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恒做皇帝的第十二年,在长安城里,一位英俊的年轻人渐渐合上了眼睛。一年多来,他每日以泪洗面,心力交瘁,现在终于可以解脱了。
这个年轻人就是贾谊。
贾谊,公元前200年出生于洛阳,曾经师从秦末汉初的大儒、后来官至宰相的张苍学习《左氏春秋》。洛阳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人杰地灵,很多年少有为的才子生于此地,按现在的话说叫青年才俊,而贾谊更是才俊中的才俊。
十八岁那年,相貌堂堂、才华横溢且美名在外的贾谊就得到了当时河南郡吴郡守的赏识和喜爱,成了郡守府里的座上宾。这个吴郡守也不是寻常人物,他是李斯的同乡,并且是李斯的忠实粉丝、拥趸,立志要像自己的偶像李斯那样帮助帝王管理好国家。刘恒即位初为了选拔官员,曾经下令对全国在职的官员进行一次考核,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评定,吴郡守的行政管理能力在所有被考核的官员中排名第一,从而被提拔为九卿中的廷尉。所谓英雄惜英雄,既然能入“治平天下第一”的吴廷尉的法眼,贾谊自然也不是等闲人物。
作为吴大人极为赏识的青年,贾谊早年的人生可谓一帆风顺,在吴大人升任廷尉的同年,二十二岁的贾谊便经吴廷尉的推荐入朝做了博士。
博士是秦朝沿袭六国旧制而设立的一种官职,主要的职责是“掌古今、辨然否、典教职”,说白了就是首先自身要有极高的文化修养,然后平时给皇帝做参谋,顺便再搞点教学活动。这样的工作显然就是为贾谊这种人量身定制的,初出茅庐的他对处理政治问题并没有太多的生涩感,反而感到如鱼得水。每当文帝有诏令颁布要博士们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时,很多年纪大的博士都可能被辩得哑口无言,而贾谊的发言总能切中要害,让同僚们不由得不佩服。贾谊超人一等的才华很快引起了文帝刘恒的注意,一年之后,贾谊便被破格升迁做了高级顾问官太中大夫。
得到皇帝信任的贾谊做起事来更加卖力,文帝二年,贾谊给刘恒上疏。他在疏中就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弃农经商现象及日渐奢靡的社会风气表示了担忧,提出朝廷应当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以达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预防饥荒的目的。这就是有名的《论积贮疏》,疏中所引用《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话语即便在今时今日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因为这封上疏,贾谊再次得到刘恒的重视,刘恒下诏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农业生产,这让经过战争和动乱的社会得到了进一步休养生息的机会,也让贾谊更加声名远播。
常言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贾谊在官场上得意的背后也隐藏了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是很多天才的通病。天才们因为年少时才华横溢,一直被别人捧得高高在上,因此他们也自觉鹤立鸡群,而自身优越感爆棚就容易造成对人情世故的不了解和为人处世经验的缺乏。简单地说就是,智商太高,情商太低。
由于情商不足,自觉天下为公、毫无私心且得到皇帝无条件信任的贾谊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大规模得罪人。
当时的长安城是天下最富庶、繁华的地方,除了平民百姓外,长安城里聚集了一大拨皇亲国戚和官宦子弟。其实按照朝廷的制度,不管是什么王或什么侯,只要皇帝把地方封给你了,你就要到封给你的地方去,这叫“之国”。可很多贵族老爷就爱待在长安城里,有国不“之”。
他们中有的是因为在朝为官,不得不留在长安,有的没什么官职却也赖在长安不走,这很好理解,谁会放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不待,而跑到自己偏远的封国去静修呢?但这里要注意了,比如,你是食邑五千户的侯爷,可并不等于朝廷会按时把五千户的税收打到你的卡上,通常是要你的手下从你所获封的地方挨家挨户地把税收上来,然后再不远千里地送到你在长安的府上供你用度,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损耗,这是连套新衣服都舍不得添的文帝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达官贵人们都聚集在长安城里,老百姓过日子就要十分谨慎。平时上街都要百般小心,要注意不能踩到人,更不能跟别人发生肢体冲突。也许满大街要么是官人老爷,要么就是官人老爷的亲戚、奴才,哪个都不是平头百姓惹得起的,路上随便两个人撞了一下搞不好就变成两家侯爷之间的冲突,朝廷就没法儿管理地方治安。贾谊想文帝之所想,急文帝之所急,上疏向文帝建议让所有有封国的侯爷都之国。
贾谊的上疏自然得到了皇帝的同意。文帝为了给侯爷们施加压力,同时也为了清除那些他早已不满的功高震主的大臣,干脆把当时的丞相周勃叫来说:“之前我就想让大家之国,可惜最后没具体落实,正好这次贾谊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我觉得他的建议很好,你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应该多起带头作用。”最后逼得周勃不得不自己申请退休回绛县养老。
这下好了,满朝文武要么是侯爷,要么是正想办法弄个侯爷当,你这一建议就把侯爷们都逼到穷乡僻壤的封国去了,不是断人家活路吗?贾谊就这样几乎把所有的大臣都得罪了。
但刘恒是不可能主动出来帮贾谊背锅的,他还对大臣们说:“贾谊虽然年纪轻轻,但见识并非常人所能及,朕觉得他是难得的人才,应该让他做九卿一类的高官,众爱卿看怎么样?”
大臣们哪里会同意,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那个洛阳来的小子,年纪不大,心眼却不少,学问一般,弄权的本事却不得了,一旦让他专权了,他还不把国家的事搞得乱七八糟。”
刘恒施政善于用“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免去了朝廷中功劳最大的周勃的职位又敲打了群臣,自然要搞一些事情来平衡、安抚老臣们的情绪,贾谊就成了挡箭牌和替罪羊。但贾谊是什么人刘恒心里最是清楚,大臣们的反对并不能让他失去皇帝的信任,可是不巧,贾谊还得罪了另外一个人,让他不得不面临自己仕途的真正危机,这个人前面提到过,叫邓通。
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
古时候的皇帝都是非常迷信的,刘恒也不例外。刘恒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跟黄帝一样要上天做神仙了,可当年黄帝是骑着一条龙飞上天的,刘恒自己没有龙骑,想飞又飞不上去。正在他干着急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戴着黄色帽子的人,这个人从后面推了刘恒一把,刘恒就飘飘然地飞上了天。醒来以后,刘恒非常高兴,就带着人满世界寻找那个在梦中推了他一把的人,终于在渐台这个地方找到一个戴着黄色帽子并且容貌和梦中所见非常相像的人,这个人就是邓通。
从渐台回来后,刘恒把邓通留在了自己身边,对他的喜爱甚至达到了荒谬的程度。刘恒不但和他一起玩乐,还封他做了上大夫,还有我们在前面说过了,刘恒甚至因为相士的一句话就把蜀地的矿山拱手相送并允许他铸私钱。
虽然邓通和贾谊都是皇帝的近侍,但邓通这样的人显然是贾谊最看不上眼的。贾谊三番五次在刘恒面前出言讽刺邓通。论学问,邓通大概就相当于贾谊两三岁的水平,争辩起来自然不是贾谊的对手。虽然邓通在贾谊面前口不能言,但在刘恒面前能说会道得很。他不断寻找机会在刘恒面前说贾谊的坏话,最后竟然让刘恒对贾谊这个锋芒太露的年轻人产生了厌倦。在群臣和佞臣的内外夹攻之下,刘恒也不提九卿的事了,而是决定将贾谊外放到长沙去给新任的长沙王做太傅。
刘恒外放贾谊的心思我们无从猜测,可能是对朝中群臣的一种妥协,可能是邓通的谗言起了作用,也可能是对贾谊的保护,或者是想让他历练历练,抑或是对他的打磨。毕竟这时候的贾谊只有二十五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等。
然而,刘恒和贾谊都不会想到,这一等就再也等不到机会了。
长沙是当时汉朝最后一个异姓诸侯国,地处偏远的长沙郡,临近岭南,气候闷热潮湿,贾谊十分不习惯,加上自己是柔弱文人出身,身子骨本来就不太好,来到这样一个地方,贾谊时常感到自己命不久矣。好在长沙王吴著本身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贾谊到了长沙后事情并不多,得以安心调养身体和做学问,同时他仍然不忘为皇帝献言献策。于是贾谊写出了凭吊屈原顺便抒发自己郁闷心情的《吊屈原赋》,建议文帝礼待大臣的《阶级》,建议禁止私钱流通的《谏铸钱疏》,以及其文学代表作之一的《鵩鸟赋》等。
“赋”这种文学形式,现代能读得懂、品味得出其中奥妙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凡有此能力的人大概都读过贾谊的这些论著,如果没读过,大家也不要去找来读,估计和我读的感受差不多,三个字就可以概括:看不懂。大家只要知道这些作品里的政治观点在当时而言都是合适的,文学成就在当时而言是极高的就够了。
就这样过了三四年的光景,有一天,刘恒又想起贾谊来了,就让人把贾谊召到未央宫里来聊天。虽然长沙王对自己不错,但贾谊不愿再留在长沙那种地方了,既然皇帝召见自己,想必是皇帝在政治上又遇到了什么疑惑和难题,他准备抓住这次机会就时事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让皇帝再次重视自己。(www.daowen.com)
可贾谊没想到,眼前的刘恒已经不是刚即位时那个时刻如履薄冰的皇帝了。几年过去了,刘恒的皇帝位子越坐越稳当,他也越来越有皇帝样。这时的刘恒除了关心民生之外,兴趣开始向玄学方面转移。他开始想了解,世上有没有鬼呀?鬼长什么样呀?神仙又是什么样呀?是三头六臂还是长了个畜生脑袋?人能不能长生不老啊?神仙是怎么炼成的?天上人间那些事儿,等等。
虽然谈话内容出乎意料,但贾谊充分给我们展现了平日里博览群书的重要性,没有准备竟也答得头头是道。君臣二人从入夜一直聊到了深夜,刘恒听着听着便入了迷,不但把自己的席子挪到了贾谊的边上,甚至连身子都不由自主地往贾谊身边靠,直到三更时分,贾谊已经说得口干舌燥,但刘恒依然感到意犹未尽,不由得感叹:“许久不见贾先生,朕还以为自己的学问已经超过了先生,没想到还是远远不及啊!”
可叹贾谊满腹经纶、治世报国的学问和抱负,却只能在牛鬼蛇神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耍嘴皮子,这正是: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长谈过后,虽然刘恒没有把贾谊留在京城,但也没把贾谊继续留在长沙浪费他的才华。刘恒有一个很讨自己喜爱的小儿子叫刘胜,又叫刘辑,这个时候正在做梁王,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刘恒这次决定把贾谊安排给梁王做太傅,想让贾谊好好地教导自己的小儿子,也算让贾谊把天赋从长沙重新带回到皇家。
这一年,贾谊二十八岁,还是年轻得很。
虽然同样是做太傅,但做梁王太傅跟做长沙王太傅,地位自然不能同日而语。贾谊原本已经快沉寂下来的那颗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又活跃了起来。很快,梁王太傅贾谊就给皇帝上了长长的一卷疏,向文帝刘恒疾呼当今国家看起来安定平和,但实际上是危机四伏,在他看来,眼下国家至少有一件可以令人痛哭的事情,有两个让人流泪的问题,有六处使人叹息的潜在危机,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更是说都说不清楚。
贾谊指出,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最重要的、能令人痛哭的事情就是诸侯的存在和他们有企图反叛的阴谋。当年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就一直致力于铲除异姓的诸侯,可在铲除异姓王的同时他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的王。异姓王固然会反,同姓王难道就当真可靠吗?从后来济北王、淮南王的事情可以看出,同姓封王一样是靠不住的,他们靠不住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们跟皇帝关系的远近,而在于他们所获封地的大小,也就是实力的大小。
依贾谊看来,当时世上唯一的异姓王,也就是长沙王吴著,他之所以没造反,并不是因为他多么忠于皇帝、忠于朝廷,而是因为长沙国是当年最弱小的一个诸侯国,吴著没有能力造反。同样,如果当年韩信、彭越这些人只做一个小小的侯爷,可能最后就得了善终。如果樊哙、灌婴、周勃这些人当年得了几十座城做王,恐怕早就反了。贾谊告诉刘恒,对诸侯来讲,皇帝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危机,皇帝亲近他们,他们就会忘乎所以。因此,诸侯的存在就是社会最大的危机,不管他们是不是姓刘。
那怎么去应对这个危机呢?贾谊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诸侯的老子死了,就把他的封国拆开,封给他的儿子们,儿子死了再拆开封给孙子们,一步步把大诸侯国分成若干个中诸侯国,再把中诸侯国分成若干个小诸侯国,直到最后实在拆不开“地尽为止”。只有诸侯们的力量弱了,你才能用仁义去教导他们,只有他们的地盘小了才不会生出反叛之心,这叫“割地定制”。
这篇上疏叫《陈政事疏》,它还有个更有名的称呼叫《治安策》,直到两千多年以后依然被认为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但贾谊的上疏并没有引起刘恒的重视,就在同一年,刘恒没跟大臣们商量就把犯了谋反罪绝食而死的淮南王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了王。贾谊再次上疏表示反对,他认为淮南王谋反正是取缔他的地盘划归中央的好机会,现在你弄死了人家老爹又把地盘留给他儿子,不是主动给人家机会报仇吗?
刘恒当时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捧杀了弟弟刘长,封他的儿子们为王,表现自己对弟弟的哀思是他消除天下人的怀疑并洗脱此案和自己干系的步骤之一,自然不可能听贾谊的建议。他拿着贾谊的上疏,看完之后随手一扔,暗自摇头:建议倒是不错,但看不透大局,毕竟还是年轻啊。
刘恒未必没想过再等上若干年,等贾谊经过时间和实践的磨炼,为人处世更成熟老练后再把他调回朝廷委以重任,那时以他的能力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可惜的是,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年轻人没有机会变得更成熟了。
文帝十一年,梁王刘胜入朝,骑马出游的时候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直接摔死了。梁王没了,梁王太傅自然就失业了,贾谊回到了京城,他长久以来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刘胜的死跟贾谊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可他认为自己是刘胜的老师,自然对刘胜有看管的职责。现在刘胜坠马死了就是自己的过失,虽然没有受到任何人指责,但贾谊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他整日愁眉不展,想到伤心之处时常失声痛哭。
像贾谊这样的人往往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凡事都求全责备,把自己看得太重,事事都要关心,事事都想做好,容不得自己有一点疏忽,谅解不了一丝错误,仿佛地球哪天不动了也跟自己有关。正如后世的大文豪苏轼对他的评价“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一样。他始终放不下刘胜的死,承受不了外放多年不受重用的不公正待遇,就这么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一年多后,贾谊终于流干了眼中的泪,也流干了心中的血,精神和肉体同时垮塌了下来。我们不知道在贾谊最后的时间里,刘恒是否还见过他,是否因自己对贾谊的弃用而后悔过,但这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了。
文帝十二年,年仅三十三岁的青年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永远合上了他那双可以洞悉国家未来的眼睛。
刘胜死后,贾谊曾经上疏刘恒,提了他对国家的最后一个建议:梁王刘胜死了,而且他没有儿子,按律梁国应该被取消诸侯国资格划入中央,但既然皇帝没有接受他之前割地定制的建议,就希望皇帝不要取消梁国,而是把皇帝的其他儿子改封到梁国去,皇帝应该牢牢把握住梁和淮阳两个地理位置很重要的诸侯国,并且扩大这两个诸侯国的地盘,让二者的边界连起来。这样一旦其他的诸侯国有变,这两个诸侯国便可以成为中央政府一道可靠的屏障。
这个建议刘恒倒是听进去了,但他只有四个儿子——太子刘启,淮阳王刘武、代王刘参和梁王刘胜。太子自然是不能动,现在刘胜死了,代地是边境最重要的诸侯国,也是自己发家的地方,这个也不能动,就只能把淮阳王刘武改封梁王,还把梁国的地盘扩大,包括了北至泰山,西至高阳的广大地区。
贾谊至死都不忘提醒刘恒,诸侯是靠不住的,他们今天不反不代表明天不反,今年不反不代表明年不反,这一代不反不意味着下一代不反,只要诸侯存在,就总会有反的时候。
现在我们知道,这真的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建议。尽管那个时候社会还很安定,吴楚等国的诸侯还很安分,梁国的重要性还不是那么明显。
然而,贾谊早已看穿了这一切。
(1) 地名,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