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一带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研究结果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一带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研究结果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昆仑中酸性侵入岩对矿化类型具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矿化发育程度与岩体规模密切相关。西昆仑中带为一岩浆岩隆起带,经历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的叠加与改造,岩体多呈复式岩体或杂岩体的形成存在,以区内的卡拉库鲁木复式岩体为代表,早期岩体为志留纪,晚期岩体为三叠纪,而且受到库科西力克区域性断裂的影响,变形变质较为明显,呈片麻状、片理化或糜棱岩化。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一带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研究结果

西昆仑中酸性侵入岩对矿化类型具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研究表明与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岩岩石类型主要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等中酸性侵入岩(于晓飞,2011)。目前研究区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主要为志留纪岩体(γS,δS,δoS)和三叠纪岩体(ηγT),寒武纪岩体(γЄ,δoЄ)的成矿情况不明,中元古代岩体(ηγPt,δoPt)可能因岩体年龄过老或分布局限,未曾见到有关的成矿信息。另外新近纪的辉绿岩脉(βμN)可能与该区域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卡兰古铅锌矿床,匡文龙,2003)及矽卡岩型铅锌矿(库科西力克铅锌矿床,董永观,等,2006)关系密切。

目前研究区与加里东期侵入岩(主要为志留纪岩体)有关的金属矿床类型主要是岩浆热液型(包括斑岩型铜、钼矿)及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主要形成于俯冲消减带上盘大陆边缘及岛弧的岩浆弧和弧后张裂带,自西向东普遍见有矿化,主要见于中部。研究区加里东期岩体主要有阿勒玛勒克杂岩体(又称大同西岩体),卡拉库鲁木复式岩体的早期岩体和空巴克岩体,以蚀变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为主,也有(片麻状)花岗岩。已发现铜、铅锌、金和银等矿(床)点处,如库尔尕斯金铜多金属矿点、沙拉吾如克铜铅矿点和叶斯塔什铜银矿点等。

研究区发现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多数集中在印支期(三叠纪)西昆仑中带岩浆弧和西昆仑北带,大地构造环境上处于碰撞造山阶段,在侵入岩体与围岩(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可以形成矽卡岩型铅锌、钼、铁、铜多金属矿床,代表性矿床有库科西力克铅锌矿床、库科西力克钼矿床和克英勒克铁铜矿点。

矿化发育程度与岩体规模密切相关。统计表明,中酸性侵入岩体规模愈大,成矿性愈差,而小岩体往往是非常有利的成矿岩体,研究区亦是如此。加里东期大面积分布的中酸性大岩基(阿勒玛勒克杂岩体,出露面积>500 km2)侵入体基本不成矿。侵入到地层或岩体边部的以岩株状、岩脉状产出的中酸性侵入岩对成矿十分有利。于晓飞等(2011)在布斯拉津铜钼矿点,取辉钼矿样品做Re-Os 等时线年龄,测试结果为(438±3)Ma,表明大同地区花岗岩类成矿在早奥陶世,虽然只是一矿化点,但其指示了加里东期成矿事件的存在。

研究区大面积分布的印支期(三叠纪)中酸性大岩基侵入体基本亦不成矿。张玉泉等(1998)认为,西昆仑从加里东期至燕山晚期,地表的抬升速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具有脉动性变化特点。岩基状岩体的大面积出露表明岩体形成后已经遭受到了强烈的抬升剥蚀,由于成矿时代较早,与之有关的矿化可能被剥蚀殆尽。另外,对于中酸性侵入岩来说,与之有关的矿化主要与岩浆热液有关,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等矿床,与花岗质大岩基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元素分布较为分散,往往不易富集成矿。

研究区多金属成矿带总体呈东西向分布,由两个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不同的成矿带组成。两个成矿带构造演化及其与矿化关系如下:

西昆仑北带由于加里东期昆北洋的俯冲消减,在东、西部形成不同的成矿环境。西昆仑北带的东部(塔木—卡兰古地区)在泥盆—石炭纪接受稳定的碳酸盐岩沉积[地台型,中泥盆统克孜勒陶组(D2k),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D3q)和下石炭统克里塔格组(C1k)],含有大量的黑色炭质泥岩,赋存大量的、多金属等成矿元素,后期基性岩浆(βμN)活动,形成塔木、卡兰古等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或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匡文龙,2003)。西昆仑北带的西部(库斯拉甫—库科西力克一带)泥盆纪被抬升,未见地层出露,石炭纪以滨浅海及沼泽沉积相为主,发育大套的砂岩和高炭质的泥岩。

西昆仑中带为一岩浆岩隆起带,经历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的叠加与改造,岩体多呈复式岩体或杂岩体的形成存在,以区内的卡拉库鲁木复式岩体为代表,早期岩体为志留纪,晚期岩体为三叠纪,而且受到库科西力克区域性断裂的影响,变形变质较为明显,呈片麻状、片理化或糜棱岩化。在该岩体的围岩中发现矿集区一个(黄建国,2009a),包括大小数十个矿(床)点,成矿作用明显,以岩浆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为主,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赋存于奥陶—志留系(O-S)浅变质的千枚岩和片岩中,矽卡岩型矿床主要赋存于长城系赛图拉岩组(Chst)大理岩中。另外,由于岩浆岩带一直向上抬升,并接受不断剥蚀,浅成矿床可能被剥蚀殆尽,中深成矿床则可能被保存。例如研究区外围的大同布斯拉津铜钼矿点成矿较早,但已经剥蚀到根部。

通过以上分析,可初步得出西昆仑北缘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构造演化有关的一些成矿特征:(www.daowen.com)

该区域成矿时代有主要有两期,第一期成矿发生在加里东期(早志留世),成矿环境为西昆仑北带向西昆仑中带俯冲消减的岛弧环境,成矿主要位于俯冲消减带的上部,即南西侧(即靠近西昆仑中带),矿种以金、钼、铜、铅锌和铁等为主,矿床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型金铜矿、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铁、铅锌和钼矿等。

第二期主要发生在印支期(三叠纪),成矿环境为碰撞造山环境,成矿主要位于库斯拉甫断裂的西侧(西昆仑北带的北东界),矿种以金、钼和铜等为主,矿床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型铜矿及石英脉型金矿和斑岩型钼矿。

西昆仑北缘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成矿模式详见图6-2-14,西昆仑中带和西昆仑北带成矿特征详见表6-2-11。

图6-2-14 西昆仑北缘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成矿模式图

表6-2-11 西昆仑北缘西昆仑中带和西昆仑北带成矿特征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