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涵养能力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涵养能力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要退”,是延安退耕还林取得大好局面的重要原因。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实施还大大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延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提高,区域年均降雨量增加;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较前提高20%多,入黄泥沙和沙尘天气减少;更重要的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和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到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779.46万亩,林草覆盖率比退耕还林前提高了14%。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涵养能力

如今的延安退耕还林,已经不是“要我退”,而是“我要退”。一项对全市退耕农户的普查结果显示:全市92.4%的退耕农户为稳固户。“我要退”,是延安退耕还林取得大好局面的重要原因。

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实施还大大改变了农民生活方式,也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延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提高,区域年均降雨量增加;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较前提高20%多,入黄泥沙和沙尘天气减少;更重要的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和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传统生产方式逐步被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代替。与1998年相比,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了400多万亩,但农民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退耕前的水平。延安还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等六大主体工程。到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779.46万亩,林草覆盖率比退耕还林前提高了14%。同时,有1.7万户4万多人走出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深沟。(参见2007年7月24日《华商报》,文章题目《大山披上“被子” 群众挣来“票子”》,记者杨德合)

我们在考察延安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资源时,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形势,从当今的生态建设入手,从中发掘当年生存与当今生态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的关系,进而深入发掘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革命与建设的关系、“绿色”与“红色”的关系,这绝对应该成为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当代演绎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个内容有着现时的国内和国际背景,能够凸显中国的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执政为民,正在着力于谋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中国与世界相和谐的新目标。我们不能掩盖历史事实,新中国成立之后若干年来的“艰苦奋斗”,由于脱离了具体的时代与环境而导致异大于同;而改革开放之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人们为了环保所做的种种努力,才是延安精神的发扬与继承。因为延安精神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共产党人仍是凭着这种精神,找到了历史足迹与未来步伐之间的连接点。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4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群众利益和群众愿望想问题、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作决策、干工作,事事想着群众,处处为了群众,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益,为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多办好事、多办实事。(www.daowen.com)

事实上,从发展过程来讲,无论是南泥湾精神还是延安精神,都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和结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所以变得特别重要,是由我们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

我们特别应该看到,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意识形态、政策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适应了今日世界形势与人类社会的变迁,为各种新事物的出现创造了较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这都是政治进步的标志,是政治文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将过去的红色文化变为当代的红色文明,让它作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直接对现实产生作用。

(本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参考了2005年12期《中国水利》中的黄自强、周月鲁等人的文章,特此加以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