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中的滑坡GPS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及其作用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中的滑坡GPS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及其作用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滑坡GPS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GPS监测系统由监测单元,数据传输和控制单元,数据处理分析及管理单元3部分组成。监测站监测数据已基本实现了监测过程的全程控制,监测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勘察工作结束前,应提交监测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中的滑坡GPS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及其作用

(一)监测的一般规定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期间对有变形迹象的致灾地质体均应进行监测。勘察期间的监测应针对致灾地质体的变形情况制订监测方案,其监测网点应尽可能为后期监测工作所利用。

(二)监测网点布设

基准点应设置在远离致灾地质体的稳定地区,并构成基准网。监测网型应根据致灾地质体的范围、规模、地形地貌、地质因素、通视条件及施测要求选择,可布设为十字形、方格形、放射形。致灾地质体的监测网可分为高程网和平面网或三维立体监测网,应满足变形方位、变形量、变形速度、时空动态及发展趋势的监测要求。监测剖面应以绝对位移监测为主,应能控制滑坡、危岩主要变形方向,并与勘探剖面重合或平行,宜利用勘探工程的钻孔、平硐、探井布设。当变形具有多个方向时,每一个方向均应有监测剖面控制。对地表变形地段应布设监测点。对变形强烈地段和当变形加剧时应调整和增设监测点。在泥石流区若有滑坡、危岩崩塌,应按滑坡和危岩崩塌区的监测要求布置监测工作。泥石流区的监测剖面应与泥石流区主勘探线重合。塌岸监测剖面的布置应垂直于岸坡走向布置。每条监测剖面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的布置应充分利用已有的钻孔、探井或探硐进行。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致灾地质体的监测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变形破坏方式及成灾相关因素,突出监测重点,针对其主要变形破坏特征确定;监测方法应根据致灾地质体所处的通视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

1.致灾地质体监测内容

①滑坡监测主要内容为地表变形监测、裂隙监测、地面倾斜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滑动面位移监测、地下水位、水量、水质监测,必要时可进行水文、雨量监测。

②危岩监测主要内容为裂隙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变形方向、变形量以及裂隙中水的动态变化。

③泥石流监测主要内容为泥石流流动过程中的流速、流量、顶面高程、泥位,对黏性泥石流监测还应有泥面裂隙监测,必要时可进行水文、雨量监测。

④塌岸监测主要内容为塌岸高度、宽度及长度,岩土体位移变化,地表水及地下水水量、流速、水位、水质变化。

2.致灾地质体监测方法

致灾地质体监测方法可根据需要参照表3.14进行选择。

表3.14 致灾地质体的监测方法及适用条件

滑坡监测常规方法包括简易排桩法观测、简易地表裂隙变形观测、建筑物倾斜观测、三角交汇法观测和横向视准线法等(图3.28);对危害大、变形明显且有一定规模的滑坡采用先进的滑坡位移监测报警仪和GPS滑坡位移监测技术等进行定期观测,可提高监测精度,达毫米级(表3.15)。

图3.28 滑坡中常用的监测方法

表3.15 滑坡监测项目和方法表

3.滑坡、泥石流、岩溶中常用的监测方法

(1)滑坡变形监测系统

滑坡裂隙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以现场总线结构方式组建地质灾害监测网,系统主要由计算机、裂隙位移计以及供电、采集、传输等组件构成。(www.daowen.com)

(2)滑坡GPS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

GPS监测系统由监测单元,数据传输和控制单元,数据处理分析及管理单元3部分组成。这3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监测单元跟踪GPS卫星并实时采集数据,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GPS软件对数据处理并分析,实时形变监测(图3.29)。

图3.29 滑坡GPS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

目前,采用的监测方法包括:一是地表位移监测,主要为GPS和INSAR综合监测技术;二是地面降雨监测;三是滑坡深部位移监测,主要采用固定式和滑动式钻孔倾斜仪;四是地下水监测;五是宏观地质调查。监测站监测数据已基本实现了监测过程的全程控制,监测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

(3)泥石流监测

泥石流监测方法主要有泥石流常规方法和先进的泥石流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对泥石流的常规监测内容主要是泥石流运动要素观测、流域内的气候和雨量观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观测、沟道冲淤变化观测等。监测项目主要有水源观测、土源观测、泥石流体观测(表3.16、图3.30)。

图3.30 泥石流常规观测

表3.16 泥石流监测项目和内容

(4)岩溶塌陷的监测预报

岩溶塌陷的产生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在空间上具有隐蔽性,因此,对岩溶发育地区难以采取地面监测手段进行塌陷监测和时空预报。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使得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利用GIS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处理和建模技术,对潜在塌陷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价,已取得良好效果。但这些预测方法多局限于对研究区潜在塌陷的危险性分区,并没有解决塌陷的发生时间和空间位置的预测预报问题。某些可引起岩溶水压力发生突变的因素,如振动、气体效应等,有时也可成为直接致塌因素,甚至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塌陷的地区出现岩溶地面塌陷。因此,如何进行岩溶地面塌陷的时空预测预报已成为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防治研究中的前沿课题。

(四)监测周期和精度

①对致灾地质体变形监测及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常规监测周期宜为5~15 d,雨季或变形速率加大或出现异常变化时,应缩短观测周期。

②监测网数据观测、预处理、平差计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16)的有关规定。

③观测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变形观测误差应小于实际变形值的1/10,且不应大于2 mm。

b.裂隙宽度观测误差不应大于0.5 mm。

c.泥石流的泥位监测误差不应大于0.2 m。

(五)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每次监测均应有原始记录,并及时进行监测数据整理,每次监测后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时程曲线,情况紧急时应作临灾预报。勘察工作结束前,应提交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有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点位布置图、观测成果表、观测点平面位移与沉降关系曲线图及其他附图附件,勘察前及勘察期间的监测应及时提供位移矢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