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暴露区及半暴露区的岩土特征、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等地表地质情况进行野外调查、分析和研究,编制地质图件和地质报告的综合性地质工作。
地质测绘是在野外将工作区地表出露的地质情况,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手持GPS等)填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其主要成果是地形地质图——各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布置勘察工程的底图,也是各阶段报告的主要附图之一。
地质测绘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中的主要手段,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勘察手段,用于指导其他勘察工作,一般应尽早开展。
(二)各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比例尺
各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比例尺见表3.3、表3.4、表3.5。
表3.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比例尺
续表
表3.4 泥石流地质测绘与调查的比例尺
注:不需治理的大型泥石流,其形成区和堆积区地质测绘与调查的比例尺可采用1∶1 000~1∶5 000。
表3.5 岩溶塌陷地质测绘的比例尺
注:测绘比例尺1∶1 000~1∶50 000,应综合考虑塌陷区的规模(I)、塌陷发育的复杂程度(A,B)及其危害性的轻重(C)等因素来确定。
(三)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范围和精度
1.危岩-崩塌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范围和精度
(1)危岩-崩塌体地质测绘的范围
应为其初步判断长宽的1.5~3倍,同时,还应包含其崩滑可能造成危害及派生灾害成灾的范围。在某些情况下,纵向拓宽至坡顶、谷肩、谷底、岩性或坡度等的重要变化处;横向应包括地下水露头及重要的地质构造等。外围环境地质调查,以查明与崩塌体生成有关的地质环境和小区域内崩滑发育规律为准。
(2)危岩-崩塌体地质测绘的精度
实测地质体的最小尺寸一般为相应图上的2 mm。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在图上宽度不足2 mm时,可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明其实际数据。地质点位与地质界线的误差,应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图上的2 mm。地质测绘使用的地形图,必须是符合精度要求的同等或大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当采用大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必须在图上注明实际的地质测绘精度。
2.滑坡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范围和精度
(1)滑坡地质测绘的范围
滑坡地质测绘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及其邻近能反映生成环境或有可能再发生滑坡的危险地段。勘察区后部应包括滑坡后壁以上一定范围的稳定斜坡或汇水洼地;勘察区前部应包括剪出口以下的稳定地段;勘察区两侧应到达滑体以外一定距离或邻近沟谷。涉水滑坡应到达河(库)心或对岸。
滑坡地质测绘应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地扩大到滑坡体以外可能对滑坡的形成和活动产生影响的地段。如山体上部崩塌地段;河流、湖泊或海洋岸边遭受侵蚀的地段;采矿、灌渠等人为工程活动影响的地段等。
(2)滑坡地质测绘的精度
图上宽度大于2 mm的地质现象必须描绘到地质图上。对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如裂隙、鼓丘、滑坡平台、滑动面(带)、前缘剪出口等,在图上宽度不足2 mm时,应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的误差不应超过2 mm。地质点间距以保证地质界线在图上的精度为原则,一般控制在图上距离2~5 cm内,结合滑坡防治工程的重要性可适当加密或减稀。当地形底图比例尺为1∶5 000时,地质点应采用仪器测定。当比例尺小于1∶5 000时,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点应采用仪器测定外,其余可根据地形地貌测定地质点。
在地质界线被覆盖或不明显地段,必须保证足够数量的人工露头,尤其是滑坡边界、剪出口附近应配合必要的坑探。
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范围和精度
(1)泥石流地质测绘的范围
应是全流域和可能受泥石流灾害影响的地段。
(2)泥石流地质测绘的精度
①测绘填图时,所划分单元在图上的最小尺寸为2 mm,大于2 mm者均应标示在图上。对厚度或出露宽度小于2 mm的重要工程地质单元,如软弱夹层、崩塌、滑坡、断层破碎带、贯通性好的节理、宽大裂隙、溶洞和泉等,可采用扩大比例尺或符号的方法表示。
②对可能建坝、堤等地段的地质界线,对于1∶500~1∶2 000比例尺图,地质点测绘精度在图上误差不应超过3 mm,其他地段不应超过5 mm。
③为满足测绘精度,在测绘填图中应采用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的地形图作为填图底图。
4.岩溶塌陷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地质测绘的范围和精度
(1)岩溶塌陷地质测绘的范围
应包括岩溶塌陷现象分布及影响的全部区域,以及塌陷发生的动力因素影响的范围。
(2)岩溶塌陷地质测绘的精度
①测绘采用比例尺大一级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
②在测绘之前,应先实测代表性地层岩性剖面,编制地层岩性柱状图和综合剖面图,确定填图单位。或对已有的地层岩性柱状网进行现场校核,并根据填图单位划分的实际需要进行细分。
③实测地质体的最小宽度一般为相应图上的2 mm。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可放大或以花纹符号表示。各种界线应在实地结合航片解译资料上勾画,其误差在图上不应大于2 mm。
④对于测绘比例尺≥1∶5 000的全部观测点位置,均应以仪器测量坐标;对于测绘比例尺<1∶5 000的重要地质现象,如岩溶塌陷点、岩溶泉、地下河出口、抽水井、排水坑道等位置,也应以仪器测量其坐标;一般观测点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
⑤观测路线或观测点的数量参照同等比例尺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的定额。观测路线在图上的间距一般为2~3 cm,观测点的间距一般为1~3 cm,或图面0.25~1个点/cm2,其密度不要均匀分布,应按复杂程度适应加密或减稀。
(四)地质测绘的要求和方法
1.地质测绘的要求
在正式地质测绘之前,应首先测制代表性地层剖面,建立典型的地层岩性柱状图和标志层,确定填图单元,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①地层剖面应选择在露头良好、地层出露齐全和构造简单的地段。必要时,可在测区以外能代表测区地层剖面的地段测制。
②当露头不连续,或地层连续性受到破坏时,需在不同地段测制地层剖面,各剖面的连接必须有足够的证据。必要时,可布置坑探予以揭露。
③在地质构造复杂或岩相变化显著地区,应测制多条地层剖面,编制地层对比表和综合地层柱状图。地层柱状图的比例尺一般为填图比例尺的5~10倍。重要的软弱夹层,应扩大比例尺予以详细测制。
④应选择厚度小、层位稳定、岩性特征突出、野外易于识别的地层作为标志层。如具有特殊物质成分、结核、离析体、特殊层理、不整合面、古土壤层、古风化壳、特殊岩性、特殊层面构造、富含化石或不含化石、颜色特殊等特征的层位。
⑤测制地层剖面时,主要参考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定名,必要时采集岩石和化石标本,鉴定定名。
⑥填图单位着重标注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异同和岩层与致灾地质体的相关性。岩性相近时应归并为一层,岩性软硬相间时,一般以软层为一个单元的底部岩层。
2.地质测绘的方法
地质测绘的方法宜采用路线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要的边界条件、裂隙、较夹层采用界线追索,在穿越和追索在路线上布置观测点。观测点布置的目的要明确,密度要合理,以达到最佳调查测绘效果为准。对于主要的地质现象,应有足够的调查点控制,如崩塌边界、地质构造、裂隙等。
野外观测点一般分为:地层岩性点、地貌点、地质构造点、裂隙统计点、水文地质点、外动力地质现象点、致灾体调查点、变形点、灾情调查统计点、人类工程活动调查点、勘探点、采样点、试验点、长观点、监测点等。在覆盖或现象不明显地段,必须有足够的人工揭露点,以保证测绘精度和查明主要地质问题。观测点的间距一般为2 cm(图面上的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疏密。观测点分类编号,在实地用红漆标志,在野外手图上标出点号,在现场用卡片详细记录。其中,野外卡片详细记录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必须采用专门的卡片记录观测点,并分类进行系统编号。卡片编号与实地红油漆点号一致。
②记录必须与野外草图相符,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均必须有记录。
③描述应全面,不漏项,突出重点。尽量用地质素描和照片充实记录。
④重视点与点之间的观察,进行路线描述和记录。
根据观测点的情况,在野外实地勾绘地质草图,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接图部分的地质界线必须吻合。在观测点的测量中,测绘比例尺小于1∶5 000时,观测点定位采用目测和罗盘交会法,其高程可根据地形图和气压计估算;测绘比例尺大于1∶5 000及重要的观测点、勘探点、监测点和勘探剖面,必须用仪器测量。
在测绘过程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岩(土)样、水样进行鉴定和室内试验。采样时必须定点、填写卡片并拍照。必要时采集化石标本,进行专门鉴定。在测绘过程中还应经常校对原始资料,及时进行分析,及时编制各种分析图表,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下一步工作。外业工作结束、原始资料整理完毕之后,应组织对原始资料进行野外验收。
(五)地质测绘(调查)的内容
在各种地质灾害勘察中,测绘的内容一般包括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水文地质、岩石风化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1.岩体工程地质调查
查明区内岩体的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和接触关系等。各类岩层的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色)、成分(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坚硬程度、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产状等。注意区分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工程地质特征。
2.土体工程地质调查
鉴别土的颜色、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密实程度和含水状况,并进行野外定名。注意观测土层的厚度、空间分布、裂隙、空硐和层理发育特征。重视区内特种成分土和特殊状态土的调查,如淤泥、淤泥质黏性土、盐渍土、膨胀土、红黏土、黄土、易液化的粉细砂层、冻土、新近沉积土、人工堆填土等。
确定土体的结构特征,重视土体特殊夹层或透镜体、节理、裂隙和下伏基岩面岩性形态的调查,分析上述因素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土体的成因类型和地质年代。常见的基本成因类型有残积、坡积、冲积、洪积、湖积、沼泽、海洋、冰川、风积和人工堆积。地质年代的确定,一般应用生物地层学法、岩相分析法、地貌学法、历史考古法,必要时可进行绝对年龄测定。
3.地貌和斜坡结构调查
以微地貌调查为主,包括分水岭、山脊、斜坡、谷肩、谷坡、坡脚、悬崖、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剥蚀面、岩溶微地貌、塌陷地貌和人工地貌等。调查描述各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面积、长度、宽度、高程、高差、深度、坡度、形体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微地貌的组合特征、过渡关系及相对时代。重点调查致灾地质体产生的地貌单元,侧重于沟谷地貌和斜坡地貌的调查:应查明斜坡的结构类型与坡面特征的关系;坡高、坡长和坡角等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调查堆积体的地貌特征,初步分析其稳定性及在可能的冲击下的变形情况。
分析岩溶微地貌、流水地貌和暂时性流水地貌等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调查区内人工地貌(如采石场、水库大坝、矿渣、堆土、坑口、道路、人工边坡等),分析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4.地质构造调查
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弄清测区构造轮廓、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代、各种构造形迹的特点、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等。
(1)褶曲的调查
应查明褶曲的形态、轴面的位置和产状、褶曲轴的延伸性、组成褶曲的地层时代和岩性,以及相变情况、褶曲两翼厚度的变化、褶曲的规模和组成形式、褶曲的形成时代和应力状态。重视褶曲的层间错动、核部的张裂、翼部的单斜构造及低序次结构面的调查,查明褶曲与地貌及地质灾害的关系。
(2)断层的调查
断层的位置、产状和规模(长度、宽度、断距),断层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形态特征和展布特征,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和特征、碎裂特征及断层两盘岩体的物理力学变形特征,构造岩特征、断层两边的岩层岩性、破碎情况、错动方向和组合关系、断层形成的时代、应力状态及活动性,应着重调查断层与致灾地质体及其边界的关系。
(3)节理、劈理、片理的调查
节理、劈理、片理的成因类型、形态特征、产状、规模、延伸长度、宽度、密度,张开及充填情况,组数、各级的切割和组合关系。重视卸荷裂隙的调查,分析节理等与致灾地质体的关系。
(4)岩体结构面的调查
调查岩体中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形态、性质、密度及其切割组合关系,进行岩体的分级和岩体结构类型及斜坡组构类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岩体结构、斜坡结构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分析。
5.新构造运动、现今构造活动性和地震调查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及地震烈度区划、场地地震烈度等,应以收集地震资料为准。在分析区域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调查不同构造单元和主要构造断裂带在新近地质时期以来的活动性及活动特性。分析活动性断裂与地貌单元、地貌景观、微地貌特征、第四纪岩相岩性、厚度和产状、地面标高变化等的关系。搜集大地水准测量资料,编制大地形变剖面,分析现今活动特征。搜集区内断层位移监测资料,分析断层活动规律。搜集历史地震资料,分析地震活动周期,研究区域主要地震构造带各段地震活动规律,评价测区地震活动水平。着重调查本地区历史上七度以上的地震区(含七度区)已产生的震害,如建筑物的破坏、山崩、滑坡、地面开裂、河流堵塞及改道等,重点调查地震型地质灾害。
6.水文地质调查
①地表水体的产出位置及河、湖床地层岩性,水体分布范围、流量、流速、水质、动态特征及其与区域地下水的关系,对可能是冲蚀型和水库型的地质灾害,应重点调查地表水对致灾地质体坡脚的冲刷掏蚀情况。
②地质灾害所在的地貌单元内地表产流条件、入渗情况、地表暂时性水流与崩塌裂隙的连通情况、暴雨时裂隙内最大充水高度。
③区内地下水露头(泉、井、矿坑等)的产出位置、地貌部位、高程、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含水层类型(孔隙水、裂隙永、岩溶水)、性质(上升泉、下降泉或永久性、暂时性、间歇性泉)、水位、水质、流量、水化学特征、动态和开发利用情况。
④含水层的类型、分布、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隔水层的岩性、透水性、厚度和空间分布;地下水的流向,流速、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以及与地表水的关系。
⑤重点查明致灾地质体内及其上方稳定岩体的地下水的水位及其变化,查明含水层,隔水层,岩溶,地下水的流速、流向、补、径、排条件以及对致灾地质体的作用。查明致灾地质体内局部的上层滞水的条件与位置、与裂隙或软层的关系及产生局部变形破坏的可能性。查明致灾地质体主要裂隙的充水条件、连通情况和下渗速度。查明滑带及控制性软层处地下水的情况及对危岩体的作用,以及致灾地质体内地下水与地下采空区的连通情况及采空区内地下水的特征及其对危岩体的作用。
⑥根据需要,调查堆积体内的地下水特征,重点调查在崩积床一带的地下水,分析其与堆积体稳定性的关系。(www.daowen.com)
通过上述调查,综合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作用。
7.岩石风化调查
调查风化岩的颜色、性质,以及次生风化矿物情况、风化层的分布、形态特征和性质,查明风化壳的厚度并进行风化壳垂直分带。通过基坑、路堑、探槽等人工露头调查了解岩石的风化速度。调查分析岩石风化与岩性、地形、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的关系。查明易风化岩层的岩性、层位和空间分布,分析岩石的风化特点及规律。
8.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
调查区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现状及规划,重点调查与勘察对象有关的工程布局、类型、规模、施工或竣工时间。还应注意由人类活动诱发或造成的不良地质现象或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山体开裂等的调查。
(六)各类地质灾害地质测绘(调查)的内容
1.危岩-崩塌体灾害地质测绘(调查)的内容
(1)查明崩塌体的地质结构
包括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结构类型,以及它们对崩塌作用的控制和影响。岩土体结构应重点记录描述软弱夹层、断层、褶曲、裂隙、岩溶、采空区、临空面、侧边界、底界(崩、滑带)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填图单位)。
①危岩-崩塌体体内的软岩及层间错动带(如顺层结构面,往往控制了裂隙的发育深度、变形及顺层滑动等),应查明其产状、岩性、厚度、地表出露、起伏差、内部结构、构造、风化、软化、泥化、擦痕及变形等特征。根据软层的厚度、分布和重要性进行软层分级。
②当危岩-崩塌体岩溶发育时,应查明岩溶形态的类型、产出位置、个体形态、规模、发育规律、形成原因,以及与地表水、地下水的联系。应重点查明垂向岩溶与水平层状岩溶;查明岩溶与崩塌的关系;查明体积岩溶率。根据岩溶的分布高程,进行岩溶与地文期的相关分析。垂向岩溶可能构成崩塌体的侧边界,底部近水平状岩溶可能构成底界产生陷落挤出式崩塌。崩塌体内部的溶洞、溶蚀裂隙,会给防治工程施工带来一定影响。
③对于硐掘型崩塌,应查明危岩-崩塌体陡崖下采空区的面积、采高、分布范围、开采时间、开采工艺、矿柱和保留条带的分布、地压控制与管理办法、采空区顶、底板岩性结构、采空区处理办法、采空区地压显示与变形时间、采空区地压现象(底鼓、冒顶、片帮、鼓帮、开裂、压碎、支架位移破坏等)、采空区地压监测数据、采空区与地表开裂隙的时间、空间与强度对应关系,查明采矿对崩塌的作用和影响。
④查明裂隙的产状、地表宽度、长度、地表展布形态、发育深度、尖灭层位、壁面特征,溶蚀情况、隙内充填情况,两壁相对位错情况、在临空面上发育形态,与构造、裂隙、岩溶、卸荷、冲蚀、爆破、开挖、采空的关系,分析裂隙的成因及裂隙间的关系,进行裂隙分组。重视隐伏裂隙的探查。隐伏裂隙大体有两类:一类是被覆盖层掩埋;另一类是在下部岩体中发育但未达到地表。对于硐掘型崩塌和压致拉裂型滑崩,后一种隐伏裂隙较为常见。
查明裂隙发育规律,注意卸荷裂隙与硐掘型裂隙的区别。后者的主裂隙在时空上与采空区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依据裂隙发育的规模、深度,对崩塌体边界的控制作用,以及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裂隙级别划分。
⑤查明边界条件,包括临空面(含先期崩塌的后缘壁构成的临空面)、侧边界和底界(底部崩滑带)等。
(2)崩塌体的水文地质特征
崩塌体的地表入渗及产流情况,崩塌体内地下水特征、地下水水质及侵蚀性。
(3)先期崩塌的运移和堆积
先期崩塌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粗糙度、岩性、起伏差,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崩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块度(必要时需要进行块度统计和分区)、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崩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地层产状;崩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评价崩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崩塌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件下向泥石流、滑坡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
(4)未来崩塌灾害成灾条件下可能的运移和堆积
崩塌产生后可能的斜坡运移是指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体运动的最大距离。在峡谷区,要重视气垫浮托效应、折射回弹效应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特殊运动特征。
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岩性,产状及该场地的最大堆积容量。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块石越过该堆积场地向下运移的可能性,最大可能崩塌体的最终堆积场地;划定崩塌灾害的成灾范围和危险区,进行灾区内经济损失等灾害损失的调查和灾情预评估。
(5)灾害类型调查
调查本次灾害可能派生的灾害类型(如涌浪、断航、冲击形成滑坡、泥石流、破坏水利设施等)和规模,确定其成灾范围,进行灾情预评估。
(6)地质历史调查
调查历史上该处崩塌发生的次数、发生时间、崩塌前兆、崩塌方向、崩塌运动距离、堆积场所、崩塌规模、诱发因素、变形发育史、崩塌发育史、灾情等。
(7)相关环境地质体的调查
①调查崩塌体周边和底界以下的地质体。按其产出位置和地质单元予以分别调查。说明它们自身的稳定性及与崩塌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初步选择工程持力岩(土)体,调查持力体的位置、岩性、岩土体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和在工程荷载下的稳定性。
(8)孕灾因素调查
分别调查与崩塌有关的孕灾因素(如大气降雨、地下水、地表水冲蚀、人工爆破、开挖、地下开采、水渠渗漏和水库作用等)的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崩塌变形破坏的作用和影响。
2.滑坡灾害地质测绘(调查)的内容
①观察描述滑坡所处的地貌部位、斜坡形态、沟谷发育情况、河岸冲刷情况、堆积物和地表水的汇聚情况,以确定滑坡产生的时代、发展和稳定情况。
②查明滑坡体及其外围的地层岩性组成并进行对比,特别应查明与滑坡形成有关的基岩软弱夹层的分布及其水理、物理和力学性质特征;岩石风化特征和各风化带及风化夹层的分布情况;覆盖层的成因、岩性及其中软塑性土夹层的空间分布位置、富水程度及密实程度等。
③选定标准岩层,进行滑坡体与其外围同一地层的层位对比,确定滑坡的位移距离。当为顺层滑坡时,则利用具有较明显特点的后缘与两侧岩、土体组合进行对比。
④查明滑坡体及其外围的岩层产状、拉裂后壁、裂隙位置及其性状的变化;滑坡产生与岩层产状、断层分布、断层带特征及裂隙特征的关系;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的陡度、性状及其与滑坡的关系。
⑤查明斜坡地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及遭受滑坡破坏的情况,地下水位及泉水的出露位置、动态变化情况。
⑥详细观察滑坡体
a.滑坡的边界特征。后缘滑坡壁的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方向;滑坡两侧界线的位置与性状(如果滑坡体与两侧围岩的界线为突变式,要观察和测定裂面产状、擦痕方向及其与层面、构造断裂面的关系;如果滑坡体与两侧围岩的界线为渐变式拖曳变形带,则要观察和测定拖曳褶皱及羽状裂隙的产状、分布及所造成的两侧岩体的位移情况);前缘出露位置及剪出情况;露头上滑坡床的性状特征等。
b.表面特征。滑坡微地貌形态、台坎、裂隙的产状、分布及地物变形情况。
c.内部特征。滑坡体内的岩体结构、岩性组成、松动破碎情况及含泥、含水情况。
d.活动特征。滑坡发生时间,目前的发展特点及其与降雨、地震、洪水和工程建筑活动之间的关系。
在滑坡调查中,必须重视访问群众的工作。对较新和仍有活动的滑坡的历史和动态,当地居民常能提供宝贵的材料;对工程滑坡的发生、发展情况,施工人员常能提供详细情况。
3.泥石流灾害地质测绘(调查)的内容
(1)泥石流全域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
①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一次降雨总量、平均及最大流量、地下水出水点位置和流量、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地表水系分布特征。
②沟谷或坡面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形态及切割深度、弯曲状况、沟谷纵坡降及坡面的坡角。
③地层岩性及其风化程度、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成因、分布、厚度及组成成分。
④应圈定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范围及边界,并圈定汇水区范围。
⑤泥石流已造成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2)泥石流形成区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
对于泥石流的形成区调查,主要包括水文条件、地形条件和固体物质3个方面。调查内容有水源类型、汇水区面积和流量、斜坡坡角及斜坡的地质结构、松散堆积层的分布、植被情况,以及现已成为或今后将成为泥石流固态物质来源的滑坡、崩塌、岩堆、弃渣的体积、质量和稳定性。
(3)泥石流流通区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
沟床纵横坡度及其变化点、沟床冲淤变化情况、跌水及急湾、两侧山坡坡度、松散物质分布、坡体稳定状况及已向泥石流供给固态物质的滑塌范围和变化状况;已有的泥石流残体特征;当有地下水出水点时,还应调查其流量及与泥石流的补给关系。
(4)泥石流堆积区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
堆积扇的地形特征、堆积扇体积,泥石流沟床的坡降和岩、土特征,堆积物的性质、组成成分和堆积旋回的结构、次数、厚度,一般粒径和最大粒径的分布规律、堆积历史,泥石流堆积体中溢出的地下水水质和流量、地面沟道位置和变迁、冲淤情况,堆积区遭受泥石流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对黏性泥石流,还应调查堆积体上的裂隙分布状况,并测量泥石流前峰端与前方重要建构筑物的距离。
4.岩溶塌陷灾害地质测绘(调查)的内容
(1)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组成要素
①气象要素。全年及多年平均降雨量、月降雨量分配及雨季降雨量特征,一次最大降雨量及暴雨强度等。
②水文要素。地表溪河年总径流量及其分配,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洪、枯、平水期水位高程和变幅。
③地质环境要素
a.地形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分布。
b.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沉积层序和岩性结构及其分布。
c.含水层的类型、特征与分布,地下水流场特征,岩溶水系统的结构与分布,岩溶泉、地下河的出露条件及其流量与承位动态特征。
d.古、老塌陷及有关现象的遗迹及其他动力地质现象的类型、形态规模、活动性及其分布,如属历史地震区,还应包括地震震中位置、震级、塌陷区场地烈度、震害特征等。
(2)岩溶塌陷现象及其形成条件
①岩溶塌陷现象:塌陷的形态特征与分布,其成因、发育过程及其稳定状态。
②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岩溶塌陷点的地质结构特征与水动力条件;可溶岩的岩溶层组类型与岩溶发育程度;第四系覆盖层的岩性结构与厚度;各类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类型与埋深及其动态特征。
(3)岩溶塌陷的动力因素
塌陷点及其附近地表径流的积水、排水状况;地下水含水结构及水位关系;岩溶地下水位埋深与基岩面的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抽排水点位置、抽排水过程及抽排水降深与水量;地下水人工流场(如降落漏斗)的范围,最大降深及其动态特征;水库及引水渠道的渗漏特征。
(4)历次塌陷的灾害情况及其治理历史
调查塌陷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和环境影响。调查分析已往塌陷的治理措施、治理费用及其效果。
(5)当地的工程建设和经济开发规划
城市新区建设、拟开发的地下水供水源地、拟建水库和引水渠道、拟建的交通干线和枢纽等。
(七)地质测绘的一般工作程序
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程序大体分为室内准备阶段、踏勘、实测剖面、野外地质测绘和室内作业5个阶段,具体工作见表3.6。
表3.6 地质测绘的工作程序
地质测绘工作结束后,在全面系统的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提交下列主要成果:
①野外测绘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分区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
②野外地质草图。
③实测地层柱状图。
④实测地层剖面图。
⑤各类观测点的记录卡片。
⑥坑探工程记录表及素描图。
⑦长观记录和监测记录。
⑧岩土、水样采集统计表,试验成果一览表和其他测试成果表。
⑨地质照片图册。
⑩文字总结。
⑪数据化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