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
海口中滩街河上有三座石闸,横跨于牛舌滩两侧,像两只展翅的白鹤,又名白鹤桥,也称“屡丰闸”“川字闸”。屡丰闸共21孔,全长109米。
所见出版物,甚至《云南名胜古迹辞典》介绍海口川字闸时说“闸始建于元至元十年(1273),劝农使张立道创建,后经历代修葺。”其实此说“记错了帐”。建造川字闸的时间不在元代,建造者也非张立道。卜保怡先生在《海口闸与屡丰闸》一文中纠正了这一错误,指出“系将筑临时坝以利疏浚的时间作为筑坝建闸的时间之误。”其实川字闸是清代云贵总督伊里布于道光十六年(1836)倡建。
出现这一错误,事出有因,因为张立道是治理海口河的前辈。
元代以前海口河经常阻塞,排水不畅,导致滇池溢漫造成洪涝灾害。元至元十一年(1274),赛典赤·赡思丁出任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面对这一水患,他把擅长水利建设的张立道从大理调到昆明任“巡行劝农使”,共同制定治理滇池的计划。张立道负责海口河治理时,清除了海口到石龙坝一带河底的积沙淤泥,把海口河开凿为一条宽20余米,长10千米的河道,使水流通畅,降低了滇池水位。在明朝统治云南279年间,不断对海口河进行了治理,几乎每隔四五十年就要大修一次。
尽管自元代开始不断对海口河疏浚治理,可是直至清道光以前,其抗旱调洪的作用都不理想。治河的人伤透了脑筋,是什么原因呢?每次大规模疏浚河道,先在河中筑坝断流,待施工完毕后,再挖开拦水坝泄水。按这种模式治河,既无法即时调节、控制滇池水位,也很难起到抗旱调洪作用。每次修筑拦水坝,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糟糕的是一旦开坝放水时,筑坝的泥沙又被冲入河内,造成新的阻塞。
道光十六年(1836年),云贵总督伊里布终于找到治理的妙策,在海口中滩河上建造三座石闸,“砌以巨石,联以铁锭”,18个桥墩,共21孔,全长109米。可是“因水力猛烈,闸枋厚数寸俱鼓断。乃计每口内外,用木板两层,虚其中,填以土,启闭时先除土净,然后起板,功乃得就”。此后,大修时“既省筑坝之繁劳,更免坝上之淤塞,事半功倍,一劳永逸”。
此闸名“屡丰闸”,由于水出三路,形如川字又称“川字闸”。闸也有三座,皆为石砌。南闸雄伟,长50米,10孔,每拱高3米,宽4米,拱圈以纵联砌法,闸面宽3米,高5.6米,两旁设拦马石。中闸长37米,7孔。北闸长22米,3孔。闸面可供人及车马通行。自屡丰闸建成后,河中的两个小岛便开始有人居住,逐步成为集镇。名曰“中滩街”。(www.daowen.com)
川字闸建成以后,免除了疏挖海口河筑坝挖坝的麻烦,为滇池蓄水、泄水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能有效地对滇池的水位进行调节:冬天关上闸口,滇池水位就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夏天打开闸口泄洪。川字闸建成180多年来,滇池水位基本保持在1887米左右。
清宣统元年(1909)在石龙坝建水力发电站,民国元年(1912)建成通电。耀龙电灯公司为了调节水量,依川字闸南侧建抽水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调集军民,连续3年疏挖海口河。挖河的同时,在河岸和两面山植树造林保持水土。1956年成立“海口河管理委员会”,进行岁修、造林、水位调节。1964年成立“海口河工程委员会”,开始全面整修海口闸的工程。
海口川字闸
由于水闸年代较长,近年发现设施老化,多数设备超出使用年限,水闸安全存在严重隐患。为此启动“整修海口闸工程”。将原“屡丰闸”的木闸,改装为机械闸门。分别在中河、北河和南河上建新电动手动两用平板钢闸,命名为“海口闸”。在现有闸址上游约500米处建成6孔、单孔净宽17.4米的水下闸门,闸上设检修桥,顺流左岸建管理房。(见2015年12月30日《昆明日报》:《百年海口闸》)
屡丰闸的南河闸及耀龙电灯公司抽水站还保持着清代的原貌。1986年,西山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海口川字闸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摘自《风物西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