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一带酸性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一带酸性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毕华等通过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陆续发表的西昆仑170 余个岩浆岩、矿石同位素年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将西昆仑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划分为5 个阶段:① 新太古代—中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活动阶段;② 中元古代中晚期构造—岩浆演化稳定阶段;③ 新元古代早期—中二叠世构造—岩浆活动阶段;④ 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构造—岩浆演化稳定阶段;⑤ 晚三叠世—第四纪构造—岩浆活动阶段。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至莎车一带酸性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

汪玉珍和方锡廉(1987)认为在漫长的地史发展过程中,西昆仑山曾有过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活动的时代有古元古代(PPt)、中元古代(MPt)、新元古代(NPt)、早古生代(Pz1)、晚古生代(Pz2)、早中生代(Mz1)、晚中生代(Mz2)及新生代(Kz)等。其中最发育的有四期:古元古代中期(中条期)、晚古生代早期(华力西早期)、晚古生代晚期(华力西晚期)和中生代的晚期(燕山期)。这些不同时期岩体的分布明显地受到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控制(图1-1-2)。

毕华等(1999)通过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陆续发表的西昆仑170 余个岩浆岩矿石同位素年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将西昆仑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划分为5 个阶段:① 新太古代—中元古代早期(Ar3—Pt21)构造—岩浆活动阶段(2 800~1 400 Ma);② 中元古代中晚期(Pt22)构造—岩浆演化稳定阶段(1 400~1 000 Ma);③ 新元古代早期—中二叠世(Pt31—P2)构造—岩浆活动阶段(1 000~250 Ma);④ 早三叠世—中三叠世(T1—T2)构造—岩浆演化稳定阶段(250~230 Ma);⑤ 晚三叠世—第四纪(T3—Q)构造—岩浆活动阶段(230~0 Ma)。

崔建堂等(2006)认为西昆仑的构造演化历史可粗略划分为三大阶段,5 个演化时期。三大构造演化阶段是指:① 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形成演化阶段;② 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板块构造机制演化阶段;③ 晚三叠世以来的板内演化阶段。5 个演化时期包括四堡—晋宁期(Ch-Qb)、震旦—加里东期(Nh-S)、华力西期(D-P2)、华力西—印支期(P3-T2)和印支—燕山期(T3-K)。

通过近些年对该区域中酸性岩浆岩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在中元古代中期(Pt22)及早三叠世—中三叠世(T1—T2)也存在一些岩浆活动,如分布于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南西的阿孜巴勒迪尔岩体(ηγPt),锆石U-Pb 谐和年龄为(1 423±19)Ma(黄建国,等,2012b),以及分布于阿克陶县塔尔乡附近的贝勒克其岩体(ηγT),锆石U-Pb 算术平均年龄为(236±4)Ma(Huang,et al,2013)。但这些岩体的分布较为局限,主要分布于西昆仑北缘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结合部位西侧(属于西昆仑北带的范围),同时岩体的规模和岩浆活动强度相对均较弱。(www.daowen.com)

图1-1-2 西昆仑中酸性岩体分布略图(据汪玉珍和方锡廉,1987,略有修改)

1—新生代塔什库尔干岩带;2—中生代东帕米尔—喀喇昆仑岩带;3—晚古生代公格尔—阿克阿孜山岩带;4—早古生代却普—他龙岩带;5—元古代科干岩带;6—时代不明的岩体;7—断裂及其编号
(① 铁克里克西南侧大断裂;② 喀拉塔什—依莎克阿特—他龙深断裂;③ 安大力塔克—库浪那古河大断裂;④ 木吉河—塔什库尔干—阿格勒达坂大断裂;⑤ 红其拉甫—克勒青河大断裂;⑥ 麻扎—康西瓦大断裂);8—研究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