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浮生记:中国艺术家的悲悯与热情

浮生记:中国艺术家的悲悯与热情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个来自中国南部小乡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呈现的却是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普遍的悲悯和热情。他对东南亚当代艺术和社会进展有深入研究,代表著作有《后殖民主义与精神障碍》《文化与创伤性应激障碍》《文化与焦虑障碍》等。

浮生记:中国艺术家的悲悯与热情

拜伦·古德

我和画家韦申相识于2009年,当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由我主持“中国论坛”的系列讲座,而韦申正是应邀演讲的嘉宾之一。他在会上演讲的主题是“中国艺术家群落和社会发展”,他还提出了“艺术与精神健康”的理念,引起了我的兴趣。从那时起,我持续关注韦申的艺术创作,并在2010—2014年多次到访他在北京的艺术工作室,就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了交流。我也邀请韦申到哈佛大学继续讲课和展出他的绘画,并力促他参加东南亚的艺术展览。在我看来,世界充满了人类无法忍受的痛苦。每天都有几十亿人发现自己生活在悲惨的绝望之中。该怎么办?作为社会科学家,应当对于社会苦难的历史进行研究和评价,并敦促人们把同情和实际关怀作为理解社会的核心,而韦申的绘画正是展现了这样一种境界。他摆脱了常见的当代艺术里的形式主义、距离感和冷漠感,创造出一种新的对话。在他具有挑战性和坚定性的作品中,他期待引导人们重新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世界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存在。

就我而言,我更感兴趣的是韦申“超梦想艺术”系列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人类的病态情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惊恐、忧郁、分裂、痴呆、狂躁、妄想等情感,往往成为“房间里的大象”,人们明明可以看见,却充耳不闻,闭口不谈,而韦申是少见的持续深入探讨精神心理现象的当代艺术家,这应该与他的作为精神心理学家的夫人不无关系。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传递事物的感知,而不是它们被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艺术的技巧是使物体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知的长度。因为感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必须被延长。他的表述常常是大胆的,画面造型出人意表。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他不怕被质疑、不怕被否定的精神。他的绘画在中国“原色”的基础上,体现出人类在社会架构中的变形和延续。作为一个来自中国南部小乡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呈现的却是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普遍的悲悯和热情。在研究中国最近30年来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后,他用绘画见证了完整且持续的人性传递,把和谐社会与疯狂个体之间那种微妙的心理衔接用一种宏大的群体性叙述的方式表现出来。

韦申的导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拜伦·古德(2009年)(www.daowen.com)

2015年9月10日

拜伦·古德,教授,哈佛大学医学人类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医学人类学系原系主任,东南亚问题专家,在社会应激相关障碍以及社会重建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对东南亚当代艺术和社会进展有深入研究,代表著作有《后殖民主义与精神障碍》《文化与创伤性应激障碍》《文化与焦虑障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