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所主张的削藩无疑是景帝一朝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在提到这件事之前,我们有必要再了解下那些在地方上掌握着实权的刘启的叔伯兄弟们。
刘邦当皇帝之初分封的七个异姓的诸侯,经过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干掉了六个。到了汉文帝驾崩那年,第五任吴王吴著薨掉后,异姓的诸侯才算是死绝了。这时,天底下的诸侯终于都是他们刘家的了。而刘启即位的时候,全国的诸侯大概有二十二个之多,分别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衡山王刘勃、齐王刘将闾、城阳王刘喜、济北王刘志、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淮南王刘安、燕王刘嘉、赵王刘遂、河间王刘德、广川王刘彭祖、庐江王刘赐、梁王刘武、临江王刘阏于、汝南王刘非、淮阳王刘余、代王刘恭、长沙王刘发。
在这些人里面,刘濞、刘嘉是刘启的长辈。刘戊、刘勃、刘将闾、刘志、刘辟光、刘贤、刘卬、刘雄渠、刘安、刘遂、刘赐、刘武是刘启的同辈。刘喜、刘德、刘彭祖、刘阏于、刘非、刘余、刘发、刘恭是刘启的子侄辈。
但认真数起来,其中只有梁王刘武是刘启的亲兄弟。刘德、刘彭祖、刘阏于、刘非、刘余、刘发是刘启的儿子。其他的诸侯虽然也姓刘,但只能算是刘启的旁亲。而后来的事情就如贾谊当年所担心的一样,诸侯会不会造反,只在于他的地盘够不够大、实力够不够强,跟他姓不姓刘没有关系。
在这些诸侯里面,我们要重点提到的就是当时诸侯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刘濞是刘邦的二哥刘喜的儿子,他的吴王相当于是捡来的。当年英布叛乱杀死了荆王刘贾,刘贾没有儿子,刘邦平叛后不能把偌大的地方放着不管,要知道这里可是有三个郡、五十三座城、方圆千里的地方。刘邦想来想去,决定把荆改称吴,在自己子侄辈的人里排排坐分果果,要挑选一个年纪大的来管理吴国,这一排就排到了刘濞的头上。
传说刘邦以前并没有关注过刘濞这个人,下了诏令以后才认真去看他。这一看不要紧,刘邦就发现刘濞有反相,然后心里后悔了。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诏令都下了,他也不好意思再撤回来,刘邦只能抚摸着刘濞的背告诫他:“五十年后,东南方可能有人作乱,不会是你小子吧?你跟老子可是一家人,不要乱来哦。”刘濞赶紧跪伏在地,连称不敢不敢。
这其实是个似是而非的故事。这个故事前半段是有可能的,参照当年韩信当上大将军的过程可以看出,刘邦这人在封侯拜将这种别人眼里的大事上一向比较随意,但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又是不可能的,如果刘邦能预见刘濞会反,那他肯定会改换其他人选,甚至会暗中把刘濞杀了。前面多次提到过了,这就是为什么刘邦一直在致力于铲除异姓的诸侯,因为以刘邦决绝的性格来看,他不会在给子孙留下基业的同时顺带留下可以预见的隐患(虽然他给同姓封王的做法在后世看来也未必可取)。所以,这大概是后人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依照后世的事实嫁接上一段人为想象所造成的结果。这种事情在史书上比比皆是,比如刘邦当年斩那条大白蛇。斩蛇的事情应该是有的,但之后的那个一脸倒霉相的老太婆明显就是后来人为加上去的。如果刘邦后来没有成功,没有成为汉朝的开国君主,那老太婆就没有出场的必要,可能就不会出现在后世的史书上了。
当了吴王之后,刘濞的日子过得应该还算可以。吴国那个地方山高皇帝远的,当年秦始皇的强权都没法儿管理到那个地方,现在国家到了主张休养生息的刘家皇帝手里,刘濞自己在吴国还不是想干啥就干啥。(www.daowen.com)
当然,这个时候的刘濞还是相当安分的,没敢主动给政府添乱,可到了刘恒做皇帝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吴国之间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先是刘濞派遣自己的太子入朝去觐见新皇帝,没想到自己的太子被新皇帝的太子刘启在棋台上给秒杀了,事后刘恒派人把吴国太子的尸体送回吴国安葬。知道了事情原委的刘濞这时候表现得非常愤怒,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思维,中年丧子毕竟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至少要来个伏尸痛哭,仰天惨呼“我的儿呀”之类的,等心情稍微平复之后再讨论善后和对肇事者的惩罚。可刘濞当时简直是出奇的愤怒,扬言“都是一家人,在长安死了就埋在长安算了,拉回来做什么”,直接派人把自己儿子的尸体和皇帝派来的人赶回了长安。
大概在此之后,刘濞就开始大肆收罗各地的杀人犯、流窜犯和不法之徒,为将来做打算。刘濞还在吴国宣布:“不管你在别的地方犯的是什么罪,只要你到吴国来,我刘濞都可以既往不咎,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
估计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刘濞便有了报仇的心理,该去朝见皇帝的时候,他就说自己病了,经不得路途颠簸,没法儿去见皇帝。刘恒当时对刘濞并没有警觉,加上自己的儿子杀了人家的儿子,刘恒心里感到愧疚没办法面对刘濞,既然他不愿意来,干脆就以刘濞年纪大了为借口,让他以后都不用到长安来了,看起来是照顾他,其实是省得两人见面尴尬。
到了后来,经济学上的半文盲刘恒废除了盗铸钱令,这让刘濞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吴国一面靠山,一面临海,开山得钱,煮海得盐,盐铁在哪个朝代都是暴利行业,在刘濞这里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刘濞很快就富得流油。加上朝廷免除了税收,手头极为宽裕的刘濞又经常对吴国的百姓进行赏赐和慰问,让刘濞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可以想象,一个既有钱,又得人心的诸侯心里对皇帝始终抱有怨恨,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双方的关系在刘恒做皇帝的时候还好,因为刘恒向来都是以软刀子杀人,极少直接和对方硬碰硬,他后来也没有再去刺激刘濞敏感的神经。可刘启当了皇帝,情况就不一样了,刘濞一听到杀子仇人刘启的名字就会目露凶光、咬牙切齿,恨不得扑上去咬下刘启的一块肉来报当年的杀子之仇。但刘濞知道,他的对手不是普通人,而是皇帝,这个人的实力比自己强,地位比自己高,如果自己就这么冒冒失失地冲上去,肯定会落得个谋反的罪名,本就不占天时地利的自己再丢了人和,那是不可能打得赢对手的。
所以,他要等一个借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