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滑坡灾害勘察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滑坡灾害勘察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为滑坡整治而打的钻孔,其深度应针对具体整治措施而有所不同。孔深小于50 m的钻孔,孔斜误差不得大于1°;孔深100 m内,孔斜误差不得大于2°。②编录时要注意回次进尺和残留岩芯的分配,以免人为画错层位。

滑坡灾害勘察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1.钻孔深度的确定

根据滑坡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滑坡的类型、成因、规模等情况来确定。一些地质条件复杂、规模较大的滑坡,往往在最下面的滑坡床以下还有较多的滑动变形带或不同时期形成的滑坡床存在。因此,在埋深较大的基岩大型滑坡地段进行勘探时,应先在其中、下部布置1~2个控制性深孔,其深度应超过滑坡床最大可能埋深3~5 m。当滑坡床最终确定后,其他钻孔可钻至滑坡床以下1~3 m终孔。

考虑为滑坡整治而打的钻孔,其深度应针对具体整治措施而有所不同。如为修建支挡建筑物的勘探孔,若滑坡床由软弱岩层或松软土层组成,应考虑由于建筑物的修建使滑坡在更深处形成新滑面的可能性,钻孔深度应适当加深;当滑坡床为基岩或软塑泥化夹层时,钻孔深度可穿过滑坡床而终孔。若为向下作垂直疏干排水的勘探钻孔,应打进下伏主要排水层,必要时可将其打穿,以了解其厚度、岩性和排水性能。

2.孔内滑坡床位置的确定

孔内滑坡床位置的确定,要细致认真,因为钻孔口径小,岩芯数量少,容易造成判断错误。接近滑面(带)时,回次进尺不应大于0.3 m。

一般情况下,滑坡床是塑性变形带,带内的物质与其上、下土层(或岩层)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潮湿饱水或含水量较高;比较松软,常有揉皱或微斜层理;具有镜面和擦痕(滑坡擦痕为平行直线状,深浅不一,多存在于松软塑性泥质层中,在坚硬岩石中仅存在于表面一层,即所谓单层性,而构造擦痕具叠层性,可深入基岩,钻进扭转造成的擦痕皆为同心圆状);塑性变形带的颜色和成分一般比较复杂;所含角砾、碎屑具有磨光现象;条状、片状碎石有错断的新鲜断口;钻进中常有缩径、掉块、漏水现象。

对于重要的且不易查清其埋深的滑坡,在适当位置如中、前缘开挖一两个竖井,除验证口径小的钻孔资料外,还可直接找出滑坡床的位置,并利于观察滑坡要素、内部结构特征和采取试验样品。

3.钻探方法

用于滑坡的钻探方法主要有无泵反循环钻进和风压干钻两种。风压干钻应用较普遍,它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能准确地揭露滑坡床的位置和岩(土)层潮湿情况。在地下水位以下,可采用无泵钻进。

4.孔径要求

采取原状土样的钻孔孔径不小于130 mm;采取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样的钻孔孔径不小于110 mm;进行专门性试验的钻孔孔径,要按照需求确定。

5.取芯要求

必须全孔连续取芯钻进并强调:

①不准超岩芯管钻进,必要时应限制回次进尺和回次时间。

②在设计的滑动面(带)孔段及遇软弱土层、破碎带时,应尽量采用干钻或双岩芯管无泵钻进。

③岩芯采取率要求:在黏性土和完整岩石中应不低于85%;在砂类土中不低于80%;在卵砾类土中不低于70%;在风化带及破碎带中不低于70%。土质滑坡滑体土不应小于75%、岩质滑坡滑体不应小于85%;滑带土不应小于90%、滑床不应小于85%。

6.取原状土要求(www.daowen.com)

①一般每隔2~5 m取1个原状土样;厚度小于2 m的土层及有意义的夹层也应取样;厚度大于5 m的土层每隔3~5 m取1个原状土样。

②软土层中用薄壁取土器压入取样;硬土层可用重锤敲击法和双层单动取土器取样。

7.孔深误差要求

每钻进20 m及终孔时,都要进行孔深较正。终孔孔深误差不得大于1‰。

8.孔斜误差要求

除专门设计的定向孔外,钻孔应保持垂直。孔深小于50 m的钻孔,孔斜误差不得大于1°;孔深100 m内,孔斜误差不得大于2°。

9.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必须观测孔内初见水位、静止水位,水温、涌水、漏水情况、缩径、卡钻及其他异常现象,及时记录相应数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钻孔地质编录要求

①钻孔地质编录必须在现场真实、及时和按钻进回次逐次记录,不得将若干回次合并记录或事后追记。

②编录时要注意回次进尺和残留岩芯的分配,以免人为画错层位。

③在完整或较完整地段,可分层计算岩芯采取率;对于断层、破碎带、裂缝、滑带和软夹层等,应单独计算。

④钻孔地质编录应按统一的表格记录。其内容一般包括日期、班次、回次孔深(回次编号、起始孔深、回次进尺)、岩芯(长度、残留、采取率)、岩芯编号、分层孔深及分层采取率、地质描述、标志面与轴心线夹角、标本取样号码位置和长度、备注等。

⑤岩芯的地质描述应客观、准确、详细。滑带、软夹层、岩溶、裂缝等重要地质现象应详细描述,并用素描及照片辅助说明。注意对滑带擦痕的观察与编录,重视水文地质观测记录、钻进异常记录和取样记录。

⑥岩芯照相要垂直向下拍,除特殊部位特写镜头外,每岩芯照一张照片,有标注孔深、岩性的岩芯标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