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为其效能之一,职教园区的建设打破了原来分散办学的困境,实现了资源在规模上和空间上的集聚;其次,职业园区可以通过培养人才来达到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这一效能是由职业教育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下面将从上述这两大效能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
职业教育是否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只有在地方经济的引领下、职业教育体系的协同下职业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因此,建立专门的动态机制,及时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很有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研究,如果对其把控不够准确,定然会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出现偏差,进而导致职业教育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减弱。要想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建设在发展中求变,在求变中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任务依旧任重道远。借鉴国外的经验成果,想要达到内外供需的结构平衡,必须从源头上抓住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要从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将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物质消耗逐步转向依靠科技、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劳动者素质上来。只有了解产业结构的转变方向,才能更好地进行办学定位,构建与产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供需衔接的终极目标。
2.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以缓解供需矛盾
企业的转型升级为校企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经济转型前,我国企业的用工结构多属劳动密集型,对普通员工的数量需求较大,对从业资格要求较低,其应聘者多为农民工,培训2周左右即可进行流水线操作,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不大;转型后,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事产业链两端的岗位,职业学校的学生因而具有了较大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最好的人力资源后备军。根据加里·贝克尔的理论,只有当企业特殊技能只对企业自身有价值且处于特殊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时,企业才愿意与学校共同承担培训的成本。针对这个利益平衡点,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企业联合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的人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生产的真实情景中,尽快了解职场工作环境,加强对职业的初步认识,进而加强学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此外,学校要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只有教师的科研能力与企业的科研水平旗鼓相当或者更强,与企业合作时学校才有话语权。安排部分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不仅可以暂时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空缺的问题,而且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丰富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的技能要求实现同步更新。
3.优化职教集团桥梁作用,发挥行业企业的引领作用
职教集团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融通、共享,这正好切合了职教园区的共享理念。职教园区与企业共建职教集团为其良好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制度化平台。同时,职教集团的建设有利于打破园区内各个院校间的壁垒,为园区的共享体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份组建了5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了近600家科研机构、1000多家行业协会、10000多家企业、80%的高职校和50%的中职校。[29]
因此,要以利益链、教学链、产业链为主线,加快职教园区内的中高职学校职教集团的建设,不断地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对接和工学结合,进而拓展职教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各个主体如院校、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为推进政校分开、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等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职教集团建设过程中要及时根据职教园区发展现状,因地制宜,以便更好地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www.daowen.com)
4.加强对专业的调研与论证工作
职教园区内的院校大多存在专业重复设置或者专业陈旧等问题。以温岭职教园区为例,园区内各学校的专业重复度很高,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设有数控、机电、汽修、财会、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由于各校争夺师资,导致各个学校重复专业无法做强,发展难有特色。同时,由于园区内公共实训基地中心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各个学校又自添设备,造成设施重复建设及资源的浪费。[30]针对专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园区在各校入园前要提前做好统计工作,加强对各校专业的调研工作,并对重复专业的任职教师进行考核,为后期专业整合提供一定的依据。对于专业陈旧的问题,可以加强市场调研,决定能否将其转化为产业链上的相关专业,否则,考虑将其撤销。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对于撤销专业的师资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园区内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论证,根据新兴产业对于新设岗位的需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群,不断丰富专业建设,对于新增专业的师资问题,可以通过联合企业以及人才招聘加以解决。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大工程,它开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课程改革,这主要体现在:教材强调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的融合,注重学生发展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关联,在课程的多样性、理论知识的安排上更注重比例的设置。职教园区内的院校要注重课程的研发与改革,结合教学经验、市场需求及学生层次等,聘请专家、一线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参与课程的研发与设计,提高院内学校的整体实力,借助这样一个高端的研发和改革平台,实现招生、办学、学生就业实力的提升。
(二)加强城市空间规划的优化建设
为了实现城园规划的最优化,要同时抓住园区内部和外部的发展主线,即不仅要增强建设内部发展动力机制,还要加强外部资源建设。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将优化效果发挥到极致。
1.加强内部发展动力机制
在园区建设初期,为吸引更多潜在的企业及人才,增强园区内在的发展驱动力,园区必须根据区域产业类型,制定出合理的园区规划方案,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便捷的生活空间设计、便利的城市交通路线规划,以及更好地服务企业、个人的园区建设方案等。
2.加强对外部资源的建设,增强其对园区的带动作用
外部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的集群、区域发展的前景等。由于现存的大多数园区过多地依赖本区域的资源,加之政府的政策驱动力不足、产业化结构的规划不合理等,使得园区的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吸引力。因此在职教园区外部吸引力的建设方面,政府要加强政策的扶持及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努力优化产业结构与教育的配适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