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与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与评估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评估1.危害范围和危害对象确定根据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实地圈划出未来泥石流可能淹没的范围。估算出泥石流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三)泥石流灾害防治方案及减灾措施泥石流防治遵循预防为主、以避为宜、以治为辅,防、避、治相结合的方针。主要是修建排导建筑物,防止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区、道路和农田的危害。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与评估

(一)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1.泥石流发生的准周期性

泥石流发生具有突然性,两次泥石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歇期。泥石流活动的准周期性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依据,目前只能按触发因素的大小和频率(如暴雨量和频率)计算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频率。

2.控制泥石流发展趋势的因素

(1)气候

研究分析沟域气候变化的周期性,重点分析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温度的高低和降水的丰、枯变化在时间上是同步进行的。水热组合呈现湿热、湿冷、干热和干凉的不同气候特征,对泥石流沟域固体物质的储集有不同的影响。

(2)地震

地震对于泥石流活动的明显作用是因为地震“三要素”(震中、震时、震级)对应着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地形、水分、松散周体物质)。地震时(特别是雨季中)可以触发沟域发生滑坡、崩塌并形成泥石流。地震发生具有准周期性也影响着泥石流活动的周期性。

(3)松散固体物质

松散固体物质积累速率控制着泥石流活动及其规模,积累方式有长期积累一次输走的特点,如风化剥蚀聚集于斜坡上的松散物质经一次暴雨过程大部分带入沟中。还有一种方式是一次积累多次输走,如滑坡阻塞后经多次洪水带走。

(4)森林植被

森林植被覆盖率的不断降低预示着沟域荒坡增多,松散物源量扩大,斜坡径流增加,更有利于泥石流的产生。

(5)人类工程活动

沟域人口增多,经济活动加剧,如超过地质环境容量,必将造成环境恶化,使泥石流不断发展。

3.泥石流发展趋势评估

根据控制泥石流发展趋势的气候、地震、松散固体物质积累速率、森林植被增减和人类工程活动5大因素,经综合比较分析,确定未来(今后50~100年)泥石流的发展阶段、泥石流暴发频率、泥石流规模(50年重现期或100年重现期)。

(二)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评估

1.危害范围和危害对象确定

根据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实地圈划出未来泥石流(50或100年重现期)可能淹没的范围。该范围内的居住人群及全部工农业、交通电力、城市等设施及文化景观均定为可能危害对象。

2.经济评估

对危害范围内各企事业单位、各经济实体所属的资产(土地、设备、产品等)进行统计并列出清单,综合评估其资产总值(折算为人民币,元)及经济效益指标。该项工作可委托当地有关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完成。(www.daowen.com)

3.社会评估

对危害范围内居住人口现状进行调查统计,了解人口分布、劳动力素质等指标;了解该区社会发展规划(近期10年为主)。综合评估未来10~50年社会发展水平。

4.人口财产可能损失评估

根据泥石流历次危害损失,结合可能危害区的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泥石流的最大灾度(%),即可能损失的人口或财产占总人口或财产的比值。估算出泥石流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算为人民币,元)。

5.人文景观可能损失评估

综合评估泥石流对危害区自然风景(地质景观、地貌景观、植被景观)、文化名胜(遗址、古建筑)的危害,如侵蚀、冲刷、淹没等的范围和程度。评估文物风景的价值(历史价值、考古价值、观赏价值、知名价值等)。估算泥石流对人文景观的可能毁坏程度,如局部剥落或整体垮塌或被淤埋。研究被动保护措施(加固人文景观)的可行性和投资以及对人文景观的不利影响。对比优选主动保护措施(防治泥石流)。

6.堵江断道可能损失评估

分析泥石流活动堵塞或滑崩堵断河道的可能性及堵塞规模(物质方量、堵塞坝高等)。研究堵塞坝库区范围及淹没损失,堵塞坝溃决造成大规模泥石流(或洪水)的危害范围,评估其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对于通航河道还要评价可能断航的时间长短,以及影响的航运量。泥石流冲(淤)断铁路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影响通车造成的运输量减少的损失。

(三)泥石流灾害防治方案及减灾措施

泥石流防治遵循预防为主、以避为宜、以治为辅,防、避、治相结合的方针。

(1)生物措施

泥石流防治的生物措施包括恢复植被和合理耕牧。

(2)工程措施

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相应采取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引渡工程,停淤工程及改土护坡工程等治理工程,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及水动力条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要求防治标准高、见效快、一次性解决问题等情况。

(3)全流域综合治理

泥石流的全流域综合治理,目的是按照泥石流的基本性质,采用多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上、中、下游统一规划,山、水、林、田综合整治,以制止泥石流形成或控制泥石流危害。这是大规模、长时期、多方面协调一致的统一行动。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稳。主要是在泥石流形成区植树造林,在支、毛、冲沟中修建谷场,其目的在于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分、减缓暴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增强坡体稳定性,抑制冲沟发展。

②拦。主要是在沟谷中修建挡坝,用以拦截泥石流下泄的固体物质,防止沟床继续下切,抬高局部侵蚀基准面,加快淤积速度,以稳住山坡坡脚,减缓沟床纵坡降,抑制泥石流的进一步发展。

③排。主要是修建排导建筑物,防止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区、道路和农田的危害。这可改造和利用堆积扇,发展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