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恋理论
依恋是人类的本能,是个体与特定的其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体现。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依恋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关系,如儿童对成人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由二者的交往方式决定,并且儿童对成人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认知发展、社会化程度以及对同伴关系的认知与处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具有安全感,学生乐于主动探索,与他人积极互动,其社会适应力较强。而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缺乏安全感,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退缩,从而难以进一步获得教师和同辈群体的积极评价,社会适应性较差,也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具有普通教育正常的师生关系,还具有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需要教师近距离进行指导,有时候甚至是手把手地指导,师生之间在客观上具有师徒关系的特点。这种师徒交往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恋,有利于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动机理论
动机是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还有两种需要,即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居于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这些需要可归为两类: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其中社会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需要,是产生成就动机等社会性动机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动机的产生,这种期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揭示的就是由教师期望引发出的学生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著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对“教师的期待和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的结论就是期望引发学习动机的典型案例。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表现出期望、鼓励的态度,学生会意识到这种期望,从而在教师关注下重新对自我进行评估,提升自我期待,激发学习动机和抱负水平,促成自我实现。相反,没有得到教师期望或者得到期望较低的学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降低,学习动机下降,相应成绩也会下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动机理论,对学生建立合理的期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就动机。(www.daowen.com)
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对动机理论的发展。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进行活动。自我效能感可以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活动的坚持,会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同时影响活动时的情绪。积极的师生关系会满足学生爱和自尊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而充满冲突的师生关系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学生成就动机。
(三)社会生态理论
社会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一方面受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其所生活的环境因素影响,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复杂的系统中。“Howes(1994)等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学生同伴交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提供言语和肢体语言的帮助)使学前儿童更可能被他们的同伴接纳。而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反馈来推断儿童的能力。教师反馈时富有情感的腔调也会影响儿童对同伴能力的推断。Birch(1997)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学生对同伴和教师关系的观点和教师自己的评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8]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学生同辈群体的关系和交往行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对学生持以正向积极的支持态度,学生更为被同辈群体接纳。而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学生关爱性低、控制性强,这种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同辈群体对其的态度和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