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因为学校人口比较密集,多数是一些青少年,他们的防火意识较差,好奇心强,加上自制力差,容易违反学校规定,喜欢偷偷摸摸地做一些小动作,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火灾。
学校发生火灾的场所主要有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和校园内的树林草坪。产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使用明火不慎和电气火灾以及违反操作规定引起的火灾。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违章点蜡烛:一般的学校都有规定,学生宿舍晚上都统一断电熄灯,但个别学生在熄灯后违章点蜡烛看书。如2000年5月8日晚11时30分左右,某校女生楼的302室一名同学,晚上熄灯后在床铺上点蜡烛看书,结果,因疲劳睡着了,烛火引燃蚊帐造成火灾。
违章点蚊香:点燃的蚊香也有700℃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纸张燃点为130℃,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燃烧。
违章吸烟:大家都知道,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为700~800℃,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到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会引起火灾。尽管学校明文规定不得吸烟,但是一些学生还是偷偷地吸烟而导致发生火灾。例如,2001年3月12日上午9时左右,某高校13号男生楼402室发生火灾。经调查,原因是烟头引起的,系该室一名男同学7时40分起床后,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半,发现上课时间快到了,便把吸了一半的烟放在床头的架子上,去卫生间洗漱后,关门就上课,忘了点燃的烟头还在床头,结果烟头掉在被子上,历经一定时间的荫燃后,点燃被子引起了火灾。因此,学生在宿舍、教室、试验室、图书馆、防火重点部位及其他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
违章使用灶具:个别学生图省事、方便,使用煤油炉或酒精炉进行简单的做饭。酒精炉,特别是酒精(乙醇),它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液体,其闪点为12.78℃,最易引燃浓度为7.1%,如使用不当最易引起火灾事故。
违章烧废物:有的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等可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
树林草坪违章用火:如在树林草坪吸烟、玩火、野炊、烧荒,都能引发火灾。因树林地下有较多落叶、松籽球和枯草,冬季草坪枯萎,特别是天气干燥,一遇火种,极易引发火灾,如2002年3月19日,某高校新校区树林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近6.7公顷。
(2)电气火灾(www.daowen.com)
电气火灾,除少数是设备上的原因外,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如下:
违章用电:学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吹风、电热水瓶等,使供电线路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如2001年9月10日,某校5号男生楼403室一名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热水瓶,插上电源插头后,电源线拖在被子上,这时有同学找他有事,人就离开了宿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宿舍往窗外冒烟,原因系线路超负荷,线路发热,绝缘层熔化,造成线路短路起火,低燃点的被子靠近线路,助长了燃烧。
违章加粗保险丝或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会造成线路超负荷,短路时不能熔断引起线路燃烧;违章乱拉乱接电线,容易损伤线路绝缘层,引起线路短路和触电事故。因此,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在学生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加粗保险丝、乱拉乱接等违章用电,避免火灾的发生。
使用电器不当: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也能引起燃烧;过于自信使用电器也能引起火灾。如使用交直流两用不带交流开关的录音机,总以为录音机开关已关,实质上交流还在工作,长时间电源变压器在工作,使变压器的绝缘下减,变压器聚热引起燃烧。
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也可能会引起火灾。例如某学生使用电吹风时,突然停电,电源插头未拔,就离开宿舍,来电时又没有回宿舍,电吹风较长时间工作,引起火灾。因此,学生在电器使用完毕或停电时,都必须关断电源。
(3)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学生在实验中用火、用电、用危险物品时,若违反规程规定,也能引起火灾。如有电感的实验设备在使用时用物品覆盖在散热孔上,使设备聚热,导致设备燃烧;用火时,周围的可燃物未清理完,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化学实验时,将相互抵触的化学试剂混在一起,试验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也能引起火灾事故。特别是不按操作规程的实验,极易发生火灾事故,例如,1999年11月30日某校研究室里,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用可燃溶剂清洗后未及时晾干,就放进烘箱,同时烘箱的排风分流未开,使可燃溶剂到达爆炸极限而爆炸,加上周围又有许多的可燃试剂,爆炸后又引起燃烧,其根本原因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果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就不可能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有些学校的有些领导对消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是心存侥幸,在消防设施上不愿意投入,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不能即时扑救,容易造成大灾。
易发生火灾的时间多为夜晚或周末,通常发生在人去室空的时候,由烟头或其他易燃物引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