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治与礼治在古代园林史纲中的影响

德治与礼治在古代园林史纲中的影响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王无论事大事小皆决于占卜,各种祭祀活动无日不有。这个“德”,或许是商王登上祭坛时的那一庄严而神秘的外在和心理状态。周伐商,周部族为了激发人们对他们的认同,提出了针对统治者个人的道德要求。[20]这便是最早的“德治”。同时,为了将“德治”推己及人,使贵族自觉地符合统治者根本利益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这种行为规范制度化,便成了“礼制”。王国维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

德治与礼治在古代园林史纲中的影响

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从大量出土的龟甲兽骨看,商文化,基本上是一种神本文化。商王无论事大事小皆决于占卜,各种祭祀活动无日不有。有学者认为,这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自然力与某些社会现象面前尚不能把握自己命运,或者说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的表现。

德,《尧典》《尚书·汤誓》等传世文献记有“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说文·千部》:“德,升也。”段玉裁注:“升当作登。”这个“德”,或许是商王登上祭坛时的那一庄严而神秘的外在和心理状态。

周伐商,周部族为了激发人们对他们的认同,提出了针对统治者个人的道德要求。这种要求逐渐被人们广泛认知,逐渐形成以“敬德”为核心的价值观,如周公称文王之德:“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祇祇,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20]这便是最早的“德治”。

同时,为了将“德治”推己及人,使贵族自觉地符合统治者根本利益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这种行为规范制度化,便成了“礼制”。王国维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

这些制度,也使天子在整个周人宗族结构中保持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得以统一号令天下。这也为华夏民族的产生、统一的华夏国家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真正进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但同时民族不断融合。(www.daowen.com)

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周王室东迁,权威一落千丈,“礼崩乐坏”,诸侯不再听从天子之命,而各自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大国兼并小国,大国之间争霸。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诸侯国开始根据自己的需求,施行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到春秋后期,甚至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大权,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这一时期,投射到民族地理思想中,最著名且最有影响的理论莫过于“华夷”五方格局说。将天下民族按种类及方位分为中夏(中国)、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等五大部分。《礼记·王制》阐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21]

这一理论是在总结先秦时期各民族风俗及地理分布特征的结果,不能简单斥为民族歧视或华夏优越论的体现。其实,华夏族与非华夏族之间通婚及会盟的现象屡见不鲜,都说明“中夏”与“四夷”无论在血统上还是在历史渊源上都无法严格区分开来。甚至在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中,出现了向草原游牧民族学习的现象。这些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也为民族大一统奠定了先决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