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如果能在技能竞赛上取得佳绩,往往被认为标志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体现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校领导的重要政绩。大赛的名次被认为代表着学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地位和社会声誉,因此自然受到了各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甚至有些院校下硬指标,签军令状,特奖大赛取得好成绩的指导教师,甚至出现重视过度,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参赛学生可以不上课、不考试,一切只为大赛,学生只学习和大赛有关的内容,这种为赛而教,为赛而学现象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不利于参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应是学校日常教学水平的体现,大赛的大好形势掩盖了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事实,甚至错误的认为是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质的飞跃。每年一届的技能大赛让很多院校跃跃欲试,急于想一展身手,如果大赛能够常态化,每年、每学期都有一次或若干次大赛,大赛的各项工作像日常教学工作一样,就会消除目前一些院校一心只为大赛的不正常现象,使大赛成绩能真实反映平时的教学质量,使大赛重新回归于理性。
技能大赛常态化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大赛常态化必须突破目前大赛平台的制约,为了组织每年一届的技能大赛将动用多方的力量和巨额资金,参赛选手将从全国各地向大赛的举办地汇集,大赛承办校腾出平时教学用的场地,用于布置大赛的赛场,由赞助商提供的用于比赛的各种机器设备也要长途跋涉地运到赛场并安装调试,还要安排参赛人员的吃住及交通等一系列问题,诸多因素使得大赛不可能频繁的举办。大赛常态化的实现要依靠前面论述过的模块化技能大赛平台,模块化技能大赛的易实施性,不用像目前的每年一届的技能大赛那样大动干戈,大赛平台和大赛内容的分离,使其更加灵活地配合教学工作任务,因为大赛只有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才能得到各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大赛才更具生命力,永久地活跃在职业教育这块阵地上。
二是大赛的项目要主动对接企业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相呼应,使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过程高度重合。为企业培养顶用、好用、适用和管用的技能型人才,模块化技能大赛与课程结合实现了“以赛代考”,模块化技能大赛与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实现了职业培训。模块化技能大赛与课程合作,使大赛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是学校能够接受的大赛常态化方式。模块化技能大赛与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大赛中来,能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例如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所有96个赛项均由行业参与组织并指导,企业参与实施,行业企业专家全面参与比赛的设计、命题和裁判工作。大赛告诉学校,学校教学应尽量贴近生产一线,这种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企业时不需要“二次培训”,可以直接顶岗。将企业引进校园,形成“教室就是车间”的新格局。(www.daowen.com)
三是大赛常态化有助于教学整改,如果大赛能够实现常态化,对于各个学校的教学工作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将强烈的动摇部分院校的教学态度,常态化的大赛将使所有学校的教学质量桌面化,缺乏监管、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将成为永远的过去。大赛的常态化将有助于即时了解职业教育整体和个体存在的问题,使得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更准确和切合实际,为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技能大赛常态化、规范化,技能大赛必将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职业教育深刻变革,形成以大赛引领改革、以大赛带动教学、以大赛检验教学成果的长效机制。把技能大赛内容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反映到教学中去,以技能大赛为重要载体,以赛促练,促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