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成果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较强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的高水平学生工作队伍,积极发挥其引领和模范示范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因为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大数据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内容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方向。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最关键的还是学生工作者。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成果

工作队伍是工作方式载体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导和事务管理的骨干力量,是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手段。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较强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的高水平学生工作队伍,积极发挥其引领和模范示范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坚决克服故步自封、原地踏步、小成即满的思想,树立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尽快地融入适应转型升级。

(一)创新学生工作队伍选拔、培养、评价机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具备计算机或数据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工作队伍中也是如此,这就为学生工作队伍的选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满足基本的选拔标准,学生工作队伍的构成还应该更加多元化,要吸引更多具有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到学生工作队伍中,更加提倡学生工作者要具备宽口径的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能力,将个人的专业背景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融合。

但就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人才结构来看,要想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支既精通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具有大数据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队伍非常困难。在这场由大数据带来的教育变革中,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资源的缺乏,而是教师队伍没有意识到教育界将“重新洗牌”已成为必然,还在沿着旧路线前进。因此,要想让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水平。除了进行传统的时事政治、价值观念、理论素养等培训,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遇到的新技术、新手段,接触的新思想、新理念,进行大数据、统计学、数据挖掘、网络技术等专题培训,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工作研讨和经验交流,让学生工作者在思想上认识、认可并认同大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数据处理等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

在对学生工作者进行评价时,也要在新形势下丰富评价维度,完善评价机制。因为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大数据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内容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在原有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增添数据素养维度,着重考查学生工作者运用大数据的思想、理念和技术手段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在对二级学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系统进行评价时,也要考察其对数据素养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大数据与学生工作相融合的工作力度。对于在数据运用方面的优秀组织和个人,学校在评奖评优方面要适当倾斜或给予单项奖励。高校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学生工作者和相关部门进行激励,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和素养。

(二)强化学生工作队伍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任何个人和组织,只要能科学使用大数据,让其为生产生活服务,都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并增强竞争力,高校学生工作也是如此。通过对学生各方面数据的收集、存储、挖掘、分析,并用分析结果科学指导下一步工作,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最关键的还是学生工作者。学生工作者要在思想和知识技能上都做好充分准备,对待大数据要做到“要用”“能用”和“会用”,不断提高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

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数据意识指的是思想层面,是一种可以认识到数据能产生重大价值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目前我国匮乏的不是数据来源,缺乏的也不是采集技术和手段,缺失的是一种大数据意识,一种充分收集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挖掘利用数据的超前思想。(www.daowen.com)

对高校学生工作者来说,要想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优势,必须要提升数据意识。学生工作者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大数据给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的价值,认同大数据在学生工作领域的应用能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培养质量,同时意识到若对数据的管理和使用不善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和灾难,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数据进行全面合理的收集。

数据素养是一种能力,一种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信息素养。因为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普及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利用其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信息内容的基本单元越来越受到重视,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数据的重大作用和巨大影响力,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面临着数据驱动创新的严峻挑战。在大家都能熟练使用网络和驾驭移动智能终端的情况下,谁会用数据、用好数据,谁就掌握了信息素养竞争的主动权和先机。数据素养要求学生工作者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如对数据保持足够的敏感性;能够理解教育系统所产生数据的意义;能够与数据专家沟通交流、传达需求,从而挖掘出数据的价值;认识到数据的局限性,合理使用数据等。

可能有人认为,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与各种计算机技术和软硬件相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的更加成熟,大数据一定会向友好、人机交互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技术不再是阻碍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障碍,而大数据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非技术因素。《纽约时报》早在大数据浪潮兴起之前就明确指出“直觉与大数据同样重要”“数据算法要靠人类掌舵”。在教育领域,学生工作者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的直接参与者,比任何其他人员都更加了解教育系统的运行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具备足够的数据意识和优质的数据素养,他们就能够慧眼识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与数据领域和信息挖掘领域的专家对话合作,让大数据的先进技术真正在教育领域得以运用,将分析结果转化为英明的教育决策和对教育形式与环节的不断改进。例如,通过对近几年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成果等的汇总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的大体情况,总结出其关注点和兴趣爱好的变化规律,从而站在学生的视角为其提供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拓展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基地,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参与度和受益面;为了清晰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科研、生活、娱乐等不同方面的需求,可以记录、汇总、分析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检索和借阅信息,通过对不同类别书籍借阅量的分析,甚至能得出一个学生的性格、视野、业余爱好等更深层次的信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喜好和不同需求,为其推荐符合其兴趣的书籍,通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来增强教育效果。如果学生工作者对数据没有足够的敏感度,意识不到这些数据可能会与学生的哪些行为或思想活动产生关联,这些数据只会是纸上冰冷的文字,不会产生任何价值,由此可见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的重要性。

但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不是可以落实到纸上、有标准答案的知识点,它是一种能力,需要学生工作者通过工作实践、学习交流和培训等途径不断感悟和提升。

(三)转变学生工作队伍思维方式

传统的学生工作往往是经验式的,学生工作者凭借个人经验、直觉和感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往往看重的是定性分析,而忽略了对量的考量。学生工作者认为重要的教育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未必真的那么重要,真正对学生起作用的影响因素在学生工作者眼中可能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改变已经不再适用,常识有时会对人们的判断造成困扰。

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仅仅依靠定性分析已不再适用,而要关注那些可量化的维度,重视定量分析。大数据时代学生工作者要摆脱单凭个人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的方式,通过收集多维度、立体式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将数据展现出来的客观、科学的一面与学生工作者对工作的深刻思考和理解相融合。思维方式也要突破基于经验假设的论证、调查和访谈,思维路径从自上而下的演绎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归纳,以客观真实的素材和数据为支撑,将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需求和表现量化,使学生工作中许多潜藏的规律浮出水面,探寻真正起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对学生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