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地带岩浆活动及地质特征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地带岩浆活动及地质特征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区的大部属于西昆仑北带构造域,少部分属于西昆仑中带和塔里木地块。在断裂两侧的岩石组成中有眼球状构造碎斑岩、硅化糜棱岩及具S-C 组构的构造岩存在。图1-3-3库斯拉甫断裂构造地质剖面图3.塔尔断裂该断裂在遥感影像上呈较为清晰的线性构造。在断裂西侧尚有多条次级断裂与之相伴产出,组成宽达2 km 以上剪切构造带。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地带岩浆活动及地质特征

研究区的大部属于西昆仑北带构造域,少部分属于西昆仑中带和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北带无论是结晶基底岩系还是古生界以来的沉积盖层,似乎均延伸到了塔里木盆地中,即倾入于盆地之下。根据孙海田等(2003)的系统研究,研究区的一级大地构造属于塔里木板块(Ⅰ)(图1-3-1),二级构造分别属于塔里木南缘拗陷带(Ⅰ1)、北昆仑晚古生代陆缘裂谷带(Ⅰ2)和西昆仑中间地块(包括西昆仑北带和西昆仑中带)及显生宙岩浆弧带(Ⅰ3),纵跨5 个三级构造单元(表1-3-1),总体上北东部为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南西部为西昆仑北缘岩浆弧带,显著特征是在西昆仑北缘存在一个前震旦纪的结晶基底。

图1-3-1 研究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图(据孙海田,等,2003)

研究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断裂、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图1-3-2),区域上代表性的断裂有盖孜—库斯拉甫断裂(图1-3-2 中F1)、库科西力克断裂(图1-3-2 中F2)和塔尔断裂(图1-3-2 中F3),分别简述如下。

表1-3-1 研究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一览表

1.盖孜—库斯拉甫断裂

研究区位于西昆仑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结合部位西侧,两者以盖孜—库斯拉甫区域性大断裂[又称铁克里克断裂(肖序常,等,2010;刘栋梁,等,2011)或库地北断裂(李永安,等,1997)或西昆仑北离合带(姜春发,等,2000)](图1-3-2 中F1、图1-3-3 中F1)为界,该断裂对沉积盆地演化、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等方面多具控制作用。断裂南西侧(上盘)为多时代中酸性岩浆岩(ηγPt、δoPt、δoЄ、γS、δoS 和ηγT)、基性脉岩(βμN)及前震旦纪结晶基底(Chst、JxS)—古生界(O-S 和C)海槽型沉积岩或浅变质岩的分布区;塔里木地块(下盘)主要为一套台地型正常沉积的泥盆系(D)、石炭—二叠系(C-P)、侏罗系(J)和白垩系(K)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局部为含煤建造和膏岩层建造。运动学机制在区内表现为由西往东的逆冲(图版Ⅰ-A),主断面倾向250˚~260˚,倾角50˚~60˚,破碎带宽150~200 m。

2.库科西力克断裂(www.daowen.com)

该断裂的区域展布呈现为反“S”形,断裂带宽200~500 m,属区域控制性断裂,是研究区内西昆仑北带和西昆仑中带的划分边界。该断裂控制了长城纪地层的展布边界(图1-3-2中F2),即角闪岩相变质岩的东部边界和绿片岩相变质岩的西部边界,对区域成矿也有一定控制性,在其断裂两侧分布一矿集区(黄建国,等,2009a),包括数个矿(床)点,涉及的矿种较多,有金、银、铜、铅锌、钼和铁等。主断裂呈现为由西往东逆冲,断面往西陡倾,倾向260˚~270˚,倾角大多为60˚~70˚(图版Ⅰ-B)。在断裂两侧的岩石组成中有眼球状构造碎斑岩(图版Ⅰ-C)、硅化糜棱岩(图版Ⅰ-D)及具S-C 组构(S 为糜棱页理,C 为剪切页理,图版Ⅰ-E)的构造岩存在。

图1-3-2 塔什库尔干县库科西力克—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一带地质矿产简图(实测)

1—白垩系;2—侏罗系;3—石炭系;4—泥盆系;5—奥陶—志留系;6—奥陶系玛列兹肯群;7—蓟县系;8—长城系;9—三叠纪二长花岗岩;10—志留纪石英闪长岩;11—志留纪花岗岩;12—寒武纪石英闪长岩;13—中元古代二长花岗岩;14—中元古代石英闪长岩;15—区域性断裂;16—断裂;17—地质界线;18—不整合界线;19—塔(县)—莎(车)公路;20—同位素年龄及采样点;21—克英勒克 铁铜矿点;22—库科西力克铅锌矿床;23—孜日里尔金矿点;24—叶斯塔斯银铜多金属矿点;25—乌土热比克铜矿点;26—库尔尕斯金铜多金属矿点;27—库科西力克钼矿床;28—沙拉吾如克铜铅矿点;29—乌鲁克吐孜银多金属矿点;30—塔尔红柱石矿点;31—别勒迪克铜矿化点;32—苏巴什铜矿化点;33—却帕勒克金矿点;34—库斯拉甫金矿点;35—库斯拉甫南铜矿点;36—托库孜阿特铅锌矿床。

图1-3-3 库斯拉甫断裂构造地质剖面图

3.塔尔断裂

该断裂在遥感影像上呈较为清晰的线性构造(图版Ⅰ-G)。在塔尔,该断裂呈现为志留纪蚀变石英闪长岩(阿勒玛勒克杂岩体)逆冲于古生界(石炭纪)红柱石板岩或角岩之上(图版Ⅰ-F,图1-3-2 中F3)。主断面西倾,倾角为50˚~70˚。在断裂西侧尚有多条次级断裂与之相伴产出,组成宽达2 km 以上剪切构造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