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南民族村:湖光山色的旅游胜地

云南民族村:湖光山色的旅游胜地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民族村所在位置,原为草海湖面。1994年管理处更名“云南民族村”,同年海埂公园划出。云南民族村第一期建设工程于1991年开工,1992年初竣工。以后逐年完善民族村寨,成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昆明城南的海埂路、滇池路由北向南,约7千米抵达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村”大门前是宽阔的花坛广场。傣寨傣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占地面积27亩,四面环水。白族村位于民族村西面,占地面积62.5亩。

云南民族村:湖光山色的旅游胜地

石玉顺

昆明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主城西南面,濒临滇池草海,东近体育基地,南连海埂公园,西眺碧鸡太华,北靠红塔西路,占地面积1270余亩。

云南民族村所在位置,原为草海湖面。1970年元旦,开始“围海造田,向滇池要粮”,炸开碧鸡山取土,船载车运,把海埂以北几万亩天然渔场的草海,弄成种不出庄稼的沼泽地,破坏了草海的自然景色和生态环境,当时撤销海埂公园,成立“海埂农场”。1980年恢复海埂公园。1991年成立昆明民族文化风景旅游建设管理处,包括海埂,“挖池还湖”建设公园。1994年管理处更名“云南民族村”,同年海埂公园划出。云南民族村第一期建设工程于1991年开工,1992年初竣工。紧接着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到1999年4月全面竣工,云南民族村基本定型。以后逐年完善民族村寨,成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是展示云南红土高原二十六个民族民居建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民族风情园,二十六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文化、音乐、舞蹈、宗教在这里融为一体。太华罗汉屏障,滇池草海环绕,园内荷塘涟漪,自然山水与园林景色集于一园,使游人领略云南多民族古老、神奇的风貌,观赏充满时代气息的民族风情。

昆明城南的海埂路、滇池路由北向南,约7千米抵达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村”大门前是宽阔的花坛广场。广场每天早晨举行开村仪式,民族歌舞组成有特色的迎宾式,盛装的白、傣、彝、佤、纳西等民族的歌舞演员,吹响长号,笑容可掬地恭候来宾,宛似一群展翅孔雀

云南民族村荟萃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村寨,以原住民、原生态和真建筑、真民俗的原则建村,重视各民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示,招聘各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演员,融民俗、歌舞、服饰、手工技艺等民族传统文化于一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民族文化基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二十六个村寨,云南独有的十五个少数民族村寨是傣族白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独龙族普米族怒族傈僳族。除了云南独有的民族村寨,还有聚居云南的水族布依族苗族满族回族瑶族壮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和摩梭之人家等十一个民族村寨。以下简介几个民族村寨,略知全貌。

傣寨 傣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占地面积27亩,四面环水。寨内绿树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式”傣家竹楼,蜿蜒的游路,巍峨的白塔,玲珑的风雨桥,傣寨特色的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西双版纳亚热带的浓郁风情。

傣寨最富特色的是动态文化展示,热情欢乐的“泼水节”,节奏明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还有节庆期间的傣族婚礼表演、赛龙舟、丢包,拴礼线、放高升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异常热闹。

白族村 位于民族村西面,占地面积62.5亩。村内以戗角斗拱、雕梁画栋的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房”“木雕屋”“花园茶社”“戏台”“本主庙”以及按比例缩小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三塔造型巍峨轩昂。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经营工艺品的“大理街”贯穿南北,民族扎染、草编工艺、珠宝玉器、木雕石刻等,琳琅满目。还有大理石作坊和精美的蝴蝶标本展览,淋漓尽致地体现典型的白族民居特点。

白族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等,高亢激昂,充满喜庆欢乐气氛;民俗节庆活动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绕山灵”“迎新娘”“霸王鞭”等。白族传统“三道茶”是民族茶道文化一绝,使人有“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回”的感慨。品尝“三道茶”,蕴含着人生先苦后甜的深刻哲理

彝族村 地处民族团结广场西面,与白族村隔一条主游路相对,占地面积50余亩。村内有标志性的三虎浮雕墙,别具一格的虎山展示彝族绚烂的虎文化特色。雄伟壮观的“十月”太阳历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图腾柱,周围环绕10组月球雕塑,外围十二生肖石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村内小甑烤酒作坊、织绣、工艺、文化楼、民居“土掌房”、茶山、斗牛场、磨秋、秋千等,体现彝族粗犷古朴、精巧别致的民俗文化风貌。

彝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左脚舞”“大三弦”“女子龙灯舞”……热情奔放,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土司礼仪”“拦路酒”等民俗活动,情深意浓,令人依依难舍。每逢“火把节”,在太阳历广场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火把如繁星降地,似火龙飞舞,令人眼花缭乱。

纳西族村 位于白族村西面草海之滨,与白族村、彝族村成鼎足之势,占地面积49亩。村寨入口处,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神”的坐骑塑像和二面以《创世纪》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墙,表现出鲜明的东巴文化气氛。以彩画、雕刻为主题的“三坊一照壁”“民居楼”“花马坊”“工艺楼”“廊房”等建筑,概括了丽江“四方街”的地方特色。

纳西族著名的东巴文,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用这种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经”,是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古朴幽雅,娓婉动听的纳西“洞经音乐”,融合了宗教与古代中原宫廷宴乐的旋律音韵,是民族音乐中的精品。民族村举止落落大方的纳西族姑娘,能歌善舞,她们对纳西族历史文化如数家珍,接待游客热情、礼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摩梭之家 纳西族村北面紧依“泸沽湖”畔,建有一座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用圆木建成、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保留着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生活习惯,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

摩梭人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木楞子房朝东的楼一般是经堂,室内布置佛光、转轮、酥油灯,进入经堂,置身神圣的宗教氛围之中。

摩梭家庭门楼上是女孩的闺房,即“阿夏房”。摩梭人保持“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走婚制。“阿注”即朋友的意思,阿夏的阿注关系确定后,男子晚上到阿夏房走婚,翌晨回到自己家中,他们生下的孩子由舅舅抚养。

民族村“摩梭之家”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民族村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客人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情深意长的“玛达咪”民歌,使人流连忘返。

佤族寨 位于“翠漪洲”东南角,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司岗里”石雕及粮仓等。佤族寨内建筑为干栏式木桩楼房,楼房系竹木结构双斜面二层草房,是佤族人生活起居的场所。

牛头广场为佤族传统的“剽牛”活动场所,场中的牛角是佤族“寨桩”,广场前两个石人雕像“木依吉”和“阿依娥”,为佤族男性和女性祖先。神灵广场表现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www.daowen.com)

在佤族寨里,每当木鼓声咚咚敲响时,佤族一年一度的剽牛祭鬼活动开始了,壮观的场面体现佤族人民勇敢坚强的性格。佤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布朗族寨 布朗族寨北邻佤族寨,寨内有“孔明帽”式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民居建筑形式为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瓦房,上层有正堂、卧室、晒台等,下层一般作为仓库、圈养牲畜的地方。

鬼神广场表现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男性生殖的崇拜,广场中竖立着布朗族图腾。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表演歌舞、进行“京比迈节”(过新年)习俗活动的场所。

基诺族寨 基诺族寨与佤族寨、布朗族寨一桥相连,隔水相望,北同拉祜族寨连为组团村寨。基诺族寨建有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

基诺族公房是一幢长约20多米的茅草房。屋内两侧分隔成一间间小房,中间一排设置火塘,基诺族的若干个家庭居住其中,共同生活,它演示了基诺族从氏族大家庭到个体小家庭过渡的生动情景。在这里可以了解基诺族的原始崇拜,跳起欢快的“竹竿舞”和“太阳鼓舞”。

拉祜族寨 拉祜族寨南与基诺族寨毗连,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及葫芦广场。拉祜族寨民居建筑为干栏式木桩楼房,一般为竹木结构的双斜面长形草房。拉祜族寨的“大公房”长约15米,内部划分睡处、火塘、走道。大公房展现了拉祜族以母系和父系血缘为主体的大家庭同居一室的传统生活习俗。

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是从葫芦中诞生的,寨中心的葫芦广场,体现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寨设有木瓢制作作坊。这里可以聆听悠扬的葫芦笙,跳起欢快的“丰收摆舞”。

哈尼族寨 哈尼寨占地15亩,代表性的建筑有蘑菇房、爱尼母子房和日月广场;表现哈尼族鱼生万物神话传说的大型浮雕和迁徙传说的图腾柱;体现生产生活的磨房、龙巴门、秋千场、梯田;寨神树和祭石是哈尼族“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宗教信仰的标志。

德昂族寨 德昂寨位于民族村西北面,建于1998年9月,1999年4月竣工,占地11亩。寨中有能容几十人居住的“干栏式”大公房;“毡帽形”房顶的小公房;小乘佛教的奘房、佛塔和标志性的“龙阳塔”。德昂族创造文字的过程,展示了德昂族人的聪明才智。德昂族各支系多彩的服饰,德昂族的茶文化,独具民族特色。“浇花节”是德昂族重大节日,浴佛祈求平安,品尝烤茶、竹筒茶、泼水粑粑,参观陶艺制作。

景颇族寨 景颇寨位于民族村北面,与德昂族寨同时兴建,占地19亩,有宽敞大方的各式民居。精美华丽的“山官房”,建筑形式反映景颇族“干栏式”“倒T式”的传统民居特色。广场中央竖“目脑纵歌示幢”,精美的图案和雕塑象征景颇族人民团结向前、骁勇强悍、坚强刚毅的性格。景颇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奉鬼神,崇拜祖先。

目脑纵歌节是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景颇族人围绕“目脑纵歌示幢”翩翩起舞,凡参加过“目脑纵歌”打跳的客人无不称赞。

藏族村 藏族村位于民族村北面,在德昂村、景颇村南面,1999年4月建成开放,占地21亩,两面环水。村内有代表滇西北中甸地区的坡顶民居和德钦地区的碉楼式平顶民居。

蜿蜒的砂石小径通向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与独具藏式风格的建筑相辉映,形成高原蓝天白云下神奇、绚丽的风景。

藏族节日的庆典活动、传统的民族酥油茶道、丰富的民间工艺、独具特色的各类雕刻和绘画,充分体现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豪放的藏族“热巴”“锅庄”“弦子”等歌舞,让人领略来自迪庆高原的气息。

云南民族村东门,建有“昆明故城”,以昆明“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组合,设有游客服务中心、云南民俗博物馆及旅游文化艺术工艺门市等。东南面临滇池路,有一片“茶文化大观园”。

民族村园区内设置多种交通工具,方便游客观光游览,寓游于乐。有七座、十二座电瓶观览车,二座、四座脚踏自行车,循环观光小火车,二人电动自驾车,电动画舫游船……还有全国领先的观光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空中鸟瞰滇池、西山和民族村。

在民族村,不仅能体验云南多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品尝各民族的特色风味小吃,还可以观赏大型民族歌舞。云南民族村高原艺术团在“滇池大舞台”演出大型民族音乐舞蹈诗画《高原的呼唤》,通过白云、高山、晨露、山泉、清泉、彩蝶、花朵、花海、沃土、呼唤等各个乐章,紧扣“敬畏自然,崇奉和谐”主题,展现云南十五个独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歌舞基因,全景式升华民族传统艺术。

民族村西面,有跨滇池索道,连接民族村、海埂与西山游览区。风光旖旎的昆明滇池之滨,湖光山色掩映的民族村,传承文化,引领欢乐,是云南红土高原多民族和谐聚居的缩影。

(摘自《风物西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