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认知度偏低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社会工作认知度”,有四篇相关文章对市民群体、学生群体和社会工作专业高校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四篇文章的整合分析,笔者发现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认知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
第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社会工作不太了解,在此之前没怎么听说过;少部分被调查者对社会工作有一些了解,但也仅仅停留在自我认识层面,简单地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义工画等号;没有人认为自己对社会工作很了解。[9]
第二,绝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缺乏了解,他们大多是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只有小部分学生的第一志愿是社会工作。
第三,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感偏弱,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没有信心,缺乏认同感,对最终的学业结果持有疑虑。[10]
无论从公众视角还是专业视角,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较为缓慢,民间对其了解较少,专业上学生对其缺乏信心,这些问题更容易成为学校社会工作嵌入过程中的障碍。[11]
2.社会工作培养方案的滞后性(www.daowen.com)
笔者通过对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深圳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其培养方案包含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四大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必修课程是以心理学概论、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等为代表的课程,而学校社会工作被归入专业选修课程之中,但是除首都师范大学将学校社会工作纳入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外,学校社会工作很难从20多门选修课程中被选中。
虽然,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学科和实务分支之一,适用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和相关技巧,但是因其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学校社会工作的特殊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日益重要,但是培养方案从目前来看尚未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将造成学校社会工作在嵌入过程中,专业性会有所欠缺,因此应该提高学校社会工作在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职业化和制度化的冲突
相较于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更为缓慢,已知的有一定规模的就是“上海经验”和“深圳模式”,到目前为止仍然在探索中前进;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一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党委系统为主、行政为辅,学生工作者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体制;另外,从深层次来看,社会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体制外的产物,而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则是体制内产物,由外入内难免会遇到阻碍。
同时,学校社会工作的内容也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存在交叉,例如小组工作和社团活动、心理咨询和个案辅导等,这样一来社会工作的嵌入就会与原来工作体制产生冲突,如何平衡这些关系,实现职业和制度的共融共生,是嵌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三)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
内容上的冲突容易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就是导致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这种角色困境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高校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角色会与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有所重合,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会导致在角色转换的时候力不从心,怀疑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是服务对象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带来的角色困境,高校学生适应了师生关系,虽然在原则上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但在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背景下,教师工作者仍处于主导地位,然而这种关系对学校社会工作者来说,是违背其价值理念的,因此如何定位学生带给的角色,是师生、朋友,还是其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