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下地形测量中声波的折射、反射和绕射研究

水下地形测量中声波的折射、反射和绕射研究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正波理论对于声速的波动现象如频散、影区绕射等解释较好,但计算方法过于繁琐。在此,结合这两种理论分别解释声信号的折射、散射和绕射规律,其中射线声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折射和反射现象。因此,声波在任意方向直线传播,声线的方向等同于入射角的方向。正是声波的散射现象为海底的声探测提供了接收反射回波的条件。

水下地形测量中声波的折射、反射和绕射研究

声速在介质中的传播性质采用声波波动方程来描述。波动方程的解有两种理论,一种是简正波理论,另一种是射线理论。简正波理论对于声速的波动现象如频散、影区绕射等解释较好,但计算方法过于繁琐。射线理论是一种近似处理方法,仅是高频条件下波动方程的近似解,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有效和直观解决海洋中的声传播问题,射线声学中用声线表示声波,类似于在光学中用光线表示光波。在此,结合这两种理论分别解释声信号的折射、散射和绕射规律,其中射线声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折射和反射现象。

1.声波的折射

根据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当声波传播至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而水体,特别是海洋水体中,水介质的密度随同压力、温度和盐度具有连续变化,且主要呈现出垂向梯度变化,因此,可以在微分的意义上对水体进行水平分层,而声波在海水中倾斜传播时,同样会具有折射现象。这种现象由斯奈尔(Snell)定律来描述:

式中,θ1和θ2分别为声波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折射角;c1和c2为界面两侧的声速。该定律表明,因介质密度和其他参数引起的声速变化引起声线(声传播路径)与介质界面法线方向差异的变化,且这种角度的正弦比等于界面两侧的声速比。

当c1>c2,即(定义Z向下为正)时,θ1>θ2,折射后声线向法线靠近;反之相反,即折射后声线远离法线,也就是说折射线总是向声速小的水层靠拢。

声波折射规律的示意图见图3-4。

图3-4 声波在介质水平界面折射规律

在连续介质中,声速随深度的连续变化决定了声线方向的连续变化,从而造成声线传播的弯曲,也称为声波的曲射。根据声速梯度的不同,可以将声波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即声线的弯曲情况归结为以下三种典型情形。

(1)等速层中的声传播

声速的梯度此时声速不随深度变化。因此,声波在任意方向直线传播,声线的方向等同于入射角的方向。这种情况下的声速梯度和声线示意图见图3-5。

在绝对的等速层中声波按直线传播,对于水中距离测量是极其理想的状态。当然,绝对的等速层实际是少见的。由于声速的变化主要依赖于水中温度的变化,在充分混合均匀的海洋表层,可形成等温、等盐层,忽略静压力随深度变化对声速的影响,才近似出现这种情况。等温层的厚度有时可达数十米。

图3-5 等速层的声速梯度及声线

(2)负梯度层的声传播

声速的梯度的水层为负梯度层,根据Snell定律,在这样的水层,声波在以一定方向向下传播时,声线形成向垂线方向的弯曲,声速梯度(常梯度)和相应的声线弯曲情况如图3-6所示。

图3-6 负梯度层的声速梯度及声线

由于温度是声速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声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在海洋区域,特别是温带和亚热带海域,因为对太阳能吸收程度的不同,海水的温度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浅水层(数十米到百米量级的范围内)主要呈现声速的负梯度变化特征。

(3)正梯度层的声传播

声速的梯度的水层为正梯度层,与负梯度层的声波传播规律相反,声波以一定方向向下传播时声线向水平面方向弯曲,此时,声速梯度(常梯度)和相应的声线弯曲情况如图3-7所示。

(www.daowen.com)

图3-7 正梯度层的声速梯度及声线

在浅水层,因海气相互作用,冬季往往上层海水温度低。而随着深度的降低,水温略有升高,呈正梯度变化。而当声波达到一定的海洋深度,声速往往发生正梯度变化,这是因为在一定的深水层,温度基本达到守恒状态,对声速的主要影响来源于静压力增大引起的传播速度加快,也会存在正梯度现象。

为探索基本规律,以上分析仅就声速的常梯度变化讨论。在真实海洋及其他水域,由于温度、压力和盐度等影响声速的因素受到各种作用和扰动,使得声速梯度产生复杂的变化,声线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这种连续的声速与声线变化如图3-8所示,在海底地形的多波束测量手段中,必须实施声速的现场精确测量,主要是基于多普勒原理的声速剖面测量,根据声速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声线跟踪,确定声线所探测海底点的三维位置。

在极值情况下,声线产生连续变形曲射,在其传播路径上会出现声速正、负梯度交替的现象,且声能损失小,因此形成声道,可传播远达数千公里的距离。但这种现象为海洋中的远程声学通信提供了可能,而不适于本书所关心的海底地形测量应用需求。

2.声波的散射

就水下地形测量而言,声测距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水底点的定位,因此,需要研究和讨论声波在水底和相应特征物界面的反射情况。

对于绝对平坦的水底(海底),声波会在这样的界面上产生镜反射。根据斯奈尔反射定律,以界面法线度量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且对称,镜反射保证平行的入射声线反射为平行的反射声线。一般而言,由于海底物质不同、粒度不同以及不同尺度特征物的存在,使得界面的法线不平行,声波在这类海底则发生漫发射,称为散射。当然,就每条声线而言,仍遵从反射定律。

用几何尺度参数δ表示水底的粗糙度,当δ=0时,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镜反射。而当δ<<λ时,海底对声波的镜反射能力几乎不受影响,如图3-9所示。当δ增大至与声波波长λ相比尺度接近时,入射声波的散射程度增强,甚至无法形成一束比较集中的回波波束,如图3-10所示。

图3-8 声速和声线的连续变化示意图

图3-9 近似的镜反射

其中沿入射波相反方向的散射称为反向散射,反向散射是倾斜测距原理有效实施测量所需的回波。显然,不同的海底底质,海底粗糙程度,入射声波的掠射角及声波的频率都将影响声波的散射。

正是声波的散射现象为海底的声探测提供了接收反射回波的条件。

3.声波的绕射

声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尺寸有限的障碍物时,在存在反射现象的同时,会产生声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即绕射现象。声波的绕射能力取决于障碍物尺寸和声波的波长,即决定于障碍物尺寸与声波波长的比值。如果障碍物的尺寸与声波波长的比值越小,则绕射现象越明显,即障碍物对声波传播的影响越小。刚性球不同半径时的声强反射系数如表3-1所示。

图3-10 声波的散射(漫反射

表3-1 反射系数与水中目标尺寸的关系

从表3-1可见,刚性球尺寸相对波长λ越小,声强rI反射系数越小,声波大部分绕其而过,造成水声仪器探测不到小目标。对于固定尺寸障碍物,低频声波,即波长较长的声波容易发生绕射现象;而高频声波则不易绕过。所以,为探测小目标,必须采用高频声波。如探测直径约一米的水雷,工作频率至少在40kHz以上,甚至达到500kHz,相应的波长小于3.75cm。为了高分辨率地探测海底地形,高分辨率侧扫声呐的工作频率亦达100kHz。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