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及实证研究: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及实证研究: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将“职业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内。(三)依托职教园区,努力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强失地农民劳动实用技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失地农民劳动谋生和经济创收的能力。职教园区内各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相关技能人才,使失地农民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好地劳动创收、安稳致富。

职教园区建设模式及实证研究: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失地农民大部分是20~59岁的劳动者,他们的就业社会保障问题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关键。政府应针对失地农民的特点制订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积极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咨询、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考虑到失地农民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征地补偿金,政府可提供配套资金或补助资金,并提供相应创业培训和项目支持,支持被征地农民上岗就业、自主择业和自我创业。

(一)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缓解失地农民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各地要把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放在重要位置,要把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劳动就业培训体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据分析,年产值300万~1000万元的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增长需求弹性较高,能够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这些企业对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不是特别高,很多失地农民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另外,拓展劳务输出,实施失地农民“走出去”战略,将本地区的剩余失地农民劳动力集中培训后输送到其他有劳务用工缺口的城市,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制造业发达的地区。

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介绍被征地农民就业、组织外出务工和劳务派遣。鼓励用地单位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安排被征地农民,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被征地农民进城创办民营企业的,可享受城市失业人员创办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对招收被征地农民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可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

(二)加大就业技能培训投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技能缺乏的后顾之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将“职业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内。1994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TVET”的说法,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融合在了一起。2012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为主题,提出培养技能,促进农村变革,促进农民转型。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之下,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地方产业、行业部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失地农民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由此可以看出,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应将失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虑在内。(www.daowen.com)

政府可利用征地补偿费用的一部分,设立失地农民就业扶持基金,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建立城乡统筹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制,完善“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再就业培训机制。成立失地农民劳动就业指导与培训部门,帮助具有不同特点和文化程度的失地农民选择合适的职业,形成“择业—培训—上岗”的失地农民就业模式,帮助失地农民更好地劳动创收。失地农民也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再就业培训的时间及地点,充分发挥其再就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依托职教园区,努力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

加强失地农民劳动实用技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失地农民劳动谋生和经济创收的能力。根据劳务市场需求,结合本地区失地农民特点,兼顾各个从业类别,挖掘新的培训领域和空间,开设知识含量高、就业岗位紧缺、创收前景广阔的培训课题,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质量。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可采取适当补助的方式,组织安排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失地农民进入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2~3年的学历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拥有劳动谋生的技能和资质,能够靠自己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自主择业。职教园区内各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相关技能人才,使失地农民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好地劳动创收、安稳致富。

渭南职教园区目前已入驻的职业学校中,专业设置有畜牧兽医园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烹饪、家电维修等。由于失地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而导致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可以发挥上述职业学校在专业培训方面的优势作用,对农民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费用上,在兼顾农民个人承受力的同时,可以采取政府、学校、个人共同承担的原则。同时可引入相关培训机构参与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调动失地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就业及再就业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