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包括三种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每种心理成分会形成相应的评价,共同构成师生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认知
对认知成分的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对自身、对方以及相互关系所给予的评价,重点在于对彼此的认识。师生之间客观、公正地认识并且评价对方,是形成和谐、健康师生关系的心理基础。在高职院校中,师生对彼此的认知比较复杂。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进行认知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态度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此相对应,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局限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学态度,对教师的知识更新程度、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会更加重视。目前,高职院校师生互相的认知评价都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往往还是主要以课程学习对学生进行评价,认为学生是高考的“失败者”,学习方面都是“差生”;教师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缺乏对高职学生有针对性的客观评价。学生则普遍认为高职教师“纸上谈兵”,不符合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职业技能较差,难以指导实践教学。师生对彼此的认知有一部分是客观公正的,但也有一部分存在偏差,这会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产生消极影响。
高职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非教育层次,高职学生具备自己的特点。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拥有多种智能,不同的学生其智能分布和组合不同,这种差异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不该用一种狭隘的智能观来评价学生,将学生能力局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观,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铺路搭桥。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知识更新和提高职业技能,具备“双师型”教师所要求的素质,能够真正在实践教学方面指导学生。
(二)情感(www.daowen.com)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及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如果师生情感交流充分,相互信赖,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师生双方都会从交往中获得正向积极的心理感受。在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情感关系所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而正是师生情感的这种“张力”,通过在日常交往、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沟通、交流、倾心相谈等实现师生情感的发展。所以,只有创设良好的条件,充分调动一切因素,才能有助于实现师生情感关系在“张力”的矛盾过程中的和谐,实现师生心理在情感上的共鸣、相融。从教师的视角而言,教师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都把他们视为独特的、具有无限潜能的人,同时要主动地和学生交流、沟通,缩短心理距离。从学生的视角而言,学生要尊重教师、爱戴教师,同时也要学会主动和教师沟通、交流,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总而言之,师生良好情感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师生心理相融。
(三)行为
心理关系最终是通过外化的行为来表现。师生间的交往分为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教师和学生需要积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正式交往,尤其是实践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指导,使交往行动更加充分。但仅靠正式交往来建立理想的师生心理关系还远远不够。在教学活动之外进行的非正式交往,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示范性交往等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多加留意,关心学生在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困惑,与学生进行主动、充分的交流,有利于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人—人”的关系,是师生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虽然师生间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心理位差,其心理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规定性和“控制—服从”的特征,但就其本质而言,师生间的心理互动是师生双方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种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综合互动关系系统。对师生关系进行心理学思考的积极意义在于,不仅使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能兼顾多个角度审视师生关系问题,而且也能使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以此为基点,更新教育观念,发挥师生间心理互动的教育作用,置师生于充满情感氛围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学相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