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需求挂钩,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企业的意愿,由于企业与学校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学校远离市场,不接触企业的生产过程,学校是以规模方式培养人才,而企业却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对一传授劳动技能,学校是只学不做,企业是边做边学,企业与学校诸多方面的不同,让学校真正能够完全按照企业模式培养人才的确不太可能,而提倡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会调动双面的积极性,科学地运作能够实现双赢,企业参与教育过程,学校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和需要培养学生,企业也能解决用人荒的问题,学生可以到合作单位实习、实训,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环境,企业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学生和培养学生,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立即上岗。职业教育需要了解企业,职业教育需要企业的支持,职业教育离开企业就像鱼儿离开水一样无法生存。但我们的职业教育很少顾及企业的需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但在职场上得不到企业认可,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已经跟企业生产实际相脱钩。职业教育迫切需要企业的参与,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或以多种方式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技能大赛吸引了大批全国知名企业的参与,大赛已经成为连接职业教育和企业的一条纽带。越来越多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对技能大赛感兴趣,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大赛,大赛的竞赛设备全都由科技企业提供赞助,因而能保证大赛成功,也有些企业参与大赛项目设计,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大赛的选手,企业派出人员参加各高职技能大赛,选拔人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获得大赛一等奖的选手被清华大学录用为实验指导员。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得到了2800多家企业的关注,每个赛场都有来自企业的裁判。大赛期间“企业家观摩团”还深入赛场进行现场招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刘欣说:“企业招聘的一、二等奖获奖选手,企业要给的起薪是5000元。因此,高职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对职业教育的认可,也使教师看清了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可以促使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进一步走近企业,了解企业,掌握更多的实操知识,结合企业需求展开教学,让大赛成为职业教育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大赛。
1.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技能大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缩短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引导职业院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是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职业学校在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可以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使企业更加了解学生的能力。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要求非常高,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使企业选拔人才更加方便。近年来,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发展策略。在高职院校的各项技能大赛中,行业为主、企业至上的理念可谓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首先,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在项目与比赛过程的设置上,主要是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来确定,其中各专业类别的比赛就是由相关行业挑头的。其次,技能大赛各个项目都得到了企业的积极支持,为大赛提供比赛设备、行业规范等。此外,大赛在评委组成上打破了以往专家、教授为主的局面,协会、企业人员也被吸纳入评委组成中,评委组成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学校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已成为技能竞赛的基本特征。这种紧跟行业的竞赛风格告诉我们,职业教育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意识,深化校企合作。对此,一方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增加学生到企业实地锻炼、学习的机会。可以借鉴日本“双结合”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拥有两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培训生,普通课程在学校学习,专业课与实训课在企业学习,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也更具实践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实践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既要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又要聘请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讲课。英国著名工程教育专家、沙尔福大学的齐斯霍姆教授讲得非常贴切:“只有由具有外科医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室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我们也可以说,只有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能力和技能资格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当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知名品牌,每年一届的技能大赛选手的水平越来越高,大批的优秀选手聚集在大赛的赛场上,因而受到了大批企业的参观和观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海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到大赛中来,有英特尔、思科、博世等众多跨国巨头;有华中数控、大连机床、中诺思、汉王科技、天煌教仪、锐捷等本土知名企业。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称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奥林匹克”盛会,各比赛项目选择的都是相关行业的领头企业。由于有了企业参与大赛专业类别和项目设计,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高职数控造型多轴联动编程开发”项目的裁判长、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对记者表示,比赛的设备也是在实际生产中用的设备,比赛设置的考题,在某种程度上比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难,技能大赛就是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在高职组“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比赛现场,项目竞赛委员会主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温涛认为:“技能大赛就是要密切跟踪行业企业生产实际,职业院校和技能大赛的实习实训设备已越来越能够与生产实际对接。”
“没有企业共舞,大赛很难精彩纷呈,也失去了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促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深入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意义。”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裕崴认为,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自己组织的技能大赛,都有各企业的深度参与,恰好体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数控造型多轴联动编程开发”项目比赛中,一名选手由于误操作,致使大连机床集团公司提供的比赛用机床的主轴内部锥孔损坏,如果要修复好的话,需要几万元,而这个费用只能企业自己承担。所以,企业参与大赛不是为了推销产品,而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技能大赛功能,引入商业运作模式
技能大赛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技能大赛要引入经营的概念,大赛的可持续发展不能靠行政手段,要用大赛自身强大的吸引力吸引越来多的职业院校参与到大赛中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大赛的各项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职业技能大赛:
(1)扩大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力。
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技能大赛有效地调动了各方力量投入到大赛中来,一是中央和地方互动。天津市与教育部联手举办每年一度的职业技能大赛。二是部门联合。技能大赛犹如合作链,教育、劳动、交通、公安、卫生、体育、旅游、电力、商业等部门,就像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大赛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系统工程。三是校企合作。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准入、顶岗实习等公认的环境下,技能大赛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和企业高度关注,“企业积极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恰好是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多点契合、实现双赢的最佳时机。四是多元整合。“政府统筹,企业支持,院校参加”的运作原则,使大赛成为政府—企业—社会—职业院校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实践典范。
职业技能大赛意义重大而深远,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推动高技能人才又好又快成长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赛具有号召力:号召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号召企业家关注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及其人力资本投入,号召各地把大赛作为展示技能、促进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遇;大赛具有激发力:激发企业慧眼识真才,激发学校培养“信得过、挑得上、干得好”的优秀人才,激发全社会争做技能人才之“星”;大赛具有推动力:推动社会“重普轻职”、“重学轻工”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推动职教“市场需求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职业教育克服“体制性缺失或障碍”,从而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打造技能大赛的品牌效应。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打拼,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消除了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一些偏见,但职业教育还是任重道远,职业教育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将得到社会的普遍信任,可以将职业技能大赛打造成职业教育的品牌,职业技能大赛具备承担职业教育品牌的所有要素,其一是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了社会各界的力量,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到学校、到学员,无不高度重视,技能大赛成为社会各界的盛会。二是技能大赛能够向社会证明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职业教育看大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看的是出口,在大赛上选手们的高超技艺折服了怀疑和质疑的声音,为职业教育赢得了社会发展空间。其三是大赛的宣传作用,通过技能大赛宣传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宣传培养、使用及激励高技能人才规划,宣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宣传我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3)使技能大赛可持续发展。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教育中永久性大事件,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了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将没有了灵魂,将失去发展前景。所以对待职业技能大赛要像对待国宝一样的重视,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偏差,大赛还要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大赛要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将其发扬光大,将大赛与各方利益挂钩,保持各方的高度热情,让各方都受益,要丰富大赛的功能,保持创新使热情永不枯竭。大赛还要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使大赛成为企业了解职业教育的窗口,使大赛成为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产品的窗口,成为企业录用优秀员工的平台。大赛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更多的优秀选手积极参与技能大赛,激励选手不断高攀,只有高水平的选手才有高水平的比赛,只有高水平的比赛,大赛才有持续的生命力。大赛还要出台各种奖励政策,如奖金、户籍、升学等具体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始帮助。
(4)扩大技能大赛的后效应。
技能大赛不能是一阵风,大赛中波涛汹涌,大赛后风平浪静痕迹全无。大赛的目的不应该只是选拔少数几个尖子选手和宣传职业教育那样简单,重要的是通过技能大赛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将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做扎实,在技能大赛中发现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帮助,加强横向比较,增加职业教育间的交流,促进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塑造职业教育版的“北大清华”,对职业教育的优质资产进行整合,提高职业教育资产的使用质量,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技能大赛肩负着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技能大赛的后效应更加耐人寻味。
(5)技能大赛的创新。
要保持职业技能大赛永久的魅力就要创新,技能大赛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理论创新。技能大赛的理论创新就是对技能大赛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技能大赛属于新生事物,围绕着技能大赛的作用、功能、管理、普及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不断地挖掘技能大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作用。技能大赛理论创新是大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先导,大赛理论创新不仅要具有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要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在比较中求创新,在综合中求创新,在实践中求创新,才能使理论创新既有坚实的基础,又能与时俱进。技能大赛的理论创新要通过其实践性、开放性和有用性突出其主要特点。
①实践性。技能大赛理论创新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由实践检验其真理性和现实性。实践性原则既是理论的现实性的体现,又是理论发挥作用的桥梁、中介和动力。
②开放性。技能大赛的理论创新若要预防使技能大赛成为孤岛,必须广泛吸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成果,吸收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成就。
③实用性。技能大赛的理论创新要突出实用性。技能大赛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大赛的理论创新应遵循大赛原则使大赛创新有科学价值性。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安排,如组织的结构、组织运行规范等。如具体企业的大赛组织形态、运行机制。技能大赛的制度创新是建立在技能大赛的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由于大赛的发展,原有的大赛制度总会暴露出不适用和不完善的地方,要对大赛制度进行创新性的变革,使之适应大赛,促进大赛健康发展。大赛的各项工作能够有组织有计划的顺利进行,依靠的就是完善的大赛制度,大赛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大赛的科学有序的管理目标,是对大赛的竞赛方式、经营方式、奖励方式等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大赛制度创新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功效。它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是管理创新实现的根本保证。大赛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使大赛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
①大赛制度是大赛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
②大赛制度是大赛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www.daowen.com)
③大赛制度是大赛工作人员和选手的行为规范;
④大赛制度是大赛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
⑤大赛制度是大赛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
⑥大赛制度是大赛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
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的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技能大赛方式和管理模式,开发技能大赛新项目,提高大赛品质和质量。科技创新包括三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技能大赛的科技创新有助于技能大赛运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提升选手的竞争力。
管理创新。大赛的管理创新就是要突破大赛形式与职业教育与实际脱节的僵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通过对于技能大赛的全方位的管理,将技能大赛的深刻内涵向职业教育转移,以至于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技能大赛管理创新要紧密配合技能大赛形式上的创新,在大赛的普及方面和技能大赛的后效应方面实施配套的管理措施,将技能大赛的精神贯彻到职业教育中去。
(6)加强技能大赛的引导作用。
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提出,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职业技能大赛要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技能大赛要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技能大赛要将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相结合,使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
技能大赛强化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强化了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技能大赛引领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各学校加大了对于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密切了与企业间的关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如“校企挂钩”、“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这些实训基地成为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技能大赛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注重理论传授转为有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观,将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整体传授。
通过技能大赛各学校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工作,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技能大赛促使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扭转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
4.优先录取大赛优秀选手
职业技能大赛的高水平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因而大赛中的优秀选手得到了企业青睐,大赛选手都是经过多道选拔脱颖而出的,企业以各种方式追捧参赛选手、获奖院校学生,特别是技能型紧缺的专业人才。目前是企业面临用人荒,而学生毕业面临难就业的不正常局面,大赛为选手和企业牵线搭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企业要寻找像大赛选手这样的人才如同大海捞针,大赛成就了企业寻找最好员工的愿望。例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龙工杯”物流技能比赛颁奖仪式刚一结束,前来现场观摩的一些物流公司老总和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便将许多参赛选手包围住,那些手捧证书和奖杯的获奖选手被各个知名企业激烈争夺,企业与选手现场签订就业协议,这是由该赛事承办方特意安排的,给本次全国技能大赛带来了一道独特风景。这次现代物流比赛许多赛事裁判和技术专家都来自于国内知名物流公司,竞赛流程也是由企业技术人员量身定制,选手们赛场的竞逐就是实际工作的体验。因此,大赛也成为众多物流公司选拔和考察人才的平台。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中国纺织物流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德利得物流公司、天津物资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高管纷至沓来,承办方专门在大赛后搞了签约仪式,与获得一等奖的选手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企业向获奖选手抛出“橄榄枝”,一时间成为赛场外的热点。包括山东、辽宁、吉林、大连等省市在内的30多名选手都报名接受企业挑选。
5.提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差别依据
(1)教师培训。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情况也令人担忧,这些地方很难留住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所以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的薄弱环节,其实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就表现得比较明显,好成绩经常被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所获得,这不是偶然现象,正是教师的水平决定了选手的水平和能力,既然不能够通过引进的方式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就要通过教师培训的方式提高这些地区教师的业务能力,充分挖掘目前在职教师的潜力和热情。但由于很多教师担负着沉重的教学任务难以脱身参加培训,所以应采用灵活的方式对这些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
①利用网站(博客)进行培训,借助于发达的现代通讯手段;
②培训骨干发挥骨干辐射作用,以点带面;
③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灵活多样;
④教师交流,在职业院校之间进行短期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专业调整。
有些职业院校为了生源,强行地开设一些热门专业,而这些热门专业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因而对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条件不够也要上,最终结果反映在学生身上,毕业生质量不高难以就业。教育管理者应该动用行政手段,对于不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调整,以便这些学校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集中精力、集中优势资源办好自己的强势专业。
(3)资金支持。
我国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支援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国债换资金,用于支持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国债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西部12个省(区、市)。今后,中国将继续发展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骨干学校的建设。此外,国家职业教育的专项补助经费也将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支持这些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将继续推动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对口支援,增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每年拿出几千万元,支持西部贫困地区家庭接受职业教育,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有限的教育经费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通过实施学生资助政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增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能力,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了职业教育吸引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