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无限夸大人的自然属性,放纵人的肉体生命力。当代大众世俗是由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引导的世俗,是身体美学和自恋主义文化普遍流行的世俗。个人主义依然流行,但这个“个人”的内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关注身体超过关注精神,热心隐私超过热心公务。在传统审美世界中,人们普遍认为在美的形式的背后有永恒的东西。柏拉图认为一切事物的美都是美本身的影子。而新柏拉图主义者阿法罗定说得更清楚,万物的美是对美的理想形式的分享。
在中国古代也有“大美无形”之说,真正的大美是摸不着看不到的,需要通过灵魂去感受。随着社会发展进入现代,有别于传统的形而上的精神追求,现代人更注重自身的生命体验。现代审美文化开始向着纯粹感官刺激突进。“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是20世纪90年代王朔小说中的表达,体现了中国当代审美文化追求瞬间极乐的极端样式。“崇高”“优美”“典雅”“高贵”“神圣”“淡泊”“永恒”“和谐”等传统词汇失效了,取而代之的是“爽”“酷”“炫”“响”等词语。这些具有新兴意义词语的诞生也导致了具有传统沉思性的审美态度的消失,而感官性审美也因此得到了发展。通过波德莱尔对城市流浪者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代审美感官化这一明显标志。现代都市的流浪汉漫无目的,眼神散漫地在街头闲逛时,他们的好奇透过眼睛四处扫视,看上去对所有美的事物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然而下一秒眼中因为好奇和激动而聚焦的眼神便会分散,转而目光马上会被新的事物吸引。所以事实就是流浪汉从不会将目光在同一个被认为是美的事物上过分的停驻,也不会静下心来,由内的去感受事物的美。数不清的审美映像接踵而至,一瞬间充满了他的视线又一瞬间抽离,从不在他早已失去活力的内心留下一丝痕迹。都市流浪汉的审美体验在某种意义上与当代人所遵循的主流审美方式大致相同,基于当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发展,大众文化产品也在这种需求中应运而生,在力图创新的审美时代,既能满足视觉刺激又能满足感官刺激、追求新事物的快速精神消费品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了流行趋势。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其新鲜的独特魅力刺激着人体感官,拓展了人们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感受。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人身体的延伸,为人体的感官带来了更为新奇的刺激。比如,2009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利用数字虚拟技术创造了一个真实得无可挑剔的奇幻世界,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数字媒体无疑助长了大众审美文化的感官化发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