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山区文史资料第十九辑:荟萃西山的建筑奇观

西山区文史资料第十九辑:荟萃西山的建筑奇观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于对碧鸡金马的喜爱和崇拜,滇池沿岸从唐代起就兴建一些纪念性、祭祀性的建筑。建塔一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供奉佛教灵物;二是为镇摄传说的孽龙,减少水患。这四只金鸡,高约2米,由铜皮做成,口角噙有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每当劲风吹来,灌入“鸡”嘴铜管,在腹腔内空气回旋振荡,发出悦耳的鸣叫。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金鸡扬首挺拔,展翅欲飞,声闻远近,庄严的佛塔,金光闪闪的金鸡,在百姓心目中,就是碧鸡的化身。

出于对碧鸡金马的喜爱和崇拜,滇池沿岸从唐代起就兴建一些纪念性、祭祀性的建筑。先是在滇西进入滇池坝子的山口,立碧鸡神祠;在昆明东山口建金马神祠。唐樊绰《云南志》《山川江源》有记:“金马山在拓东城螺山南二十余里,高百余丈,与碧鸡山东南、西北相对。土俗传云:昔有金马,往往出现,山上亦有神祠。”“碧鸡山在昆池西岸上,与拓东城隔水相对。”这两个神祠中,有塑像、有碑刻。后又在碧鸡山设碧鸡关,金马山设金马关。明·景泰《云南图经志》载“碧鸡山:在郡城西,周围数十里,峰峦碧色,石壁如削,下瞰滇池,为诸山之最。其北为关,曰碧鸡关。”明天启《滇志·祠记》载有“碧鸡神庙……祀阿育王长子,逐马至此,蒙氏(南诏)时建”。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一“金马山:在郡城东十里许,山不甚高而绵亘于东南数十里,有长亭,其下为关,曰金马关。旧传有金马隐现其上,因与碧鸡齐名……二山皆有祠”。元张道宗《记古滇说集》载:“保和八年(公元831年)昭成王(劝丰佑封号)幸鄯阐东京(今之昆明)树碑于金马,以纪方物。”后世称此为《金马碑》。明万历年间云南巡抚陈用宾在金马祠左建“三贤祠”,祀汉谏大夫王褒,明佥事刘寅(曾作《金马山赋》)、修撰杨慎。(见道光《昆明县志·祠祀志》)清代于寺中建“神骥亭”,塑金马。

为纪念金马碧鸡,求一方繁荣昌盛、吉祥安康,明代在纪念赛典赤的忠爱坊南修建金马、碧鸡二坊,东西相对,与忠爱坊呈品字形矗立。两坊均为三开四柱,高大长方形石条基座,高大雄伟。上部雕梁彩绘,金碧辉煌,弧形的屋檐,四角呈展翅腾空之状。二坊相距约数十米。民间传说:在特定年份、季节的某一天,红日西坠,明月东升,日光从西面照射,月光从东面辉映,日光月光照射二坊倒影于地,渐次移动,最后金马碧鸡两坊倒影交接,出现“金碧交辉”奇景。(www.daowen.com)

与金马碧鸡二坊相媲美的东西寺塔,由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颠所建,历时三十年,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竣工。建塔一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供奉佛教灵物;二是为镇摄传说的孽龙,减少水患。这两座13层密檐空心砖塔内2~12层四面设龛,供佛像;塔顶四角立有4只相传能降龙的金鸡(佛经称迦楼罗),以求平安吉祥。这四只金鸡,高约2米,由铜皮做成,口角噙有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每当劲风吹来,灌入“鸡”嘴铜管,在腹腔内空气回旋振荡,发出悦耳的鸣叫。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金鸡扬首挺拔,展翅欲飞,声闻远近,庄严的佛塔,金光闪闪的金鸡,在百姓心目中,就是碧鸡的化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