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秦楚之际月表》,起陈涉发难,迄刘邦称帝,即公元前209—公元前202年,共八年。《太史公自序》云:“八年之间,天下三嬗,事繁变众,故详著《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表序云“五年之间,号令三嬗”,系指从秦亡至西汉统一是五年。表序重点讲楚汉相争,所以说“五年之间,号令三嬗”。三嬗,指陈涉、项羽、刘邦相继称王,政权由秦嬗楚陈涉,再由涉嬗项羽,三由项羽嬗刘邦。
《秦楚之际月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秦表,表陈涉发难,六国纷起,以接《六国年表》,秦表九栏,秦、楚、项、赵、齐、汉、燕、魏、韩,即六国加秦、项、汉三栏,共九栏。第二部分为楚表,表项羽分封十八王及楚汉相争,十八王加义帝、项羽、两栏,共二十栏。秦表以秦二世纪年,楚表以义帝纪年,示为天下共主。义帝死,第一栏留空,因项羽只号霸王,未称帝。但“政由羽出”,故于项王表中云:“西楚主伯,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汉王五年刘邦称帝,但不升为第一栏,仍载汉王表,故表名“秦楚之际月表”,名实相符。
秦楚之际,事繁变众,扰攘僭篡,运数又促,故创月表。如陈涉称王六月而死;武臣王赵,四月而亡;魏咎、田儋十月而终,皆不及一年。项梁起兵十三月而败亡,项羽继业,另起纪月。由此可见,创为月表,形势使然。秦表起陈涉,迄项羽入关,凡三年,只纪月,不纪年。楚表起项羽分封十八王,迄刘邦称帝,凡五年,纪年又纪月。在楚表中项羽及十七王纪年皆不书“元年”及“正月”。刘邦入关即书“汉元年”以承秦之灭,又书“正月”且早诸王一月以接秦王子婴之死,这是寓意汉承正统,故序云:“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但全表结构创为“秦楚之际”而不名“秦汉之际”,乃是突出陈涉、项羽灭秦功绩。《史记》十表,纪实正名,义例严密,首推此表。
表序追溯三代以来天下一统的艰难历程,分析秦楚之际“号令三嬗”的原因,得出“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的结论,具有独到的见解。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①,曰:初作难②,发于陈涉;虐戾灭秦③,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④,成于汉家⑤。五年之间,号令三嬗⑥,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⑦。
【注释】①秦楚之际:秦汉变革之间。从陈涉起义到项羽之灭,即公元前209至公元前202年之间,陈胜称楚王,项羽称西楚霸王。陈、项灭秦,号令天下,所以司马迁称这一时期为秦楚之际,而不称秦汉之际,目的是表彰陈、项灭秦功绩。②初作难:指陈涉最先发动农民起义。作难,即首唱。③虐戾灭秦:指项羽用残暴手段灭掉秦国。虐戾,即残暴,凶狠。指项羽抗秦降年,屠城,杀子婴,烧秦宫室等举动。④践:登。帝祚:帝位。⑤成于汉家:建立汉朝。⑥嬗:更换。⑦受命:接受帝王的天命。亟:急剧,快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①,摄行政事②,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③,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④,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⑤。秦起襄公,章于文、穆⑥,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⑦,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⑧。以德若彼⑨,用力如此⑩,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注释】①虞夏之兴……德洽百姓:《五帝本纪》说舜试职二十年,然后受尧禅位;禹试职十七年,然后受舜禅位。舜、禹在试职期间尽心办事,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因而获得了天命。洽,润露,恩泽施及的意思。②摄:代理。③汤武之王……修仁行义十余世:商的祖先契佐禹治水,功业著于百姓,传十三世至汤灭了夏朝而有天下。周的祖先后稷为帝尧农师,天下得其利,传十五世到了周武王,才灭殷纣而有天下。④孟津:黄河古渡口,在今河南孟州市南部,传说武王会盟诸侯处。⑤放弑:指汤放桀,武王伐纣事。⑥章:“彰”,显扬。此指秦国势力的重大发展。⑦稍:逐渐。⑧并冠带之伦:指统一六国。冠,帽子;带,腰带。系官吏与士大夫的装束。冠带之伦指东方六国华夏民族,与披发左袒的四方夷狄民族相对称。⑨若彼:指像虞、夏、汤、武那样。⑩如此:指像秦国这样。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①,堕坏名城②,销锋镝③,鉏豪桀④,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⑤,合从讨伐,轶于三代⑥,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⑦。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⑧。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⑨!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⑩
【注释】①无尺土之封:指秦行郡县制,不实行分封。②堕:通“隳”(huī),毁坏。③镝:箭头。④鉏豪杰:铲除豪强。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迁移东方六国贵族十二万户于咸阳,“鉏豪杰”指此。鉏,古锄字。⑤闾巷:闾阎街巷,这里指民间。陈胜、项羽、刘邦均起自民间。⑥轶于三代:指秦末农民起义推翻暴秦的统治,其威力之大,收功之速超过了三代。轶(yì),本义为后车超越前车,这里引申为超越,超过。⑦向秦之禁以资贤者:原来秦朝的苛法禁忌成了贤者的凭借。向,原来,从前。贤者,指刘邦。⑧无土不王:土指封地。汉代兴起,正是中国由“无土不王”走向“无土亦王”的历史变化期。⑨岂非天哉:这难道不是天意吗?综合表序全篇内容,司马迁所言之天为事势,即形势,历史潮流,正由于秦楚之际的事势变化,秦朝的种种作法替刘邦扫清了道路。但司马迁还不能透彻了解“无土亦王”的现实,也给天命留下了空间,表现了司马迁的迷茫。⑩大圣:《史记索隐》谓高祖起布衣,终于得传大位,所以称为大圣。
(注一)二世元年:《集解》,徐广曰:“壬辰”。《正义》:七月,陈涉起陈。八月,武臣起赵。九月,项梁起吴,田儋起齐,沛公初起,韩广起燕。十二月,魏咎起魏,陈王立之。二年六月,韩成起韩。项梁立之也。
(注二)陈涉入秦:《索隐》:二月,葛婴立襄强,涉之二月也。至戏。葛婴杀强。五月,周文死。六月,陈涉死。然涉起凡六月,尽二世元年十二月也。
(注三)武臣自立为赵王:《索隐》:凡四月,为李良所杀,当二世元年八月也。
续表1
(注四)项梁号武信君:《索隐》二世元年九月立,至二年九月,章邯杀梁于定陶。
(注五)齐王田儋,从弟荣,荣弟横:《索隐》:二世二年六月,章邯杀儋。儋立十月死。齐立田假。二世二年八月,田荣立儋子市为王。项羽又立市为胶东王,封田都为临淄王,安为济北王。田荣杀田市、田安,自立为王。项羽击荣,平原人杀之。田横立荣子广为王也。
(注六)沛公初起:《索隐》:凡十四月,怀王封沛公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注七)韩广自立为燕王:《索隐》:二世三年十月,使臧荼救赵,封荼为燕王,徙广封辽东王,后臧荼杀韩广。
(注八)魏王咎:《索隐》:四月,咎自陈归,立。二年六月,咎自杀。九月,弟豹自立,都平阳。后豹归汉,寻叛,韩信虏豹。
续表2
(注九)端月:《索隐》:二世二年正月也。秦讳正,故云端月。
续表3
(注十)六月:《索隐》:二世二年六月也。
(注十一)楚怀王:《索隐》:故怀王之孙名心也。项梁之起,诸侯尊为义帝,项羽徙而杀之。
(注十二)韩王成:《索隐》:韩王成立,项羽更王之,不使就封,数月杀之,立郑昌为韩王,降汉。汉封韩信为王。
续表4
续表5
续表6
续表7
(注十三)《索隐》:高祖至霸上,称元年。徐广云岁在乙未。
续表8
(注十四)分楚为四:《索隐》:西楚、衡山、临江、九江也。
(注十五)分齐为三:《索隐》:临淄、济北、胶东。
(注十六)分关中为四国:《索隐》:汉、雍、塞、翟。
(注十七)分燕为二国:《索隐》:燕、辽东也。
(注十八)义帝元年:《索隐》:项羽徙之于郴,至十月,项籍使九江王布杀义帝,汉王为举哀也。
(注十九)汉正月:《索隐》:高祖及十二诸侯受封之月。《汉书·异姓王表》云一月,故应劭云:“诸侯王始受封之月,十三王同时称一月,以非元正,故云一月。高祖十月至霸上改元,至此月汉四月。”
续表9
(注二十)张耳:《索隐》:故赵相。按:张耳先为陈涉将,后为赵相。
(注二十一)赵歇:《索隐》:赵歇前为赵王已二十六月,今徒王代之二月,故云二十七月。其胶东王市之前为齐王十九月,韩广、魏豹、韩成五人并先为王已经多月,故因旧月而数也。
(注二十二)汉二月:《索隐》:应劭云:“诸王始都国之月,十三王同时称二月。
(注二十三)韩成:《索隐》:故韩王。(www.daowen.com)
续表10
(注二十四)魏豹都平阳:《索隐》:豹从汉又叛,韩信虏之。汉四年,周苛杀豹也。
(注二十五)韩成都阳翟:《索隐》:姚氏云:“韩成是项梁所立,不与十七国封。此云十八王,并项羽所命,不细区别。”又《高纪》云项羽与成至彭城,废为侯,又杀之。是不令就国,当以阳翟为都而不之国。
续表11
续表12
续表13
续表14
续表15
续表16
续表17
续表18
(注二十六)临江王驩:《索隐》:共敖之子,汉虏之,亦在四年十二月。
续表19
续表20
(注二十七)汉王出荥阳:《集解》徐广曰:“《项羽纪》曰:王出成皋。”
续表21
续表22
(注二十八)诛籍:《索隐》:“汉诛项籍在四年十二月。”
(注二十九)汉正月:《索隐》:“汉王更号皇帝,即位于定陶也。”
续表23
(注三十)吴芮为长沙王:《索隐》:“吴芮始,改封也。”
续表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