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又称为丹青,其历史已逾千年,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系统的思维方法。传统绘画艺术在融合我国各个时代杰出艺术家和民众智慧的同时,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天人合一”理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家精神代表理念的“天”,儒家政治化、伦理化的“天”以及佛家充满禅机的“天”,都在艺术家的笔下与“人”和谐共存。从历代众多优秀的国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的价值取向精神所在以及他们的生活旨趣、意愿、态度抑或政治信仰和抱负等。
中国画在世界东方艺术领域中占据着极为显要的位置,在艺术发展史上,中国画体现和构建了东方文化独有的美学原理和艺术思维方法,正是立足于这些原理和方法的深厚渊源,我国历代画家才在绘画艺术中充分展现他们对于美的认知、理解和追求。在画家诠释美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凭借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形成了中国画独有的艺术风格。与西方画相比,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光影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型的相似,主张借物言志、寓情于景,委婉含蓄地表达画家的审美情趣或精神追求。中国画的传神之处正在于“画外之音”,而这种含蓄之美往往是数字绘画难以企及的。以徐悲鸿大师的《奔马图》(图3-1-1)为例,画作中,徐悲鸿采用刚劲奔放的笔墨勾勒出马的头、颈、胸、腿等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得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部位层次细腻,墨块刚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则饱满圆润、灵动飘逸,富于动感。整体而言,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强,前伸的双腿和微侧的马头极具冲击力,四周的边界似乎已经无法阻挡骏马随时可能冲出画面的矫健步伐。
图3-1-1 徐悲鸿《奔马图》
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扩散已然波及和影响到传统绘画艺术领域的创作、表达和传播。在这一前提下,如何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促进传统艺术的发展成为当前各相关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与传统绘画形式相比,数字绘画艺术具有易于编辑、便于保存和传播、再现性好、灵活性强等优势,不会因为时间、地点、存储、复制等原因导致传播渠道不畅或画面质量下降。在数字绘画中,只要处理图形图像的计算模型准备完毕,不论其原理多么复杂,无比精确和超真实的画面均可完成。数字绘画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性;虽在意境、色彩及气势的表现上尚不及传统绘画,但数字媒体艺术传承性和创新性兼具的特点仍使其大有可为。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中国绘画艺术凭借其流畅飘逸的线条、浓淡相宜的笔墨以及含蓄悠远的意境之美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对数字绘画进行研究和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对中国画的理论和技法进行简要介绍(图3-1-2)。
图3-1-2 气韵生动的中国画充分展现了“以形写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
1.含蓄的意境美
在我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意境,即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极为重要,画面意境能使观赏者跨越千年的时空距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抱负与信仰,并借此得到启发和激励。自先秦起,在漫长的中国画发展历史中,其诗化特质已根深蒂固,中国画自古以来善于表现自然美,表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生,正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人委婉含蓄的性情直接影响了其画作的表达方式,或借物言志或寓情于景。在高山流水间,我们感受到君子的磊落坦荡;在“岁寒三友” 中,我们体悟着不屈和坚韧的气节;在花鸟鱼虫中,我们品味了闲逸洒脱的性情……凡此种种,皆体现出中国画超凡脱俗、含蓄空灵的意境美。中国画在技法上讲究笔墨神韵,笔法平、圆、留、重、变,而在墨法上则分浓、淡、破、泼、渍、焦、宿等几类。如果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那么,中国画则是“表现”的艺术,“气韵”“境界”乃是国画的精、气、神。
2.超凡脱俗的笔墨韵味
中国画的显著特点是以墨线为基础,这不仅与适于发挥水墨效果的纸张有关,且与墨所表现出的恬淡画境有关。笔与墨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则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一般而言,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浓中有淡、淡中见浓,极富层次感。中国画的墨线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墨并不仅仅被当作黑色使用,在浓淡之间,墨色体现出其多元、独特的用途。中国画略去光线、透视、色彩,而独钟水墨,最重“得意”,正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终极美学价值以及对艺术的形而上态度共同塑造了一种艺术文化体制,决定并规范了我国绘画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和民族特色。
3.流畅的线条
在世界各国各派绘画艺术中,点、线、面都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形式,在中国画中,线条更是我国绘画艺术思维形式中最基本、最典型的代表元素。中国人追求“书画同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以毛笔线条作为造型的基本方法。中国画在线描的表现上无论是刚柔、粗细、曲直、软硬,都已运用自如、游刃有余,线描的表现形式也逐渐丰富和多元。墨线的回旋曲折、纵横交错、顺逆顿挫、驰骋飞舞在表现画作气势上作用极大。对于线条的研究与应用,先辈们已留下诸多宝贵经验和理论财富,如“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渴骥奔泉”“惊蛇入草” 等,都是用来形容线条形态的术语。
以现代国画家潘天寿所作的《达摩》为例,该作在结构上奇险中求平衡,形态精简而意深远,通过凝练、沉稳的线条渲染出整幅画作的果断、雄健之感,画面上方的圆月朦胧、委婉、静谧,与下方主体形象的峻峭挺拔、浑厚坚韧形成鲜明对比,两种意象的碰撞整合出一派全新的和谐之美,禅意跃然纸上。
4.独特的布局结构(www.daowen.com)
中国画的视觉语言由笔墨形态和空白空间组成,这些笔墨或表现为一杆一叶的梅兰竹菊,或表现为一树一石的山水风景,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绘画的独特布局结构。在中国画的创作和表现中;墨之黑与底之白成为最直观的视觉语言,画家或以白衬黑,或以黑和白,通过布局使黑与白之间相生相合,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由此,中国画画家自觉“留白”之法成为创作的关键。画作常以虚实相间的手法营造层次感,使画面中表现元素的排列和渲染形成富有韵律的变化。中国画的艺术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黑白灰等色彩元素在画面中的排列和相互映衬,这一结构可以营造出以实带虚、以虚衬实的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图3-1-3 潘天寿《达摩》
图3-1-4 中国画独特的布局结构
(二)数字媒体时代的绘画——数字绘向
与传统绘画形式相比,数字绘画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自由的艺术创作领域。在传统绘画创作中,画家对作品的创作构思完成之后,便进入了创作材料(笔、墨、纸、砚等)的准备、创作过程的实施阶段,这一过程对于材料、时间、精力、环境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多项要素缺一不可。对于数字绘画而言,整个过程要简单得多,所有的创作环节均可经由计算机、绘图软件、手绘板等来完成,绘画材料和环境完全以虚拟状态呈现,画家可以轻松选择他所需要的笔触、笔法,可以自由调配颜色、修改画作,再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保存和传播作品。
数字绘画技术现已日渐成熟,并具备了高度的智能性,除通过手绘板进行创作外,还可以利用鼠标进行鼠绘,或直接使用图像编辑制作软件,如Adobe Photoshop、Corel Painter等进行创作。鉴于图像编辑制作软件对于数字绘画的基础性和推动性作用,这类软件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向着更为专业、更为智能的方向前进。
作为一款专业的数字绘图软件,Painter(图3-1-5)可以把传统绘画中的常见技法、技巧及效果等通过图形程序系统地总结出来,这极大精简了绘画创作的必经程序和步骤,Painter软件中数字化的斑斓色彩、随心所欲的画面布局以及各种笔触的修改、复原、变换等,也是传统绘画无法企及的。它们为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见的艺术表现平台,也简化了创作程序和步骤,使得画家既可获得传统绘画效果,又可免去传统创作过程中的种种麻烦,大大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就创作形式而言,Painter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已相当成熟,并具有智能性特点,某种程度而言,其可获得性强、操作简单,为许多非专业人士提供了克服绘画技法障碍的全新方法,普通大众也可以像绘画大师那样进行创作。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之一是大众性,数字绘画也不例外,它可以使艺术教育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利,而将其扩展为一项全民化的艺术运动。Painter软件的版本也在不断更新,2011年5月,Painter12版本发布,该版本在改善性能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新功能。Painter12的操作界面更趋完美和简洁,创作者可以精确地完成数字绘画创作。数字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更趋平民化,在欣赏数字绘画作品时,欣赏者无须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只要去理解作品即可。新版本Painter2015又添加了一系列创意十足的笔刷和逼真材质,并且推出了全面创新的微粒笔刷。Painter是一款操作简单的绘画软件,只要对工具功能有了一定了解,绘画创作就变得十分简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Painter能够模仿中国画的线条、墨法等,但在“气韵精神” 上,其与传统绘画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Painter也能够与Photoshop完美兼容,Photoshop的文件传输至Painter时可以有效保留图层信息。
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邵志飞(Jeffrey Shaw)认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观众和艺术品之间的关系非常无趣,人们只能站在离作品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去看作品,而作品本身却无法回应观众。这种观看的关系让观众失去了任何兴趣,从而对艺术作品失去信心。数字绘画作为一种数字媒体艺术形态;使得艺术创作、表达和传播从时空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在数字媒体时代,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对数字绘画等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在这个时代,人们可以徜徉于艺术殿堂,以闲庭信步之姿观赏从前难以亲近的艺术作品,他们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成为其他人欣赏的对象。这种轻松、便捷、自由的艺术交流形式在数字媒体时代之前几乎难以想象。
图3-1-5 Painter界面
从传播视角看,数字绘画的产生令传统绘画艺术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跨越了时空距离成为世界各民族的共享资源,艺术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从过去的内向、封闭模式转为全球性、互动式,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将成为网络时代艺术传播的主要媒介,我国的艺术和文化也将借助这一平台走向世界各个角落(图3-1-6)。
毋庸置疑,中国画及数字绘画都属视觉艺术范畴,两者是人们在生活的触动和启发下自发、自觉创作出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的实现手段更新迭代,两种艺术形式才相继问世。艺术源于生活,它是人类情绪情感和想象力的外化和显现,是人类与自然进行抽象互动的特殊方式,它通过审美创造活动表现或再现情感和理想等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审美客体的对象化。因此,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美学思想,才更能体会到我国艺术魅力之所在,进而引领我国艺术的新发展。
图3-1-6 使用Painter创作的传统风格绘画作品
我国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在承继和借鉴传统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开拓新的艺术领域和新的创作途径,仅仅停留在纸和笔的初级媒介阶段是无法满足数字时代“新新人类”对艺术的汲汲求索的,艺术也无法真正服务于大众。当然,不管艺术的承载媒介如何变化,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与民族特色必须保留和承继,因为民族艺术才是我们更好地立足于世界的文化资本。另外,我们也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在已有的美学观念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一些新的实用可行的视觉表现或再现技术,推动我国视觉艺术的革新和进步。数字绘画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它还有巨大的生长空间,数字媒体技术赋予它无与伦比的硬件优越性;但只有植根于传统绘画广袤而丰饶的艺术土壤,数字绘画才能获得丰厚的文化给养。我们也期待数字绘画能够在数字媒体时代为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震撼和心灵洗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