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思政教育专业改革前的社会基础

思政教育专业改革前的社会基础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思想管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中,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对于革命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作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传承下来。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单位制”在全国推广并逐步巩固,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

思政教育专业改革前的社会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传统

在任何存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组织中都存在着思想管理,国家和政党更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思想管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中,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对于革命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作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传承下来。这种思想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以执政党为核心,以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以宏观思想管理统领微观思想管理,高度集中、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国的思想管理传统之后,如果没有发生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思想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出现重大危机,它就不会消亡。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在竞争性较弱宏观思想管理领域,路径的变化是很少的,但是在竞争性较强的微观思想管理领域,路径的变化是较多的。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

1.政治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革命战争和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政治形势还不稳定,很多社会成员的思想还处于原来的状态中,对共产党和新政权抱着怀疑甚至敌对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新的要求改造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使之统一到支持共产党、建设新社会的路线上,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要、紧迫任务。这就需要迅速而强有力的思想管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非常重要而有效。

2.经济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迅速建立了高度集中、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全国一盘棋”。政府有明确、详细的计划,要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由谁生产都是政府决定的,而不能由企业和个人自己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对经济的高度干预和控制,就需要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进行高度控制,使之完全集中、统一,才能实现经济计划。反之,如果社会成员的思想不统一,行动就会不统一,经济计划就不可能实现。

3.文化状况(www.daowen.com)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面临着文化统一的紧迫任务。鸦片战争之后,原来的儒家思想逐渐受到批判,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非常混乱,显然无法满足建设新中国的要求。所以,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对文化建设事业进行领导,实现文化统一,就成为必然选择。

当社会稳定之后,政治、文化形势都发生了变化,思想管理方式本来应该进行转型,但是很快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主张“政治挂帅”,所以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延续下来,而且被强化,甚至异化。

4.社会状况

新中国成立之前,“单位制”作为社会动员体制在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单位制”在全国推广并逐步巩固,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而且使宏观思想管理与微观思想管理融合在一起,并在“政治挂帅”的影响下,微观思想管理也把政治思想管理作为核心内容。

5.国际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成立的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洋流中跌宕起伏,处于资本主义强国的包围中。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唯恐中国发展强大起来,处处对中国进行打击封锁,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渗透。中国处于孤立的发展境地,时时刻刻处于防御、抵抗、对立的状态,这时候国家必须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思想管理,才能团结起来抵御外来威胁。所以,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必要的。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社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没有相应的学科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也没有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主要原因是当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实践工作,虽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思想觉悟和实践经验。而且思想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实践性强,难度较大,对于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要求比较高。从传统上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从有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中挑选出来的,主要是在实践工作中培养。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也延续了这种做法,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学科和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