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重建的大慈阁,位于元代保定城中心,是一座宗教文化与园林融汇的建筑群,有“市阁凌霄”的美誉,因主体建筑大慈阁而得名。总体占地1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大慈阁、方丈院和阁后的关帝庙。殿宇恢宏,园林幽深。大慈阁的山门坐北朝南,门前置石狮一对,门上嵌“真觉禅寺”横额。穿过山门,钟楼、鼓楼峭然对峙。主体建筑大慈阁建在高高的云台之上,阁前须经二十二级台阶方能登临云台。大慈阁为重檐三层,歇山布瓦顶,高31米,底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面宽17.54米,进深12.24米,周作望柱,玉石栏杆。阁内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矗立于莲花须弥座上,神态安然,妙相庄严,四十二条手臂分别执有净瓶、宝剑、禅杖、菱镜、拂法等法器。东西两侧的壁画为十八罗汉画像及经变故事。二、三层皆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四周围廊。大慈阁重檐三层的外观,巧夺天工的檩、梁、柱及天花板,官式和地方手法相结合的旋子彩画是保定园林彩绘的杰出代表。元好问庚戌年(1250年)《顺天府营建记》记载:大悲阁一,由栖隐而下,创者四而十一复其旧。规制宏丽,初若不经毁者。独大悲出侯新意,尤为殊胜,金碧烂然,高出空际;唯燕中仁王佛坛成于国力,可等而上之耳。赞叹大慈阁的雄壮圣美。
明《弘治保定郡志》记载:大慈阁“大元庚戌年(1250年)都总管张柔创建”。大慈阁屹立在“水之占城中者什之四”“青绿弥望”[8]的保州城中。“每当夏秋之交,荷芰如绣,水禽容与,飞鸣下上”[9],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登临大慈阁,俯瞰泉水环绕的保州城,城内湖中田田荷叶,飞翔的白鹭、护城河里行进的舟楫帆影尽收眼底,美不胜收。诚如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所说:登临大慈阁,西望郎山,如见吴岳于汧水之上。青壁千仞,颜行而前,肩骈指比,历历可数,浓淡覆露,变态百出。元代保定容城学者刘因(1249—1293年)在其《登保府市阁》诗中云:“十载鸡泉隐,今朝市阁晴。民谣混诸国,里号带军营。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怀仙与思古,独立若为情。”对隐于诸泉水中高大宏伟的大慈阁进行了描述。
图6-4 位于保定古城的元代建筑大慈阁(www.daowen.com)
张柔修建大慈阁的目的一是为高台瞭望通晓敌情,二是登高观赏保州水波楼榭相映的河湖美景。
大慈阁的北面正对着南北走向的北大街,北大街直通北城墙和护城河,出城是通向元大都的驿道。故而在大慈阁北重建关帝庙一座,护城河上有一座石桥,为七十二桥之一。西侧是水闸,与驿道平行的是一条运河。大慈阁雄伟壮观,“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