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院士说:“我从小与交大有缘,我的父亲早年就毕业于南洋公学(交大前身)。晚上父亲常给我讲一些大学里的故事。那时家里有很多藏书,这给我看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看小说和历史方面的书,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看书学习的习惯。在读高中时,上海交大的教授又是我们班级里的老师。正是受父亲和交大教师的影响,从小我就对上海交大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933年,吴文俊考进上海正始中学就读高中。那时,正始中学一直聘请多位上海交大的教师兼任吴文俊所在班级的数理化教师。在高中的所有课程中,吴文俊最爱好的是物理,只要是物理课他总是听得如痴如醉。教物理的交大赵贻镜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多学到一点知识,常常会讲一些比较难的物理题目,并且要他们回家去做。要解这些物理难题,光有高中时的数学基础是不够的,于是,吴文俊就开始自学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他成了班级里的“数理王子”。高中三年级时,一次物理测试,他得了满分。在过道上,他听见教物理的赵老师与交大的数学老师说:“这次考试的物理题目,其中有两道题非常难,吴文俊能够得满分,说明他的数学基础已非常扎实,这个学生在数学上的潜能无穷。”吴文俊偶然听到老师对他的评价,心里非常高兴。平时教师决不会轻易表扬他们,这对他今后数学上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www.daowen.com)
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学校经与几位交大教师商量后决定,由吴文俊同学报考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李寿义同学报考上海交大化学系,朱南铣同学报考清华大学哲学系。如这三位同学能够考上学校指定的专业,将由正始中学每年提供每人100元奖学金。后来这三位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由中学指定的高校和专业。吴老回忆说:“当时,我和朱南铣同学原来都想考物理专业,学校指定我们分别考数学和哲学专业一定有他们的道理,因为交大老师对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了解得极为透彻,再说,家庭条件又不宽裕,母亲是个家庭妇女,家里还有两个妹妹需要父亲抚养。中学能够每年给我们100元的奖学金,可谓是雪中送炭,那时的100元可是一个大数目,读交大每学期的学费才30元左右,这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正是受父亲的影响和交大老师的一路指点,吴文俊在未进交大之前就与交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