;谓之为僧,活发不秃……天都云闲,来此幽谷;春馥于兰,秋淡于菊。松耶、柏耶,有侣匪独;青山白云,于焉归宿。”(www.daowen.com)

倪蜕虽然性情孤傲,不喜应酬交际,但居住在周边的穷苦百姓求他写个春联、契约等,他却有求必应,且分文不收。雍正十一年(1733年),倪蜕见宝珠山周边的农家子弟,因入学困难,能识文断字的人很少,便捐银创办石峰义学。该义学设在鱼街子土主大庙内,附近的农家子弟都能免费进义学读书。后人为感念倪蜕的恩德,曾立《石峰义学碑记》石刻以赞颂倪蜕的功绩。据史料记载,石峰义学是马街周边创建最早的义学。

倪蜕年过四旬才娶雷州女林氏为妻,婚后无子,只生有一女名“亦梦”。为延续倪氏香火,倪蜕在昆明招了一个姓阚名履中的穷苦读书人为上门女婿。阚履中入赘后,改姓倪。倪蜕死后(《松江风物》一书说倪蜕死于乾隆十三年即1748年此说待考),安葬在草堂背后的宝珠山山麓。倪蜕的曾孙倪慎枢,原名倪植,乃清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一百零三名进士,官至山西襄垣县知县。倪蜕墓在今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后墙脚下,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原有倪蜕草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文革后,在草堂的原址建有仿真瓦屋,有后人在此居住。

倪蜕多才多艺,诗词楹联无所不工,文章经史无所不精。流传至今的主要著述有《蜕翁诗选》《蜕翁文集》《云南事略》《滇小记》《滇云历年传》等。

倪蜕的著述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滇云历年传》该书以编年体记述了唐尧至清乾隆元年(1735年)间云南的大事,是一部史料丰富、取材严谨、见解独到的史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摘自《风物西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