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表列武帝时所封功臣七十三人,计征匈奴功者侯二十五人,征两越朝鲜功者侯九人,匈奴、两越、朝鲜、小月氐归义降者侯三十人,以功荫者三人,以父死事南越者侯二人,绍先代封者侯一人,以丞相封者侯二人,以方术封者侯一人。表序引《诗》《书》征伐之义,明武帝开边以抚辑四夷为正义事业。
太史公曰: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①;闽越擅伐,东瓯请降②,二夷交侵③,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征⑤”,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霸西戎⑥,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⑦。
【注释】①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匈奴百约百叛,经常犯边。文帝三年、十四年、后元六年曾三次大举入侵。景帝之世“时时小入盗边”。因此武帝伐匈奴是正义的。②闽越擅伐,东瓯请降: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攻东瓯,东瓯请徙内地,居江淮间。闽越,建都今福建福州地区,西汉属国。东瓯,武帝发兵救东瓯,建都今浙江永嘉县,亦西汉属国,属国之间不得互相征伐,所以说闽越攻东瓯是擅伐。③二夷:指匈奴和南越。④功臣受封侔于祖考:大父称祖,父亲称考。这里说汉武帝征伐二夷,立功将士受封之隆可与祖先创业时相比。言外之意,武帝时战争规模可与汉初打天下时等量齐观。⑤戎狄是膺,荆荼是征:引自《诗·鲁颂·閟宫》,文略小异。膺、击。荼,读作“舒”。征,惩字之省。⑥百里:地方百里之地(依《会注考证》说)。⑦将卒以次封矣:将帅按功劳大小依次受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所列72侯,其中三分之二是因战功封侯。卒,“率”字之误。
续表1
续表2
(注一)襄城侯无龙《:索隐》云《:汉表》作“襄武侯乘龙。”按《汉书·地理志》:襄城在颍川,襄武在陇西。
续表3
(注二)龙洛侯:元朔五年韩说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有功封龙洛侯,元鼎五年坐酎金失侯,元封元年击东越有功重封为案道侯,征和二年因巫蛊案为卫太子所杀。后元六年其孙韩曾复封为龙洛候。此云征和二年封,误。
续表4
续表5
(注三)正月乙亥:疑当作“六月乙丑”,因宜冠侯高不识与煇渠侯仆多,均于元狩二年夏再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河西匈奴,立功封侯,在从骠侯赵破奴(五月封侯)之后,应在六月。参(注四)。
(注四)仆多:《汉表》作“仆朋”。又“二月乙丑”,应作“六月乙丑”,“二”为“六”之坏字而致误。参(注三)
(注五)六月乙亥:应作“七月壬午”,因下麾侯与漯阴、辉渠、河綦、常乐五侯同日封,皆在元狩二年秋,事详《卫将军骠骑列传》。
续表6
(注六)煇渠:上文仆多所封作“煇渠”,此扁訾所封亦作“煇渠”。《索隐》有两解:一引韦昭云,此“辉渠”应作“浑渠”;二引孔文祥云,“一邑分封二人”《卫将军骠骑列传·正义》云:“煇渠,表作顺梁”。录以备考。
(注七)扁訾:《索隐》云,《汉表》作“应庀”。
(注八)乌犁:《索隐》云,《汉书》作“禽犂”。
(注九)稠雕:《索隐》云,《汉书·卫青传》作“彫离”。按:辉渠、河綦、常乐三侯均封于元狩二年七月十四日壬午,《表》云“三年七月壬午”,“三”字误。三年七月无“壬午”。参(注五)。
(注十)右王:应据《汉表》正为“左王”。因元狩四年漠北大战,骠骑将军出代击匈奴,正当匈奴左贤王领地。
续表7
续表8
(注十一)龙亢:《索隐》引萧该云:“广德所封止是龙,有‘亢’者误也。”龙,鲁邑。
续表9
(注十二)谕瓯骆兵四十余万降:据《汉表》,“兵”为“民”字之误。瓯骆小族,无四十万兵。
续表10(www.daowen.com)
(注十三)北石:《索隐》云:《汉表》作“外石”,在济南。
(注十四)下郦:《索隐》云:《汉表》作“鄜”。
(注十五)左将:官名。
续表11
续表12
①此为后人所补之语。
后进好事儒者褚先生曰: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1],故复修记孝昭以来功臣侯者,编于左方[2],令后好事者得览观成败长短绝世之适,得以自戒焉。当世之君子,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以建功有土封侯,立名当世,岂不盛哉!观其持满守成之道,皆不谦让,骄蹇争权,喜扬声誉,知时不知退,终以杀身灭国。以三得之[3],及身失之,不能传功于后世,令恩德流子孙,岂不悲哉!夫龙洛侯曾为前将军[4],世俗顺善,厚重谨信,不与政事,退让爱人。其先起于晋六卿之世。有土君国以来,为王侯,子孙相承不绝,历年经世,以至于今,凡百余岁,岂可与功臣及身失之者同日而语之哉?悲夫,后世其诫之!
③博陆侯霍光:《汉书》有传。《集解》引文颖曰:“博,广;陆平,取其嘉名,无此县也。食邑北海河东。”又引臣瓒曰:“渔阳有博陆城也。”
续表1
续表2
续表3
①许中翁:《集解》曰:名舜。
②史子回:《集解》曰:名曾。
③史子叔:《集解》曰:名玄。
④史子长:《集解》曰:名高。
续表4
①赵成:《索隐》曰:《汉表》作赵长平。
②王长君:《集解》曰:名无故。
③王稚君:《集解》曰:名武。按,本表有两王稚君,非一人。
续表5
①阳平侯王稚君:《集解》云,名杰。《索隐》云,《汉表》名禁。按,初元元年三月癸卯封,六年薨。
【注释】
[1]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史记》断限太初四年,为咸表大事之终始而附记尽于武帝之末。
[2]编于左方:直行书写则云编于左方,今横行书写则云记载如下。
[3]以三得之:指上文所云“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
[4]龙洛侯:有两龙洛侯,前将军龙洛侯为韩说。韩说为弓高侯韩颓当庶孙。韩颓当为韩王信之子。韩王信为韩襄王庶孙。故下文云“其先起于晋六卿之世”。韩王信追随刘邦入关,封韩王,后徙王太原,降匈奴。其子韩颓当孝文时降汉封弓高侯。韩氏封王封侯,绵延不绝,故褚少孙引以为论。韩王信,事详《韩信卢绾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