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化培养、人性化管理。在长期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古宏晨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由于成长经历的不同,都形成了各自独一无二的心智模式,也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个性化的路径依赖,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优秀潜质,移除影响其成长的关键性障碍。基于上述认识,古宏晨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专业特长及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力求因材施教。对于每一个指导的学生,入学开始不出数月,他总能深入地掌握学生在“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上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且像做科研课题一样,探索最佳的方式,在后续的实践中逐步提升学生的素养。他秉承“爱为根本,严中有爱”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做朋友,分享学生的喜悦,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在教育方式上,他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引导鼓励还是建议批评,是踩油门加压还是刹车减压,他总能灵活对待。他领衔的纳米中心团队设置了很多科研方面及助管方面的奖项,激励为团队做出贡献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及锐意进取的精神,使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
以课题组为实践的雏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服务意识。多年来,古宏晨与徐宏研究员以及其他几位青年老师形成了一个7~8人稳定的教师队伍,带领三十余位研究生组成了三四十人的团队。古宏晨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课题组虽然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学生将自己几年宝贵的时间和我们的老师连接了起来,老师就有责任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只要老师们意识到位,课题组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成为育人的环节。
纳米中心在古宏晨的倡导下,长期以来将课题组的实验室管理作为育人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服务意识。纳米中心的实验室主任辅导学生自主地建立规章制度及流程,而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对出现的问题集中讨论解决,逐步完善优化,使实验室良性运转,更加优质高效地为团队服务。纳米中心团队的每一台大型仪器都有专门的学生竞争上岗负责管理,每个人都是管理员,每个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学生在助管岗位上学会了如何通过民主的程序制定规则,学会了如何对待不同意见、如何处理违规者和不同的人沟通、如何建设性地参与一个集体的决策。在这里,老师成了真正的辅导者,而不是包办者,这样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学生打造为一个个有责任心、有同理心、善于表达自身又能够倾听他人想法的心智更加健全的高级人才。(www.daowen.com)
大小组会相互配合、科研思政双管齐下。在古宏晨的倡导下,纳米中心团队除了根据课题方向召开日常的小组会以外,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师生参加的大组会,这成为纳米中心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在大组会上持续地通过具体的每一个议题巩固整个课题组倡导的“以问题为中心”的科研理念、“睿智、勤奋、创新”的奋斗精神、“有责任、有担当、善协作”的团队意识。大组会上,2015年“校长奖”获得者马勇杰老师在团队中充当了思政教师的身份。每月一次的“马老师分享”,以人生感悟为内容,为大家提供“心灵鸡汤”,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人生目标,提供精神上的激励与帮助。大组会创造了“First author presentation”(第一作者发言)的形式,发表了论文的学生现身说法,不仅介绍文章的成果发现,还剖析当初如何确定选题、科研过程中有何得失、文章撰写及投稿修改过程中获得的启迪等,通讯作者的老师为学生进行精到的讲解和评述,让每一篇文章的发表都成为课题组“以问题为中心”的科研理念的生动教案。在大组会上,鼓励学生主动根据自己分管的实验室工作,发表管理要求、提出管理措施、褒扬优秀客户、纠正不良行为,通过这些具体行为引导培养学生“有责任、有担当、善协作”的团队精神。
每周多次的小组会,以课题为单位,专门探讨学术问题,古宏晨带领PI们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及时排解学生在课题上的困难。在这个团队里,古宏晨鼓励学生大胆地和老师平等讨论,在追求真理的科学道路上,尤其注意保护学生身上萌发的稚嫩的创新之苗,教会他们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用老师们自身“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态度、对纳税人资金的珍视、对民众健康的关怀感染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