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方向:修身、社会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方向:修身、社会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认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出路是重新设置为修身课程和社会课程。小学 1至2年级,把品德与生活改造为修身课程,不设置社会课程,小学3至6年级,把品德与社会分为修身和社会课程。修身课程内容的组织依据学生实际生活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围绕实际存在的生活问题而展开。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方向:修身、社会

在第六章第一节中,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本质实际上是德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的捆绑,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出路是重新设置为修身课程和社会课程。前者是原来思想品德课程中德育部分的发展,后者是原来思想品德课程中社会科学教育部分与历史课程、地理课程中的人文地理教育部分的合并。小学 1至2年级,把品德与生活改造为修身课程,不设置社会课程,小学3至6年级,把品德与社会分为修身和社会课程。

修身课程的性质是纯粹的德育课程,以德育为唯一目标,完全遵循德育规律,采用德育方法。修身课程是经验课程、半显半隐性课程、综合课程。

社会课程的性质是智育课程、学科课程、显性课程、综合课程。

(一)修身、社会课程的历史

修身和社会课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事物,而是对历史的合理继承。

1.修身课程的历史

我国的修身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修身课程则开始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设置于小学和中学阶段。中华民国成立后继续设置,直到 1923年才取消。[1]毛泽东就曾经从杨昌济先生的修身课堂中得到了许多珍贵的教诲。[2]周恩来也是在修身课堂上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社会课程的历史

社会课程开始于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社会课程一直开设到新中国成立前,初中社会课程在1942年改为分科课程。[3]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才在小学重新设置社会课程,同时在上海和浙江试验设置了初中社会课程。[4] 2001年,小学社会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合并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选择性地开设了“历史与社会”课程。

(二)修身、社会课程的目标

修身和社会课程的共同目标是“学生个体的社会化”,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能力本位”和“态度本位”相结合。

1.修身课程的目标

修身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品质。具体目标是:(1)道德方面,具有坚定、明确、实际的道德信念和灵活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创新能力;(2)心理方面,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调控自己心理,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3)生涯方面,有明确、合理的目标和规划,并能适时调整;(4)交往方面,乐与交往,善于合作,有人际协调能力;(5)纪律方面,理解纪律的内在意义,遵守纪律,但不盲目服从纪律。

2.社会课程的目标

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能力。具体目标是:(1)知识方面,了解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2)能力方面,从以往时期、其他地域吸取经验,运用科学知识认识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合理的方案,并采取有效的行动;(3)态度方面,具有负责、宽容、独立、创新、勇敢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努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修身、社会课程的内容

1.修身课程的内容

修身课程的内容主要是道德、心理、生涯、交往、纪律等五个方面。修身课程内容的组织依据学生实际生活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围绕实际存在的生活问题而展开。内容不是知识,而是“生活”,是儿童真正的生活问题。例如早恋,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亲人等等。修身课程可以没有课本而只有教学指导书,供教师指导儿童去体验生活,获得生活经验。

2.社会课程的内容(www.daowen.com)

社会课程的学科基础是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哲学等。但是并非按照学科分别组织内容,而是围绕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展开。小学阶段主要按空间顺序组织内容,展现各个区域的社会面貌;初中阶段主要按时间顺序组织内容,展现各个时期的社会面貌;高中阶段主要按社会领域组织内容,展现各个方面的社会动态。

(五)修身、社会课程的教学

1.修身课程的教学— —体验

修身课程的教学将完全抛弃“灌输”教学,采用真正符合道德形成规律的体验教学。教师不仅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讲述、欣赏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更要带领学生深入课堂之外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生活情景中体验各种道德关系,真正形成个体的道德经验,从而学会生活、丰富人生、发展自我。

2.社会课程的教学— —探究

社会课程以“探究”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用产生于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如解决问题的学习,依托案例的学习,拓展性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案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教条式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5]

(六)修身、社会课程的学习评价

1.修身课程的学习评价

修身课程将真正遵循德育规律,完全摈弃注重终结性评价、以书面考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转向多样化、重视过程、以行为评价为主的评价,转向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为唯一目的的评价方式。其主要评价形式有教师即时评价、品德测评、活动记录、成长档案袋和学生自评等。

2.社会课程的学习评价

社会课程作为智育课程,依然把书面考试作为重要的评价方式;特别注重项目评价,把学生在探究项目中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同时也采取即时评价、活动纪律、成长档案袋、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

(七)修身、社会课程的实施者

1.修身课程的实施者

修身课程的教师不是学科教师,而是班主任。管理部门不是学校教务处,而是政教处(德育处)。之所以如此,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真正管理德育的部门和做德育工作的人实施德育课程,可以理顺德育工作关系;二是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需要德育课程的配合;三是德育课程需要真正了解和管理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师来实施;四是德育课程的实施需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而政教处和班主任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者。

2.社会课程的实施者

社会课程与其他绝大多数课程一样,由学校的教务处管理。社会课程的教师属于学科教师,可以由原来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程教师担任。

但是现有的绝大多数教师实际上都很难承担修身、社会课程的教学任务,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班主任一般由学科教师兼任,精力不足;二是大多数班主任缺乏德育专业素质,能力不足;三是原来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程教师大多数只具有一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缺乏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四是师范院校极少有相应的专业,很少培养相应的人才。

所以,要实施好修身和社会课程,不但需要中小学校调整教师配置,更需要师范院校进行相应的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