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镇,对这个地名,相信很多广播人都不陌生。新华广播电台从延安撤出后,就来到了西戌镇。我们的采访定在此地,正是希望能感受这份厚重的红色文化传承。
出发前,我对当地的大喇叭寄予“厚望”。在撰写采访提纲时,我甚至都模拟了场景:村委小楼的某房间门上,挂着“播音间”三个字的门牌,屋内半个平方的调音台,连接着斑驳的台式电脑和一个已经掉了外漆、但仍干净锃亮的话筒。开机声、调音声、主持人播音前的垫乐……我美好地幻想着这些音效播出时的效果,却不曾想过会被现实击个粉碎。
记者采访文化站站长王矿清。
进村后,当我兴高采烈地找到了村播音员,咨询她如何播音时,她随意地问了我一句:“你觉得拉(哪)合适,我们就在拉(哪)播。”我说:“设备在哪,咱们就在哪播吧。”然后她拿起了桌子上正在充电的黑色对讲机。
在播音员身边,听她操着邯郸普通话开始念镇里的文件,听着累、无趣是最大感受。我还想着可能是因为口音关系。于是我走上大街,从市井中听到的大喇叭传出的声音更是模糊不清。采访了很多路人,我总结出了一个规律,50岁以上的人会很认真地听广播里的内容,也知道说什么,还爱听大喇叭,可是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说普通话;20~50岁说话比较标准的人,觉得大喇叭无所谓,很少认真听;20岁以下的青少年,说话毫无乡音,他们普遍对大喇叭存有反感情绪,希望早没早利索。
65岁的村民李花凤听大喇叭早已成为习惯。(www.daowen.com)
这些态度,我给他们定义为“年龄断层”,背后引申的是对大喇叭内容和收听介质的差异,与时代变迁相对等。老一代人对大喇叭广播存有热情,提起往事滔滔不绝,但问及可持续性,也存消极态度。年经人从出生就是听着广播、看着电视、玩着电脑长大的,村里头有大喇叭,便知道此为何物。如果是城里孩子,八成只觉得大喇叭是用来放广播体操的吧!
可见,大喇叭广播的没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广播,已经承接了大喇叭的大部分功能。现在村民家中几乎都有收音机和电视机,像《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节目也深受村民喜爱。农民闲暇时间与在田间劳动的时候,仍就需要声音的伴随。
我认为,大喇叭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载体的确是在消逝,但是广播还处于一个新的上升期。农村离不开这个声音,更离不开这份真情。
李雨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