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温家宝同志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蔚然成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的成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天津职业教育从实验区转变为示范区,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走向成熟。
不怕落后,就怕甘居落后,甘居落后是态度问题,应坚决取缔不手软。在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存在理念和方向上的问题,但很多职业院校在技能大赛中找到了问题的存在,落后可能是阶段性的,应找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大赛成绩差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成绩差有可能是选手临场发挥不好,也有可能是准备得不够充分等原因,如果成绩总是如此落后,成绩差就是必然,问题反映在大赛成绩上,归根结底反映的都是教学质量问题,必须要查找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确保教学质量。其实很多教学质量差的学校的问题是共同的,学校的工作中心不在教学上,所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软硬件资源不到位,教学质量缺乏监管。所以一些职业院校明知教学质量有问题却无所顾忌,主要原因就是教育主管部门难以对各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职业技能大赛是对各校教学质量的检验,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了客观评价各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真实数据,为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行政管理是外因,学校才是内因,本着对社会负责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下力气将教学质量搞上去。教育质量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办学态度不端正
职业教育要有负责任的态度,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甚至将职业教育与国家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但有些高职院校不顾学校的条件盲目办学,不顾社会需求导致毕业生无法就业,无视学生的未来弄虚作假,将职业教育作为摇钱树,这样的办学态度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学校的总体定位和实现方案不明确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资源配置情况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合理的定位,首先要立足地方经济、服务社会需要,以就业为导向。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态度不坚定,放弃了学校的特长,盲目跟风转变办学方向,不顾学校自身特点和条件盲目开设热门专业,无法利用好学校原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导致资源浪费,人才质量下降。这些院校眼光短浅,无法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做出正确评估,无法做出近、中、长期规划,制订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3.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的。但当前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才类型和层次上定位不准,偏高偏低皆有之,也还有一部分专业目标模糊,分不清培养什么类型和什么层次的人才。学校往往更重视从学科角度分析学生需求,而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或不能较好地把行业企业的技术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造成人才培养脱节,教育与需求的矛盾。学生找不到就业出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供需错位。专业建设的水平也不高,许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难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4.课程模式没有大的突破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非学科课程范型的模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模式受单一学科课程范型的影响,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很多骨干教师自身也是接受学科型教育的,认识上和教学中较难突破这一传统课程范型的束缚。尽管过去十年里,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多次引进国外一些典型的非学科课程范型下的课程模式,如“双元制”、CBE、MES等,但实践证明,由于国情、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特点的差别等都使这些在德国、加拿大等很多国家成功的模式在我国很难全面实施。基本还是学科教育的框架,或在此基础上的修修改改,而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5.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陈旧、落后、不能反映现代企业或行业现行的主流技术,教学内容缺乏科学合理的整合,各门课程各自为政,还在维护本门课程所在学科的系统性。使学生感到学了许多没用的知识,教学方式单一。
6.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实践教学的建设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无论是实践教学的设施资源环境,如实训基地等的建设,还是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都未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劳动过程的组织方式,使实践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受到很大影响。(www.daowen.com)
7.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不足
教育教学的基本建设比较薄弱,扩大招生,而办学条件相对不足,无法保证教学的需要;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上不合理,如西部地区的师资和一些热门课程的师资都很短缺,特别是不具备一支有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8.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
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高职院校尚缺乏对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行为随意。
9.专业特色不突出
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要突出专业教学特色,基于以下原因:其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自古以来就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说法,职业教育应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无特色的毕业生比比皆是难就业。其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要强,但一些职业院校由于教学安排问题、师资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校企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学生的职业技能难以得到系统训练,所以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岗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体现自身特色。教学特色主要反映在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上。在考虑专业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用人要求三个因素。专业培养目标要力戒空泛,必须强调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10.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扩招带来了师资数量和结构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学生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尽合理。由高校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占教师比例的69%。新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经验,老教师知识老化,工作精力有限。
11.校企结合流于表面
产学结合是贯穿于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毕业环节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产学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应当利用学校知识密集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协作。但目前校企结合的措施流于表面,由于缺少有利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使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办学,这使得校企合作停留于个别试点,缺乏整体实施,因此,校企合作在培养职业化人才中作用不明显。
12.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很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不严,对教师教学的监督,应包括校方、同行、学生和专职督导四方面。对教师教学水平,要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开学生座谈会、领导听课等方式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监督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