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内丘县城西神头村的扁鹊庙,俗称神头庙,又名鹊王庙、鹊山祠、鹊山神应王庙,就是随着宋代帝王敕封神医扁鹊的祭祀活动,成为一座兼有山水园林的庙祠。该庙依山就势,占地约4万余平方米,由扁鹊殿、后土殿、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山门、献殿、回生桥、桥楼、碑楼、三清楼阁、道士院等二十多座单体建筑组成,布局紧凑,园林秀丽。
庙内元至元五年(1268年)《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记:“汉唐以来,像而祀之旧矣。五季之未,数经残记。周显德中,安国军节度使陈思让为重修之,是时碑刻已有王称。”
碑记,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修其房廊,“光华四出”。复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修缮,“重檐密庑,森然如翼,巍然可观。”说明宋代扁鹊庙每次修葺、重建、修缮,大都是由官方主持。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勃海郡鄚州(今属雄安新区)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家。事迹于《韩非子》《韩诗外传》《战国策》《史记》《说苑》等多种典籍中有记载。
扁鹊过晋国,治晋国大夫赵简子,赵简子感其恩,于中丘(今河北内丘)之蓬山赐田26.7平方千米,作为封域。自此有内丘成为扁鹊居住地。
扁鹊过虢国,起死回生,治疗虢太子“尸厥”。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避疾讳医,后病亡。扁鹊到秦国,治疗秦武王,结果被妒贤嫉能的秦国太医令李醯所杀。
扁鹊封地蓬山老百姓觅得扁鹊头颅,葬于蓬山脚下,遂有“神头村”“扁鹊庙”之称。扁鹊庙何时建造,已不可考。《魏书·地形志》记载:“中丘前汉属常山,后汉、晋属赵国,晋乱,罢。太和二十年复。有中丘城、伯阳城、鹊山祠。”这是有关扁鹊庙最早的文献记载。
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年),安国军节度使陈思让重修鹊山祠,碑刻已开始以“鹊王庙”为名,不知哪个朝代起封王。宋嘉祐初年(1056年),宋仁宗患疾,派使者至扁鹊庙求医;病愈后,赐封扁鹊“神应”之号,称“神应王”。(www.daowen.com)
熙宁二年(1069年),李光禄知邢州,委内丘令张仲孙、龙冈令杨守道董其役,重修扁鹊庙。《重修神应侯庙记》记载:“因赐田于赵,而多游焉。既没,民思其功,乃立字以祀,因号其山为鹊山。”这里的“多游”,能感受到周边的环境之美,园林之盛。
金明昌元年(1190年),内丘县令赵实率众再次监修鹊王庙,画檐雕梁,所以被称之“其庙自古以来未有似今完备者哉”。
全国扁鹊庙众多,独蓬山鹊王庙规模最大,园林壮美。鹊王庙依山就势,庙前河水涓涓,地势逐渐加高,轴线对称分布,庙内山林葱茏,花卉绚丽,景致独具特色。庙前小河对岸有树龄两千年的九株参天古柏,号“九龙柏”。
鹊王庙总体建筑以天(玉皇)地(后土)人(扁鹊)三才布局,配殿建筑与主体建筑主次分明,井然有序。此后元明清各有修缮,留下不少碑碣、碑文、石刻等文物古迹。庙祠内,古柏参天,林木繁盛,与扁鹊殿、后土前殿、后土总司殿、药王庙、广生殿、山门、回生桥、玉皇殿等古建筑相映生辉。
图5-27 内丘神头村扁鹊庙主殿外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