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管理学家、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师徒间关系的不和谐,会使我们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落空,严重影响学徒培养质量,损害学徒切身利益。
(一)调控影响师徒关系的因素
我们在构建现代学徒制中师徒关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专业、师徒数量组合、实习企业规模、实习时间、师徒日均相处时间等几个重要因素。
1.立足专业特点需要
一般而言,偏理工科的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师徒间的交往互动更为亲密;偏文科的文化艺术类、财经商贸类专业,由于师徒间交流频率的有限,师徒间的交往互动帮助有所欠缺。因此,在面对不同专业时,带徒师傅需要酌情考虑师徒关系构建的注意事项。文科类专业的带徒师傅尤其要增加和学徒的交往频率,通过多和学徒交流互动,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
2.合理调控师徒数量组合
研究发现,当一名师傅所带徒弟数量越少,所能提供给学徒的专业学习指导功能和交往互动帮助功能就越多,师徒间就越能构建良好的教育关系、生产中的互动关系与私人交往关系。因此,在师徒结对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师徒数量组合的问题。充分了解每一位师傅的带徒能力,合理限定师徒比例,避免徒弟太多而师傅顾及不到的情况,以及徒弟太少造成师傅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只有形成合理的师徒数量组合,才会带来最佳的师带徒效果与最和谐的师徒关系。
3.选择合适的实习企业规模
有研究显示,学徒所在实习企业的规模越小就越有利于师徒间专业学习指导和交往互动帮助两大功能的产生。企业规模越小,师傅的各种繁杂工作任务也就越少,更容易与学徒有较多时间的私人接触,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徒私人交往关系。但有时企业规模过小,为了营利,学生就会沦为廉价劳动力,不能从师徒关系中获得足够的专业学习指导。在现代学徒制的落实中,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要充分考虑每种企业的特点,充分考虑企业规模所带给师傅与学徒的影响。结合专业需要,选择最适宜的实习企业,从而使师徒间的关系更为和谐,使师徒间的专业学习指导功能和交往互动帮助功都能更有效地落到实处。
4.限定合理的实习时间
当处于实习初期,学徒从师傅处所获的专业学习指导和交往互动帮助水平很高,师徒间的教育关系和私人交往关系等也比较良好;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新鲜感的流失,倦怠感的产生,师徒关系的亲密程度有所下降;当实习时间进一步延长,甚至接近尾声时,很多学徒都已熟悉所从事的行业,和师傅的关系也日渐稳定,这时师徒关系的亲密度又呈现上升态势。处在不同实习阶段的师傅和徒弟都应对师徒关系的处理拿捏好分寸。尤其应注意处于实习中期时,师徒间如何通过良好教育关系、私人交往关系的构建,产生出最佳的专业学习指导功能和交往互动帮助功能。学徒实习时间过长会产生疲惫,过短会达不到效果,如何选取合适的实习时间,构建并保持最和谐的师徒关系,达到最佳的学习与教授效果,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www.daowen.com)
5.控制师徒日均相处时间
有研究发现,师徒日均相处时间会对师徒间的教育关系、私人交往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专业学习指导功能和交往互动帮助功能形成显著的倒“V”字形影响。即当一天中,师徒相处时间处于4 至8 小时之内,所形成的师徒关系效果最好,当不足4 小时或是超过8 小时,师徒关系效果就会有所欠缺。因此,在师徒日常相处中,学校、企业、师傅和学徒等各方,都要科学控制师徒日均相处时间,避免因相处时间过短形成师徒隔阂,或避免因相处时间过长造成双方疲惫感的产生。将相处时间控制在4 至8 小时内,构建最佳的师徒教育、互动关系,带来最佳程度的专业学习互动功能和交往互动帮助功能。
(二)构建师徒关系的形成机制
有研究发现企业师傅的选择、学徒的准备、师徒关系的确立与保障等,都是师徒关系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因素环环相扣,每一环都会影响到现代学徒制中师徒关系的构建。[8]
1.加强企业师傅的选择与培训
师傅的选择与培训是师徒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善于教导的师傅,正是现代学徒制中师徒关系构建所必不可少的。企业师傅的选拔是构建现代学徒制中和谐师徒关系的第一步。合理的师傅选拔制度会剔除那些不适合带徒弟的师傅,选拔出个性、品质、性格、气质、专业水平与从业资质等都符合带徒标准的优秀师傅。合理的师傅选拔制度也会避免领导直接指定带徒师傅的尴尬,师傅自愿、企业监督,更是有利于师傅选拔的透明化。企业师傅由于长时间从事专业操作与实践,对于带徒过程中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巧掌握不足。因此,应在师带徒前对其进行充分的培训,提高师傅的带徒意识、强化师德培养、快速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带徒水平、规范带徒行为,使每名师傅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定位等,对于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与教授效果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徒关系既有教育层面的,也有生产互动层面的,但是面对还未从学校里毕业的学生,企业师傅需要做得最多的就是加强对学徒的人文关怀与平等交流。由于涉世未深,很多学徒仍会把师傅当作老师一样尊重、信任。这时,企业师傅也应加强与学徒在生活中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的关怀与照顾,从而使师徒关系更具人情味。
2.重视学徒的培训与准备
师徒关系的构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徒在其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表现良好的学徒,会减轻师傅的带徒压力,更易与师傅形成和谐的师徒关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举措,也是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可以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中,为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学徒制,更不同于传统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然而,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对象──学徒,真正了解现代学徒制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学校有义务在学校里进行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宣传,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现代学徒制、为什么要进行现代学徒制”,熟悉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徒,首先要明确自己学徒的身份,明白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的重要意义所在。克服自身由于长期失败经验积累起的习得性无助心理,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后续行动的开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在面对企业师傅时,要保持真诚、谦虚、勤奋的态度,构建与师傅间的信任关系,从而为师徒关系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在与师傅的关系中,不仅包含同事等正式的人际关系结构,同样也会有基于深厚情感的师徒关系。拿捏好与师傅相处的度,也是提高自身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
3.明确师徒关系的确立形式与效果保障
一种关系的形成,除去关系双方的主观努力,也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支持与保障。明晰的师徒关系确立形式和可靠的师徒关系保障措施,都是构建现代学徒制中良好师徒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的学生不仅是学校里的学生,更是企业里的学徒,由于身份的多样化,对其管理更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以学校为主办方,组织签订师傅、学徒、企业三方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是对学徒的管理,更是对学徒权益的有效保护。对于学徒在企业中的学习表现,学校中的专管教师也可不定期下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定期让学徒上交阶段性学习总结,并要求企业师傅或企业管理人员签字确认,以此监督每位学徒的学习进度。对企业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徒进行激励,这是对优秀学徒学习的肯定,更是对其他学徒的激励与鞭策。对于考核不合格、难以胜任带教职责的师傅,可及时予以撤换;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学徒,可给予其警告等不同程度的处罚方式,提高其学习意识。在选择带徒师傅时,加强工作年限、技能等级等方面的要求,并打消师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师傅没有顾虑,自然教徒弟更尽心也更尽力。制定并落实完善的师傅激励与权益保障政策,是维持良好师徒关系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师带徒质量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