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专业本科阶段属于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一)导向系统
1.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教师意识、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教育知识和社会科学综合知识,拥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和多学科综合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社会课程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从事其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
(1)观念
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具有强烈的教师意识;
③具有较强的多学科综合意识;
④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⑤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
(2)知识
②掌握扎实的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以及初步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学科教育知识;
③掌握必要的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法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
④掌握基本的管理、外语、信息技术等知识;
⑤掌握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其他文化知识。
(3)能力
①拥有较强的社会课程教学能力;
②拥有基本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程教学能力;
③拥有必要的社会课程或分科课程研究能力;
④拥有必要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力和初步的分学科研究能力;
⑤拥有必要的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和初步的分学科应用能力;
⑥拥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和外语交流、信息技术能力;
⑦拥有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健康的身体。
3.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的建设由各个院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条件和需要而确定。
社会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而言,最明显的特点是学科基础特别广,所以培养的人才具有多学科综合能力强的特点,特别适合开展社会调查、实景辩论、综合研究和规划等教学活动。
(二)实施系统(www.daowen.com)
1.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根据专业性质(师范类专业)和中小学社会课程内容,社会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法学、社会学。核心课程是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科学教育学原理、社会科学技术原理、历史学原理、地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文化学原理、社会学原理、法学原理、社会科技创新概论等。
2.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
续表
续表
注释:
1.教学活动名称后面的字母表示类型:A.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B.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C.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D.课外教学活动。
2.教学活动名称后面的数字表示学分数量。
3.课内教学
(1)课内教学学时学分比例
由于社会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很广,所以安排的课程门类和课时都比较多。
(2)必修课程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3)课内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续表
(4)课内教学时间安排
续表
续表
续表
(5)课内教学进度安排(周学时)
续表
4.课外教学
社会教育专业的课外教学体系结构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三)支持系统
1.教师队伍
社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特点是学科门类特别多,至少10个以上。所以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除了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类似的要求之外,特别要注意整合研究方向,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让多学科成为优势而不是劣势,从而促进教师学科素质和学生多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打造专业特色。
2.教学设施
社会教育专业在教学设施建设方面除了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类似的要求之外,还要增加历史实验室和地理实验室。
(四)驱动系统
社会教育专业的驱动系统建设,除了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类似的要求之外,主要是加强专业建设的整体研究。因为这是一个新型、特殊的专业,缺乏经验,而且面临着很多更新、更复杂的问题,所以要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找到专业建设的正确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