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荣新江先生在《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中,论述了粟特人进入河北的路线,其中一条从灵州经过并州(太原)、代州、蔚州(今蔚县)到达幽州(今北京)、营州(今辽宁朝阳);另一条线路,从洛阳经过相州(今河南安阳)、魏州(今河北大名)、邢州(今邢台市)、恒州(今河北正定)、定州。
随着唐代丝绸之路贸易繁荣,大批粟特人落居河北道州县。隋唐史学者冯金忠博士在《唐代藩镇研究》中,通过大量碑碣、石刻和文物史料,分析了唐代粟特人迁徙情况和文化生态。正定开元寺在武周如意元年(692年)创建的三门楼石柱上,镌刻着一组相互婚姻的安、曹、史、何、米、罗、石、康、毕的粟特胡人的铭文,其中“何叭拔(妻曹氏)、息忽石聿(妻康氏)、石聿息名远(妻赵氏)”的字样,表明这些粟特人家族集中居住在这座城市,而且这些来自中亚的何氏粟特人家族,在何叭拔及其儿子时候,都是与粟特人通婚的,到他孙子何名远,就与汉族赵氏通婚了。
图4-8 位于正定开元寺的三门楼遗址
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恒州获鹿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本愿寺石经幢上,也镌刻着史、安、石、毕、罗、翟等姓氏的粟特人家族。
石家庄市鹿泉区胡神铺村,百姓讹为“胡申铺”。有好事者编造村名来历,说胡申是韩信背水之战的一员战将,因寻找水源未果而自杀,韩信来到胡申杀身处,发现白鹿泉,为纪念胡申,创建胡申庙,村庄得名“胡申铺”。(www.daowen.com)
实际上这胡神庙创于唐代,与韩信毫无关联。《宝刻丛编》卷六收录了唐代宝历二年(826年)唐来复撰文并书丹的《鹿泉胡神祠文》,记载这座胡神庙是承德军节度使麾下粟特人后裔为纪念他们崇拜的神灵而创建的庙祠,胡神是粟特人供奉之神。民间传说所谓西汉“胡申”子虚乌有。
唐朝前期河北道北部的幽州(今北京)、营州(今辽宁省朝阳一带)等地设置许多羁縻府州,其中就有粟特胡人羁縻州。历史学家荣新江教授在《安史之乱后粟特人的动向》一文中认为,诸如安禄山、史思明,都是粟特人的后裔。
《安禄山事迹》记载:安禄山祖上本是在丝绸之路上从事贸易的杂胡,安禄山“通六蕃语”(民族语言的翻译),曾为互市牙郎(国际贸易经纪人),做生意起家。后来做了范阳节度使后,他纠集了“众多杂胡(粟特人)于诸道兴贩,每岁输异方珍货计百万数”。利用生意优势,在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方贸易,把来自西方的珍宝呈献给唐朝的高官后妃,靠贿赂赢得了朝廷赏识,逐渐控制北方三镇兵权。
唐朝大兴科举、崇文尚武的政治体制下,内迁河北的粟特人,开始教育子孙读书入仕。日本学者森部丰先生著《粟特人在中国》一书认为:控制河北南部的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何进滔等人,都属“昭武九姓”粟特人后裔。因河北与奚、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邻接,战争不断,强化了尚武风尚。正如唐人张府君墓志所说,“朔调之地,北近林胡,俗皆止戈,人多弃笔。”尚武重气义构成了河北北部社会风俗最重要特点。安史之乱中,幽州叛军中发生内乱,百姓至于妇人小童皆习弓矢,也都投入战斗。
唐后期粟特人作为外来民族,缺乏当时汉族士大夫的儒学文化修养,难以靠文化与汉族士大夫争取官职,因此,他们大都强化武质,逐渐进入唐代官宦阶层,成为武官。其中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及其很多将领,都是粟特人的后裔。这些粟特人都是安史之乱武装力量的人物,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跟随粟特人后裔李宝臣控制河北中部的恒、赵、冀、深等州,成为成德军节度使藩镇割据的骨干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