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5~14世纪中国雕塑:南朝宋、齐、梁墓中的颠覆发现

5~14世纪中国雕塑:南朝宋、齐、梁墓中的颠覆发现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璜在《梁墓》中首次提到。灰色石灰石,受到严重损坏和侵蚀。这座石碑受到严重侵蚀,部分地方覆有苔藓。值得一提的是,梁代的一些皇室成员葬在河南省。这些小型兽雕可能造于南梁或北魏,与梁墓前的麒麟相似,只是稍小。佛首很尖,造型非常古朴,进一步表明壁龛和石窟开凿于梁代。南朝宋元嘉十四年。双手缺失,头部毁坏。这座石碑是我们已知的唯一一件标明确切年份的南朝石雕作品。

5~14世纪中国雕塑:南朝宋、齐、梁墓中的颠覆发现

公元420年—557年

图3 A.刘宋文帝墓前麒麟。刘宋文帝逝于公元453年,墓前有两尊麒麟石刻,图中是其中一尊。

这尊麒麟的大半部分埋在满是废料和碎砖的坑中。为了拍到全貌,麒麟被挖出了一部分,不过由于连日阴雨,没能完全挖出来。该麒麟头部破损,破损的部分散落在附近的水池中。

灰色石灰石,受到严重侵蚀。

高约9英尺。

图3 B.这尊珍贵的麒麟位于南京城南6英里外的麒麟浦村。1917年,谢阁兰博士按照张璜提供的线索发现了它[参见张璜《梁墓》,1912年,以及谢阁兰(Segalen)《古代中国雕塑的近期发现》(Recent Discoveries in Ancient Chinese Sculpture),载于《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917年]。在南京所有的陵墓石兽中,这尊麒麟年代最早且最破旧。

图4 安成王萧秀墓前石辟邪侧面。萧秀是梁武帝的异母弟,逝于公元518年。墓前装饰仅存两尊石辟邪、一根石柱和一座石碑,但是部分陵墓已经被甘家巷包围。这两尊石辟邪比附近其他的石辟邪要大一些,十分引人注目。

灰色石灰石,受到侵蚀,表面长有苔藓。长约12英尺。

位于南京尧化门附近的甘家巷。张璜在《梁墓》中首次提到。图片由谢阁兰博士拍摄,载于《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1917年。

图5 上图石辟邪正面。旁边站着一个老妇人,无论我们如何劝说,她都不愿离开干草垛。

图6 萧秀墓前另一石辟邪正面。和前一张图中的石辟邪是一对。位于村庄里,四周是民居,部分陷入泥中。

图7 A.图6石辟邪侧面。

图7 B.箫谵墓前石辟邪侧面。萧谵是梁武帝的异母弟,逝于公元522年。灰色石灰石,受到严重损坏和侵蚀。长约10英尺。

这处遗址位于南京尧化门附近,由张璜发现(参见《梁墓》),但是照片先前未曾出版。

图8 A.神道石柱。柱座下为方形基座,上为衔珠双螭。柱子的上半部分有瓜棱纹装饰,还有一座带题记的石碑。柱头可能曾有一块圆盖支撑着一尊小辟邪,但是已经丢失。

灰色石灰石,受到损坏和侵蚀。

这是萧秀墓入口两根石柱之一,另一根已经被破坏。

图8 B.龟趺座上的石碑。位于上图中的神道石柱旁边。这座石碑受到严重侵蚀,部分地方覆有苔藓。题记和上面刻的装饰都已经模糊。

图9 A和B.萧谵墓前石辟邪两侧面。另外一尊见图7B。这尊辟邪十分显眼,比另一尊保存得更好。

灰色石灰石,受到损坏和侵蚀。长约10英尺。

位于南京尧化门附近。

图10 A和B.梁吴平忠侯萧景墓前石辟邪两侧面。萧景是梁武帝的堂弟,逝于公元523年。这尊石辟邪半个身子没入陵墓周围的稻田中,由于水进入石头后结冰,它慢慢破裂。与之对应的另一尊石辟邪仅剩基座。

灰色石灰石,腰部断裂,局部覆有苔藓。

位于南京尧化门附近。

参见张璜《梁墓》,以及谢阁兰博士1917年发表于《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上的文章。

图11 A和B.萧景墓神道石柱侧面与正面。柱身底部在稻田中,上半部分被瓜棱纹分隔开,柱头的圆盖上伫立着一尊小辟邪。柱身上段的题记碑根据更早的石碑仿造而成。题记的字是反着的,这在汉学家中引发了很多讨论。神道另一侧的柱子已经毁坏。

与上一张图中的石辟邪地点相同。

图12 镇墓石虎。腿和头的前部缺失。

浅灰色石灰石。长约3英尺3英寸。

格罗斯让(Grosjean)收藏,北京。

这尊石刻之前位于河南府(今洛阳)附近。值得一提的是,梁代的一些皇室成员葬在河南省。

参见张璜《梁墓》。(www.daowen.com)

图13 A和B.麒麟两侧面。毛发和鬃毛为传统的火焰纹,身体细长蜷曲,头部方正抬起,嘴巴张开。这尊麒麟可能立于神道石柱上(参见萧景墓前的石柱)。

玄武岩。高1英尺11英寸,长1英尺7.5英寸。

奥克塔夫·翁贝格(Octave Homberg)收藏,巴黎

这尊麒麟与梁墓石刻的总体风格相近,似乎属于同一组,其玄武岩很可能出自河南。梁墓石刻同样出自河南。

图14 A.伏虎。位于圆形饰板上,可能是陵墓中的装饰。

鎏金铜像。直径3英寸。

奥克塔夫·翁贝格收藏,巴黎。

图14 B.麒麟。昂首弯身。

鎏金铜像。高2.75英寸。

奥克塔夫·翁贝格收藏,巴黎。

图14 C.麒麟。位于圆盘上,在和三条龙搏斗,可能是壶的盖子。

灰色石灰石。直径8英寸。

方大维(David Weill)收藏,巴黎。

图14 D.麒麟。位于圆盘上,昂首弯身。

鎏金铜像。直径3英寸。

奥克塔夫·翁贝格收藏,巴黎。

这些小型兽雕可能造于南梁或北魏,与梁墓前的麒麟相似,只是稍小。

图15 A.佛首。位于南京栖霞寺壁龛中(参见寺内吴越时期宝塔的相关介绍)。佛首很尖,造型非常古朴,进一步表明壁龛和石窟开凿于梁代。

浅灰色砂岩。高5英寸。

作者收藏。

图15 B.两石窟入口。栖霞寺内的装饰性拱门,左边的看起来很古老,而右边的可能复制于明朝或者更晚。石窟内其他所有的拱门和造像都模仿早期的装饰风格,手法有些拙劣。灰色砂岩,局部覆盖着苔藓。

图16 A.释迦牟尼佛坐像。坐于四足台座上,结禅定印,叶形大背光上刻有涡纹和火焰纹。

南朝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

鎏金铜像。高1英尺2.5英寸。

此前由端方收藏(参见端方《陶斋吉金录》,第8卷,第1~2册)。

图16 B.释迦牟尼佛坐像。结跏趺坐于方台上,置于四足基座上。双手缺失,头部毁坏。

叶形背光上刻有火焰纹和两尊菩萨

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

浅灰色石灰石。高1英尺6英寸。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波士顿。

这座石碑是我们已知的唯一一件标明确切年份的南朝石雕作品。

图16 C.释迦牟尼佛坐像。坐于四足台座上,结禅定印,叶形背光上刻有火焰纹以及三尊浮雕小佛。造像属于犍陀罗样式。

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

鎏金铜像。高5英寸。

弗利尔美术馆收藏,华盛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