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
廖新学先生是国际知名美术家、我国著名雕塑家、画家、美术教育家,云南现代美术的奠基人,1958年因病逝世,安葬于昆明滇池湖畔西山麓高峣村至西山华亭寺之间的公路旁。这是一个东临滇池,北负青山的山坡上,这里有郁郁葱葱的松林。
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与廖先生作伴的还有:曾经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聂耳的朋友,“左联”青年作家张天虚先生;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中法友谊作出卓越贡献的柏希文先生;还有著名音乐家聂耳的母亲彭寂宽女士等人。
廖新学先生的墓,属地穴墓,三级方形台阶上立着长方形的墓碑,上书“画家廖新学之墓”。这是1983年有关单位重修廖先生的坟墓时,请著名美术大师吴作人先生题写的。廖新学先生的墓,没有豪华的装饰,像他本人生前一样质朴。
廖新学1900年出生于富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早年父母双亡,他只上过一年学,八岁就替人放牛。他自幼好学,夜晚在油灯下刻苦读书写字,白天放牛时用树枝在地上画画,捏泥人,透露出少见的艺术天赋。17岁时上昆明拜师学艺。出师后,自开画店。之后以昆明社会生活为题材,完成了一批深受好评的创作。1933年,因他追求更高的境界,自费赴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在生活极为清苦的条件下,他以顽强的精神努力奋进,其作品曾九次荣获法国沙龙的大奖。1948年,海外赤子回归祖国,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任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科教授兼主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党,对艺术事业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对青年,学子谆谆教导,诲人不倦,不求名利,作风朴实,品德高尚,为云南省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美术人才,他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www.daowen.com)
1958年3月23日,廖先生因病医治无效而逝世。
人们从报上得知一代艺术大师廖先生病逝的消息后,出殡这天,灵车后面跟随着长长的队列,昆明市近万人为这位老乡送行。
廖新学出国前就十分迷恋昆明的风物,画过不少风景写生,阔别15年的游子归来后,更是对家乡的景物爱得如痴似醉。烟波浩渺的滇池,雄伟壮丽的西山,对画家的心灵都产生一种特殊的感应。廖先生出于爱好,也出于教学和创作需要常常带领学生或只身一人到西山周边去写生。从他留下的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画作中还能清楚看到他当年的踪迹,许多难以忘怀的场景被廖新学凝固在永恒的画幅中。看到1952年他画的《夏日海埂》,仿佛让观者嗅到了带有水腥味的滇池水面,还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或蹲或爬在寻觅“花石头”的情景。他1955年画的《眺望草海》,笔下的滇池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远处的渔船为画面增添了动感。1956年他画下了高耸入云,险峻挺拔的《龙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廖新学先生始终在这个风景如画的西山上鸟瞰着“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池烟波,他还将舒心地一直鸟瞰下去。
廖新学墓是后人追怀这位德艺双馨美术家的重要场地,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2009年8月,被西山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风物西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