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下地形测量:外业数据采集与测量过程详解

水下地形测量:外业数据采集与测量过程详解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业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飞行计划与设计、外业测量两个过程。GNSS基站数据采集根据基线长度确定观测时间。

外业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飞行计划与设计、外业测量两个过程。在外业数据采集开始前,应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好前期准备;机载LiDAR测深系统是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外业测量需多个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并注意各传感器的实时质量控制。

1.飞行计划与设计

飞行计划与设计是数据采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包括:测区资料收集;设备准备;飞行航线设计;根据精度要求,确定飞机飞行高度和速度;根据测区情况,确定地面GNSS基准站位置等(927工程总体技术组,2010)。

图8-17 航向角检校原理

(1)前期准备

飞行前对飞行区域及其邻近地区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飞行区域地图(海图)资料收集;

②飞行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潮汐资料收集;

③飞行区域的地形类别、开发现状等;

④飞行区域的行政区划、通信交通自然地理等情况;

⑤飞行区域及邻近地区内各类型地面控制点、GNSS水准点的情况。

(2)航线设计

利用出版时间较近的地形图(海图)并根据飞行区域范围、地理环境及传感器技术参数,以满足成果的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来进行航线设计。(www.daowen.com)

(3)地面GNSS基站布设

机载LiDAR测深系统一般采用差分GNSS方式进行定位,为提高系统定位精度,需要在测区内或一定范围内布设一台或几台差分GNSS基准站,与机载GNSS接收机同步观测,以对机载接收机的定位结果进行差分改正。

根据测量区域,收集测区内及测区附近现有的国家控制点。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联测的控制点。

2.外业测量

机载LiDAR测深系统外业同步测量的数据包括地面基站的GNSS观测数据、激光扫描数据(得到水深或高程)、飞行姿态数据(俯仰、侧滚、航向)、载体定位数据以及数码相机的影像数据等。由于系统实时获取的水深数据为瞬时水深数据,还需在测区布设合理的验潮站同步获取测区潮位数据,以便进行潮位改正。

(1)GNSS基站数据采集

根据基线长度确定观测时间。确认GNSS基站电池和其他设备的准备,设置采样率和卫星截止高度角。在做好准备工作后,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2)机载系统数据采集

机载系统数据采集前,将飞行计划导入飞行控制系统,并设置相关设备参数。通知基准站开启GNSS接收机,然后POS系统记录5~10min静态GNSS数据,进行测量初始化和IMU姿态置平初始化。对于可自动寻北的惯导/GNSS,可在静态观测后直接进入测区;对需要激活的惯导/GNSS,在进入测区前5~10min应飞行一个“8”字形航线完成寻北,作业完成后5~10min内再飞行一个“8”字形航线。

飞机进入测区后,按照预定航线飞行,实时监视设备工作状态,保证设备状态正常。整个飞行过程获取激光测量数据、水平位置数据、飞行姿态数据以及其他传感器数据。

(3)潮位观测

在飞机作业期间,需要根据测区范围及测区的潮汐特点等因素设立验潮站,同步进行潮位观测,其目的是对瞬时测深值进行潮位改正,以获得基于某一垂直基准面的水深或高程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