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文化软实力的浓墨重彩

陕西文化软实力的浓墨重彩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的出版为整个陕西的文化艺术事业,为提高陕西文化软实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审视这套丛书,既有针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重大现实问题的探讨,又有对陕西革命历史文化、艺术基础理论、陕西民间文化乃至西北戏曲文化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陕西文化软实力的浓墨重彩

丁科民

作为陕西唯一的省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研究机构——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落实陕西文化强省战略的成果,组织编写的新一辑《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科研丛书》隆重出版了,这是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一件喜事,也是陕西艺术科研事业的一件盛事。它的出版为整个陕西的文化艺术事业,为提高陕西文化软实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是陕西省文化厅主管的直属事业单位,现有编制51人,高级职称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三五”人才1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内设机构和研究范围由原来单一的戏曲剧目整理拓展到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非遗保护等多个领域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创作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戏剧、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完成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重点课题13项,国家西部课题4项,文化部重点课题5项,省级课题8项。到2012年底,全所共出版学术著作133部,约3235万字;发表学术论文2350多篇,约1300余万字;完成调研课题70多项,调研报告约500余万字,获奖成果达350多项;承办、主办、举办各类大型学术活动70多次,承担在研国家、省部级课题10个。创作秦腔歌剧京剧豫剧话剧等剧目40多台;出版美术、书法作品集30余册,展出、发表作品千余幅;出版长篇小说、纪实文学、长篇报告文学、诗集近20部。建成了300平方米的古籍陈列室;研究整理明、清、民国秦腔等10余个剧种剧目手抄本万余册;出版《陕西传统剧目汇编》近百集收录近千个剧目。

近年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促进陕西社会文化发展为宗旨,以为省委、省政府文化决策服务为己任,以为陕西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为职责,紧密联系陕西实际,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大力整合科研资源,将重点转移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陕西文化强省伟大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及实践问题上来,以艺术基础理论、文化发展战略、民族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突破口,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完成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时代精神强烈、学术观点新颖、研究难度较大的国家及陕西省重点一般课题;负责申报的“西安鼓乐”项目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填补了陕西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白。参与主持的“秦腔艺术展”、参与建设的秦腔博物馆,得到了各方的好评。2009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西安鼓乐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艺术研究所则入选申报先进单位。

这次新推出的《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科研丛书》,就是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近年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这套丛书共包括已完成的国家课题《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当代演绎》《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陕西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陕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陕西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原始图腾与民间美术研究》;《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中国秦腔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西北地方戏曲发展论坛论文集》《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陕西戏曲音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以及《陕西文化发展探微》《秦腔问“道”》等九部著作。(www.daowen.com)

审视这套丛书,既有针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重大现实问题的探讨,又有对陕西革命历史文化、艺术基础理论、陕西民间文化乃至西北戏曲文化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当代演绎》对延安红色革命文化与人文历史、社会心理、文化生态以及今天年轻人的审美需求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探究了当今历史条件下,挖掘利用整合红色革命资源的途径,为陕西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对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延安新秧歌与传统秧歌的关系,“鲁艺”与延安新秧歌运动、延安新秧歌的普及与发展、党和边区政府对新秧歌的重视支持、秧歌剧对秧歌这一民族文化形式的独特创造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为党在新时期内文艺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为陕西新时期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历史的参照。《陕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则站在历史与全国的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构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对策与措施、未来发展蓝图、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既有理论阐述,又有现状分析,还有发展趋势的预测,填补了陕西乃至全国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原始图腾与民间美术研究》站在文化人类学角度,对黄河流域原始群体发源地域和部落图腾及图腾文化对传统民间美术、民俗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历史体系化的梳理、系统化研究,对传统民间美术经典纹饰的起源、成因、美学风格、时代特征、发展规律开展了全方位探索,回答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基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将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血脉、非遗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西北地方戏曲发展论坛论文集》《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中国秦腔高层论坛论文集》《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陕西戏曲音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凝结了陕西、西北乃至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对中国戏曲渊源、生态环境、文化内涵、美学品格人文精神剧本创作、表演艺术、唱腔音乐、舞台美术的创新理论成果,凝结了他们对戏曲形态的多元化、中国戏曲发展趋势等问题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它们的出版将为陕西戏曲的革新、探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陕西传统戏曲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陕西文化发展探微》为作者近年来在陕西文化现状与发展方面所进行的调研与思考,展示出关注现实、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秦腔问“道”》对秦腔传统经典剧目进行了新的文化阐释,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文风,在探索传统剧目创作对当下创作的警示意义的同时,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新的启示。

总之,新一辑《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科研丛书》,代表着陕西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凝聚着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当然也不乏睿智与理论探索的锐气和胆识。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将对夯实陕西文化艺术理论基础、指导陕西文化艺术实践、促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艺术科学作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的三大科学之一,在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在塑造国民文化人格和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品格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同仁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青灯黄卷,恪守学人的职业品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于陕西这座树大根深的文化资源宝库,在不断夯实文化学术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的学术人格。

如果说文艺创作是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创作过程,而且感性较强并可以一朝成名,那么理论研究则是理性较强的理论逻辑思辨过程,大多数时候默默无闻;如果说创作是一项耐得住寂寞的愚人事业,那么理论研究则更是寂寞而且清贫的愚者所为。正因为如此,我为理论家们的甘守清贫、甘于寂寞而敬佩,也为他们付出努力取得的成果而欣慰。

是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