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汉荣耀:汉朝与匈奴的关键交锋

大汉荣耀:汉朝与匈奴的关键交锋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之一的楚王韩信,另一个是原六国时韩国王族的苗裔,因为汉朝统一后刘邦封韩国王族朝信为韩王,所以史书上又称其为韩王信。对韩王信这样的人,刘邦一面调集人马救援马邑,一面不免对他产生了怀疑,担心重围之下,韩王信会再次投降。他又指挥汉军在晋阳大败王黄和匈奴左右贤王的联军,匈奴的一万多骑兵仓皇而逃,紧接着,刘邦亲自坐镇晋阳,指挥队伍在离石、楼烦等地接二连三地战胜匈奴骑兵。

大汉荣耀:汉朝与匈奴的关键交锋

刘邦手下的将领中有两个名叫韩信的。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之一的楚王韩信,另一个是原六国时韩国王族的苗裔,因为汉朝统一后刘邦封韩国王族朝信为韩王,所以史书上又称其为韩王信。

韩王信的军事才能跟楚王韩信当然没法儿比,但他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将领。当年在汉中时,韩王信就曾力劝刘邦尽早出来跟项羽一较高下,可见他还是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他本身又带有韩国贵族血统,因此,消灭项羽后,刘邦把颍川郡封给他让他做了韩王。韩王信封王的颍川是以往出天下精锐士兵的地盘,可以看出,刘邦当时还是蛮看重他的,所以,刘邦要选择人去防备匈奴的进犯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韩王信。

汉高帝六年的春天,刘邦下令把韩王信的封地迁到太原以北的地方,意在让他去边境防守匈奴。韩王信充分领会了领导的意思,决定在领导面前表现一番,干脆主动提出因为自己新迁封国的都城晋阳离边境还是太远,担心不能及时应对匈奴来犯的突发事件,因此要求把国都改到在边境上的马邑。

马邑离边境可是足够近了,天气好的时候,韩王信在城头登高眺望还可以看到匈奴人放牧的牛群。这下韩王信是在刘邦面前大大地表现了一番,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自己春天才迁的都,秋天马邑就被冒顿单于围了个水泄不通。

韩王信被围也不是第一次了,三年前,项羽兵围荥阳,刘邦留下一干兵将不管,自己落荒而逃,当时韩王信也在荥阳城里。城破时,周苛被项羽放锅里面煮了,韩王信却没有周苛的气节,马上投了降,虽然随后又逃回刘邦大营,但终究是一个有前科的人。

对韩王信这样的人,刘邦一面调集人马救援马邑,一面不免对他产生了怀疑,担心重围之下,韩王信会再次投降。刘邦马上又派人就迁都的问题斥责他乱来。事实证明,刘邦的怀疑不无道理,马邑被围后,韩王信就开始尝试和冒顿接触,准备求和,接到刘邦的斥责后,韩王信感到恐慌,以为自己向匈奴求和的事情败露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冒顿投降了,然后率领叛军调转枪头进攻太原。

韩王信这下可算是把刘邦惹毛了。汉高帝七年的冬天,刘邦亲率大军讨伐韩王信,在铜鞮(1)大破韩王信的叛军,韩王信走投无路只好投奔匈奴。虽然刘邦打败了韩王信,可边境的局势没有得到好转。一方面,韩王信的残兵在赵人王黄、曼丘臣的带领下拥立赵利为赵王继续和汉朝作对;另一方面,韩王信到了冒顿那就给他出主意教他如何对付汉朝,这下情况似乎比之前更糟了。

刘邦既然已经御驾亲征了,自然不能半途而废地回去。他又指挥汉军在晋阳大败王黄和匈奴左右贤王的联军,匈奴的一万多骑兵仓皇而逃,紧接着,刘邦亲自坐镇晋阳,指挥队伍在离石、楼烦等地接二连三地战胜匈奴骑兵。匈奴人越退越远,汉军就越追越远,终于汉军的先锋一直追到了代谷附近,并打探到冒顿就在代谷的消息。

接下来,刘邦犹豫了。现在冒顿在代谷,如果自己能趁机把他消灭了,那这次亲征可以说是“全功”。如果仅仅是像眼下这样打败几个虾兵蟹将就班师回朝,那匈奴和韩王信再来骚扰可怎么办?

当然,刘邦不是莽夫,还是很谨慎的。而且刘邦现在面临两个难题:首先,他出来的时候没预料到公元前200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当地冬天寒冷的程度超出了刘邦的想象,恰巧又遇上连续多日的雨雪天气,气候更是冷得用天寒地冻来形容都不足以表达。士兵们御寒的衣物准备不足,大部分士兵手上都生了冻疮,不少士兵甚至连手指都冻掉了。手指都没了还怎么打仗?其次,他担心之前匈奴骑兵的败退是诱敌之计,但又实在忍不住看着冒顿这个香饽饽就在眼前而不去咬上一口。最后,尽管有许多困难,但刘邦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诱惑,准备与冒顿干一仗。

进攻之前,为谨慎起见,刘邦一连派了十拨探子去侦察,又担心探子们侦察不到位,他干脆派那个建议他建都关中的郎中刘敬去和冒顿讨论议和的事情,主要是让刘敬近距离观察冒顿的底细。

过了几天,刘敬还没回来,但探子们都回来了,每个人的回报都是说现在冒顿身边净是些老弱残兵,没什么战斗力,刘邦可以一举把他们消灭。刘邦这下放心了,也等不得刘敬回来,马上调集三十二万大军出发去进攻代谷。

等等,之前不是说不少士兵手指都冻掉了吗?那该怎么办,是不是要等天气暖和点再来?

哎呀,汉军最近连续获胜,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可以说大家的精神都已经超脱了肉体,况且这次进攻代谷,一旦成功消灭冒顿,那刘邦立的可是比秦始皇驱匈奴还大的功绩,士兵冻掉区区几根手指哪能阻挡胜利之师前进的步伐。

拿定主意的刘邦兴奋不已,亲自率着骑兵、步兵、车兵混杂的三十多万人浩浩荡荡地向代谷进发。

队伍走出没多远,刘敬就回来了,刘邦问他冒顿那里的情况,刘敬说:“冒顿确实在代谷,我看他身边只有一些老弱残兵,连马匹都是一些瘦得不中用的老马。可是我不放心,冒顿的表现似乎太明显了,我疑心冒顿把精兵都藏了起来,准备对付陛下,所以我认为现在不宜直接进攻,如果陛下一定要打,也应该设伏出奇兵制胜。”

对刘敬的话,刘邦只听进去了前半段,马上更加坚定了立即去消灭冒顿的念头。刘敬见自己的劝说无效,干脆拉着刘邦不让他继续走。刘邦一下子就急了:“俗话说眼见为实,既然你看到的跟探子们看到的一样,那还拦着老子去成就这番不世的战功?”于是刘邦干脆叫人把刘敬绑了押到广武的大牢里,准备取了冒顿的项上人头之后再回来处理他。

既然所有亲眼见到的人都说冒顿这艘船上只有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那此时不掀翻它更待何时!可不能等冒顿反应过来,兵贵神速!想到这里,刘邦干脆撇下机动性不足的大队步兵,只带了一队骑兵匆匆往代谷方向赶去。

果然不出刘敬的预料,刘邦带着骑兵一直到了平城附近,突然就中了冒顿的埋伏。对曾经常年经受项羽考验的刘邦来说,中埋伏并没什么稀奇的,一开始,刘邦并不慌张,还想让手下们做迎敌的准备,可看着匈奴的骑兵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过来,自己手下来来回回数了个遍就这么几个兵,怎么是冒顿大军的对手?好在刘邦比较机灵,一眼瞅见平城东面的一座似平台的山陵,名叫白登山,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要地,赶忙叫手下向白登山上撤退。

紧赶慢赶,刘邦他们终于在被匈奴骑兵撵上之前登上了白登山。山上虽然好,但退上去就没回旋的余地了,还好手下的士兵们拼死守住了山腰的要道,才堪堪挡住匈奴骑兵的追击,刘邦暂时得以歇口气。(www.daowen.com)

刘邦从平台一般的山顶往下张望,四面全是匈奴的骑兵,西面是清一色的白马、东面是清一色的青马、北面是清一色的黑马、南面是清一色的黄马。每一面的匈奴骑兵都不下十万,哪里有什么老弱病残的士兵和瘦弱的老马?刘邦看着简直是羡慕嫉妒恨啊,要知道,当时中原经过八年战乱,马匹已经被耗得差不多了。刘邦作为皇帝自己都配不齐四匹毛色均匀的马,他手底下的很多大臣上班都得乘牛车,匈奴人却如此阔绰!

回去就把那些探子煮了!刘邦愤愤地想。

一开始,刘邦虽然被围,但并不十分紧张,毕竟自己战斗经验丰富,还有三十多万的队伍在后头,他相信只要能坚持两天,援军很快就能赶来。刘邦认为,这次自己带来的可都是长年在战争中洗礼过的将士,到时候双方摆开阵势打一场,必胜不敢说,汉军全身而退肯定不成问题。

现实却狠狠地扇了刘邦一耳光,一连几天,刘邦在山顶上日夜张望,哪儿有援军的影子?原来冒顿早就探得刘邦的底细,一看自己短时间攻山不下,便只派少数人马围困白登山,大队人马早就围点打援去了。虽然后队的将军们知道陛下被围是他自己冒进造成的,但如果他们不及时前去解围,所有人回去都得是灭三族的大罪,于是汉军的大队人马个个都舍生忘死、奋勇作战,但冒顿准备得也很充分,死死顶住了汉军的进攻,使得汉军的大队人马久久不能向白登山靠拢。

这时候,山上的刘邦已经等不及了。因为兵贵神速,刘邦和手下可都是轻兵简从,身边没带多少粮食,这山上又不能打猎,过几天援军再不来,刘邦一干人等饿都饿死了。即便不被饿死,那白登山的地势又高又平,一旦刮风下雨,他们连个躲藏的地方都没有,到时候冻也被冻死了。

在饿死与冻死之间徘徊的刘邦身边好在还跟着陈平。这个多次在生死时刻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通过走“夫人路线”让冒顿放刘邦一马。恰巧这个时候本来说好和冒顿会合的王黄、赵利等人又迟迟不到,冒顿自己也起了疑心,生怕刘邦其实还有更大的阴谋。两相作用之下,冒顿在第七天的早晨下令将包围圈撤开一角,放刘邦出去。

看到包围圈的一角被撤开,刘邦不知是否有诈,但肚子实在饿得不行了,即便有诈,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于是他自己在中间,命令士兵们摆成圆桶阵、拉满弓瞄准四周的匈奴骑兵。因为不知道冒顿要放自己一马是真心还是假意,也不敢下令真的放箭,怕一不小心刺激了对方,刘邦带着队伍只能提心吊胆地一步步退出匈奴人的包围圈。

刘邦就带了那么一丁点人马,前几天还是凭借地形优势才没让敌人把自己消灭了。现在刘邦却主动下山走到对方的阵地里,看着四周里三层外三层都是随时可能要自己命的敌人,可想而知,这时候的刘邦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刘邦内心如烈火焚烧,额头冷汗直冒,但他越急就越不敢走快,生怕四周的匈奴兵会突然向自己涌上来,那样的话可就真玩完了。幸好匈奴的骑兵都事先得了命令,就这么任由刘邦一行人撤了出去。

终于走出包围圈的刘邦可什么都顾不上了,立即要策马狂奔。这时候,他的车夫夏侯婴却坚持要队伍继续缓步慢走,摆出一副闲庭信步的样子,不能给匈奴们意识到他们的胆怯。好在这个时候,汉军的大队人马也接近了平城,刘邦一干人才得以有惊无险地和大部队会合。走进军营里的那一刻,刘邦都快顶到嗓子眼儿的一颗心才又落到了肚子里,想必此时他身上的衣服已经不知道湿了多少遍。

至于陈平究竟使用了个什么样的计谋,实际情况我说不上来,不仅我说不上来,当时的人和后世的古人也没几个知道。既然大家都不知道又想知道,那就只能瞎猜。

在众多的猜想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当时陈平的计谋大概是这样的:前一天晚上,陈平趁着夜色偷偷下山去见了冒顿的阏氏(2)。当然陈平是怎么既能单独见到阏氏又不被冒顿知道的,这就说不清楚了。我们清楚的是,陈平是一个既高大又皮肤白皙而且很帅气的男子,而帅哥在女人面前总是容易说得上话的。

陈平见到阏氏后,拿出随身带着的一幅女子画像给她看,告诉阏氏:“这是我们汉朝中无双的美女,现在我们陛下被围没办法脱困,已经找人把美女带过来准备要送给单于了;而单于得了这样的美女,必然是大大地宠幸她,过不了多久,她可就成了阏氏,到时候您是什么就不好说了。不如趁这个美女还没来,大家都退一步,您让单于放我们一马,我们呢,也把这女子送回去。”

匈奴的阏氏是个妒忌心很强的女人,生怕自己的男人被抢走了,看到小白脸陈平又像被灌了迷魂汤,对陈平的话深信不疑,晚上睡觉的时候一个劲地给冒顿吹枕边风,说汉朝的地方不好,拿了不能放牧,自己又水土不服,抢来了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汉朝的皇帝也是有神明保护的,不好把事情做得太绝。如此这般,冒顿才同意放刘邦一马。

我们把这个故事摊开来仔细一看,处处都是破绽,但在没有更靠谱的猜测之前,也只能这样说了。

陈平这个人也有点意思。陈平本人长得非常俊美,并且他无疑是个能人,但除此之外,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实在是少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他当官收受贿赂,他给刘邦出的计策大多是别人连知道都不能知道的所谓的“秘计”,说白了就是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阴谋诡计。可刘邦需要的是陈平的智慧而不是德行,即便陈平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刘邦也能容忍和信任陈平,这是刘邦比项羽高明的地方。

刘邦十分了解陈平,所以对他的定位也比较模糊,如此重要的谋士却不在刘邦最重要的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名单中。陈平对自己也有准确的认识,虽然他被封了侯,后来又当了丞相,但他晚年的时候曾说:“我以往出的都是阴谋诡计,是道家所不齿的。我们家族到我这代虽然风光,但我死了之后肯定要中落,那是因为我长期出损招导致阴德缺失。”

陈平死了以后,他的儿子里没有出什么像样的人物,到了孙子陈何,干脆因为强行霸占别人的妻子被弃市,爵位也被没收了,正如陈平所预料的一样。

由此可见,陈平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因为有自知之明就是最大的聪明,而不管我们信或不信,一个人积德行善终是不会吃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