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学校的组织管理管工作落实到大赛的普及
技能大赛对于每个在校生都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参加技能大赛是每个在校生的权利,但未必所有的在校生都有机会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主要原因有:
(1)参加技能大赛门槛过高,影响了很多在校生参加大赛的信心和热情;
(2)名额有限(有地点、场地、设备等诸多因素),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参赛机会;
(3)大赛开设专业项目的限制,在过去几届大赛的项目有限,有些专业的学生无论水平多高,没有相应的大赛项目,使得很多专业的学生失去了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机会;
(4)有些职业院校由于自身的原因,不愿意参加技能大赛,因而该校的在校生失去了参赛的机会。
诸多方面因素限制使大赛不能大面积普及,可以说是大赛的遗憾。这是本课题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技能大赛以互联网为平台,模块化为技能大赛普及铺平道路。大赛平台通过网络延伸到各个职业院校,各职业院校的在校生有条件在校内参加大赛竞技。组织在校生参加技能大赛的任务就落到各职业院校的头上,如大赛报名、组织管理、赛场安排、维护赛场纪律、公平竞赛等都会影响大赛在该校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通过严密而细致的组织管理工作,实现所有在校生都能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并顺利完成比赛任务,实现大赛在该校的普及,大赛在学校的普及度,应该是衡量学校对大赛重视程度的重要依据。
2.将学校大赛组织管理工作落实到教师的参与度
大赛的组织管理对于学校应该是全方位的,大赛表面上是学生在技能大赛的赛场上进行的职业技能竞技,实质上是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的综合考核,学生的大赛成绩是与学校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水平密切相关的,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选手们绝对不会在赛场上赛出好成绩,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通过赛前、赛后的各项培训、总结工作,磨练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各个学校经常将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放在口头上,写在文件里,却难以落实,因为很难找到具体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很多学校用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作为提高水平的手段。职业技能大赛开辟了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另一个渠道,大赛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让每个教师都能经历大赛的磨练,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从实战中增长才干。但现在很多院校只有少数几个水平较高、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长期负责大赛指导,大多数教师不参与也不关心技能大赛,有些职业院校的指导教师是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而没有本校教师参与。学校应该将大赛作为契机,让每个教师都能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大赛中来,都能在辅导过程中悟出一些道理,增加实践经历,用以指导课堂教学。参与技能大赛的任务不仅要教师自己积极争取,学校出于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应该有意识地安排教师参与技能大赛的各项工作,大赛工作也应在教师中普及。技能大赛模块化给了很多教师参与技能大赛的机会,大赛的每个竞技模块都与一门课程有了关联,任课教师就应作为大赛的指导教师。教师参与技能大赛是快速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职业院校应利用好这个机会,打造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
3.将学校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落实到带动学校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对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都会产生深刻影响,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职业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比,有很大差距。最大差距是在观念上,几十年的学历教育根深蒂固,很多职业院校仍延用学历教育模式,实施职业教育,造成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偏差,职业教育面向工作岗位,以就业为目标,职业教育应该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开展,所以各种灵活、适用的教学模式应该应用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职业教育的承办主体是各职业院校,各职业院校就应该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的,积极探索适合于职业教育的各种模式。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要有重大变化,在教学方式、方法、内容、手段上都应有相应的变化。经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到了社会、到了企业应能立刻大展拳脚,施展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的毕业生到了社会、到了企业,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市场经济使企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招聘企业员工时,首要条件就是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企业目前的用人原则是拿来就用,不愿意聘用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使用的员工,企业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面临市场压力和人才流失的风险。职业教育不能只管教学而不顾企业和社会需求,职业教育要为企业和社会着想,才能培养出“好用、顶用、管用、适用”的人才,职业教育要对社会负责对毕业生负责。所以职业教育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教育的特殊形式是企业文化进教育。职业教育要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人才类型的需求量。实际上企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掌握相应职业技能的一线员工。而目前衡量毕业生职业技能的唯一方法,就是学生的毕业证。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各显其能,展示通过职业教育所学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使选手在大赛中获得理想成绩,所以大赛成绩直接反映职业教育的成果,所以用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动力,推动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就顺理成章了,各职业院校应该抓住技能大赛这个契机,彻底摆脱学历教育思想,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精髓,做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改革措施。
技能大赛对学校的教学方向具有引领作用,通过汲取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并转化为教学项目,我们不仅要强化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拓展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些综合技能是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无法培养的,通过技能大赛,将课程体系由“知识体系”转变为“工作体系”,构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另外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一些项目的制作,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能为各级技能大赛储备人才,使技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例如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带动了学校发展,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5%。学校以天津中环集团为依托,与95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的关系,订单式培养,企业深入学校参与办学,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学校得以快速发展,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率先发展,被评为国家职业教育100强学校、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也充分体现在学生的身上,该校的选手连年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令其他院校羡慕的优异成绩,学校就是借大赛这个契机,下大力气,不做表面工作,用大赛带动学校的教改,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被国家定位为全国技能大赛常年的主办校。大赛成为学校的窗口,凭借严谨的态度,公平公正的竞赛、组织,获得专家和领导的称赞和嘉奖。该学院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启发,大胆改进了教学方式。学院以赛项相关问题为中心,组建学生技能学习社团,实行师徒制教学,并通过大徒弟带小徒弟的方式,形成技能实训梯队。技能大赛对教学方式改革的引导,得到了师生的认同。教师们体会到: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团队意识;必须以真实工作情境和任务为载体,改革教学过程,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必须以岗位能力为目标,改革评价标准,把职业素质放在第一位,综合考核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技能大赛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依据企业生产与市场运作模式进行赛程设计,选手在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照实际的产品设计、生产、检测流程完成比赛任务。比赛内容包含设计电子产品原理图,按图设计和制作元器件电路板并安装到位,调试各项功能,填写相关工艺文件,进行现场答辩。赛项的系列要求表明,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在技能大赛的推动下,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把赛项作为“嵌入课程”或工作案例纳入教学过程,并把赛项涉及的问题转变成“生成课程”。此举突出了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4.将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落实到校企合作(www.daowen.com)
职业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院校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大赛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职业院校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学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大赛让学生有了展示技能的机会,使企业更加了解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难度对选手提出很高要求,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方便条件和机会,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职业技能大赛的很多竞赛项目都是根据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设计的,同时也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搭建了平台,使校企合作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大,也给职业院校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与企业联合举办技能大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类型、知识、技能的需求,技能大赛与企业联办,搭起了与行业联系的桥梁,强化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思想。技能大赛的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相结合,赛题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使大赛竞技的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要,避免了偏题、怪题,使大赛的内容更有实际意义。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依靠行业办学、为企业培养英才”的办学宗旨和基本特征,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发挥大赛人才选拔作用,建立了大赛优秀选手招聘机制,安排企业现场招聘优秀选手,为校企联合办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形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符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方向,职业院校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如影随行,以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因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3~4年的周期。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与现代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随着通讯行业3G技术全面升级,一些职业院校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发展动态。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门办学,主动开启了与行业巨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神州数码的校企合作通道,其合作成果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只有学校和企业走得近了,交流多了,学生才可能掌握最新技术,学生才能被人才市场所认可,学校才能持续发展。可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力地促进了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
5.通过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带动学校的课程改革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动力,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技能大赛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最有效抓手。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以技能大赛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充分反映技能大赛对教学的要求,要对技能大赛内容进行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将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体现到课改方案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任务中去。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更应该像企业的师傅,学生更像徒弟的角色,课程教学应以项目为载体,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工作技能、知识和经验,以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或相关内容来确定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技能和相关知识打包传授,所以教学场所要发生变化,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教授手段发生变化,车间、企业、实训室都成为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在讲台上以面授为主,而是可以在实训室内穿梭在学生之间,以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为主,学生可以不用下课后完成教师留的作业,而用作品形式表达自己学到的真实成果。教学思想突出行动导向,将执行能力设定为教学目标,通过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实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大赛引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第一,技能竞赛和教学改革相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掌握一些单一专业技能,而要突出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需要将这些分散的知识整合应用,综合特性明显,通过技能竞赛的平台,高职教育能够紧跟产业技术发展的步伐。第二,大赛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结晶,大赛促进了产学结合,所有的大赛项目的设立都有企业参与,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包括大赛的裁判、技术指导、设备平台搭建与维护等。第三,大赛中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相结合,高职组的竞赛全部为团队项目,在展示个人风采和个人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始终坚持在摸索中前进,符合邓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认可,职业教育迅速在我国铺开,但各地方职业院校缺少职业教育的经验,所以有些混乱,这是发展中的烦恼,所以职业教育需要一面引领方向的旗帜。而职业技能大赛具备成为职业教育旗帜的要素,所以完善大赛功能,全力打造大赛的软硬件,让大赛的后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大赛的旗帜作用。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大赛以学生综合实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让职业教育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思进取只看眼前利益的院校,不会在大赛中有所建树,在生源越来越少的形势下,将艰难生存。大赛正是对职业教育改革执行力度的试金石,从一届届的大赛成绩中看出,学生的技能水平普遍有了大幅度提升,说明所有的职业院校不甘落后勇于改革,所不同的是在力度上和方向上。
大赛的内容越来越接近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在课程教学工作中要精心设计,也要向企业生产靠拢。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强调贯彻行业技术标准,以中职组汽车维修为例,赛项引入了“汽车医生”和“汽车护士”概念,完全按照汽车维修厂交接车程序安排比赛,要求选手在30分钟内完成204项检查内容。又如由于竞赛内容的引导,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生产过程的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际,调整了课程内容。该校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计的“汽车涂装技术”课程,于2010年获批国家精品课。
6.通过大赛的组织带动学校的学习风气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最大阻力来自于自身的信心不足、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通过鼓励和利用竞赛方式提升自信心,通过竞赛参与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在竞赛项目中增强自信,同时锻炼他们承受竞赛压力和接受挑战的心理能力。
根据心理学原理,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完成任务和达到目的的心理前提,一个人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快要实现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冲动,从而使力量增强,进度和效率也会提高,当一个人的努力得到期望的结果后,结果又会激励人继续产生行为努力,这样循环不已,形成上升的螺旋效果。当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可以更好地完成竞赛任务,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通过大赛的组织工作,有目的的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和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劳动技能人才,能快速提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赛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在技能大赛中得到体现,好的大赛成绩要靠扎实的学习和训练来保证,同时还要靠很高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来实现,细节决定成败是参赛学生的亲身体会,参赛学生成绩受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参赛经验和心理素质,在比赛中不能有大的失误,控制好比赛节奏,不受外界过多的影响,认真完成每一个项目、动作,操作中应有序而沉稳,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放弃。在培养学生认真工作态度的同时,还让学生养成了顽强拼搏、勇于竞争、永不服输、善于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放在任何地方都能适用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有助于职业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职业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