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社会,艺术与审美活动主要的目的是教化。如中国古代六艺就是为了更好地教化民众。古代中西方皆有反对娱乐化审美的倾向。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那些一味蛊惑并让人沉溺于感官享乐的诗被彻底清除,剩下的是滋养人的灵魂以培养高级情感的诗歌。古代中国有“玩物丧志”之说,其出发点也正是基于对娱乐不利的看法。当然也并非是全盘否定娱乐的正当性,中西古代都有“寓教于乐”的说法。在此,审美作为工具是正当的,但其目的仍是教化。
当今社会在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大众生活逐渐由工作和休闲两方面组成,在繁重的工作和劳动过后,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审美活动蓬勃发展,抓住了人们劳累后对身体和精神上放松的根本需求。而娱乐产品也因此在大众文化泛滥的背景下得到了广泛传播并获得了生产的动力,这也使数字媒体时代的娱乐性质达到了峰值。
“恶搞”是网络娱乐的一种常见现象。2006年,自由职业者胡戈创作的一部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了恶搞狂潮。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断拼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狠狠地恶搞了原作,在网上迅速蹿红,其下载率远远超过了原作。近年来,随着播客、微电影和短视频的迅速发展,文字、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恶搞作品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数字设备和社交网络服务进行恶搞。各大视频网站也开始组建出专门的恶搞板块用以推行恶搞风格的自制短剧、自制栏目等,其中屌丝系列作品较为突出,与之并肩的还有以快语速吐槽为主要创作风格的特色节目。恶搞作品大多通俗易懂,风格大胆幽默而不失辛辣讽刺,往往是对原有事物的解构,带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其充分的喜剧因素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让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恶搞是符合现代大众审美需求的一种网络艺术形式,但由于其本质是为娱乐大众,如果缺乏约束,也会对正常的社会舆论及价值观起到瓦解的作用,最终导致社会恶俗化。(www.daowen.com)
数字媒体自身传播特性也是造成娱乐化审美的一个推动因素,它打破了传统线性媒体文本的理性和秩序性。传统文本的阅读是理性的、有秩序的,追求意境和审美感受;而数字媒体是超文本的,是平面化的、拒绝深度的文本。所以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是充满时尚的娱乐文化而不是严肃文化,是游戏而不是思考,大众文化及数字媒体共同推动了艺术文化娱乐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