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宋文人园林探源-河北古代园林史纲

北宋文人园林探源-河北古代园林史纲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江南明清文人园林名扬中外,并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北宋时期,河北镇州(今正定)、定州、沧州,为北部重镇,韩琦、宋祁、欧阳修、沈括、苏轼、梅尧臣等名臣文豪先后到河北各府州任职,他们先后增益或创建一系列文化园林,为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悲的是北宋亡后,战乱频起,众春园再度荒废。

在中国,江南明清文人园林名扬中外,并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北宋时期,河北镇州(今正定)、定州沧州,为北部重镇,韩琦宋祁欧阳修沈括苏轼、梅尧臣等名臣文豪先后到河北各府州任职,他们先后增益或创建一系列文化园林,为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北宋韩琦整修改建的众园春是定州的著名园林,位于“郡城东北隅,潴水为塘,广百余亩,植柳百万。亭榭花草之盛,冠于北陲”。该园创于宋太宗时期,是内戚义武军节度使李昭亮的私家园林,后因年久失修而破败,宋仁宗皇禧年间,知定州韩琦“复完而兴之”,“凡栋宇树艺,前所未备者,一从新意,罔有漏缺。又治长堤,筑门西南隅,以便游客。”“园池之胜,益倍畴昔”,使园林的品位更高雅,文化内涵更丰富。韩琦以为“天下郡县,无远迩大小,位署之外,必有园池台榭观游之所,以通四时之乐”。韩琦命名“众春园”。

定州地处边陲,“自唐天宝失御,盗据戎猾,兵革残困,民不知为生之乐者百有余年。”韩琦建此园的目的是“庶乎良辰佳节,太守得与吏民同一日之适,游览其间,以通乎圣世无事之乐”。有“与民同乐”的人本情怀,同时他担心体现边防重镇太平盛世的园林被继任者废弃,告诫“后人视园之废兴,其知为政者之用心焉”。

韩琦深知定州责任重大,深知明古鉴今的道理,所以在众春园建阅古堂,自我激励。“知临要重之地,忧虞所系,凡是经画,不可以无是广为之堂。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选前代贤守良将六十人绘于堂壁,既可自励,还教化宾僚。范仲淹为之作《阅古堂诗》云:“堂上绘昔贤,阅古以儆今,牧师六十人,冠剑竦若林。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建阅古堂,“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古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而俱本之于忠义。”建此堂之意,惟欲与宾僚协心同力,议论治民防边之大事。

韩琦自庆历八年(1048年)始,在定州为帅近五年。在其精心治理下,边境无虞,百姓安乐,深得拥戴,数州之民感念其德,纷纷“诣阙挝登闻鼓,乞立公生祠”。当他离定州到并州时,“定人遮留设祖,哭声动野,刻德政三十条于石。”韩琦去世后,定州官民为韩琦建庙祠。可见其在知定州任上的作为,安边保民理念,显现出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抱负。(www.daowen.com)

图0-14 定州苏轼雪浪石亭旧址

韩琦作为北宋爱国爱民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在定州创建的众春园,是北宋著名公共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的文化高峰,一座民本情怀的丰碑,一位千古贤臣的永恒遗爱。而且由此而附着于园林的碑刻、诗词歌赋、敬贤崇德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园林文化宝库,是定州乃至河北园林文化辉煌的一页。可悲的是北宋亡后,战乱频起,众春园再度荒废。直到明代遗址恢复旧貌,并复建“韩公祠”。

苏轼也曾在定州做地方长官,从太行山发现雪浪石,在定州建雪浪石斋,亲笔书写《雪浪石铭》,成为定州园林又一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